农村金融发展的限制性因素分析
中图分类号:F1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5-0101-01
农村金融发展的限制性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村金融机构不完备
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以农村信用社为基础,论文网农业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为重要支撑,其他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分工协作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这一金融体系看似较为完善,但各农村金融机构却存在一定问题,经营能力较差,金融服务功能较弱。
(一)农村信用社
农村信用社存在的较为严重的问题:首先,农村信用社产权不明晰,农村信用社由各级政府出资,仍由各级政府指导监督,产权界定不明确。其次,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不合理,各级政府为了采取联行模式管理农村信用社,行政干预过强,与市场经济的要求背离。再次,农村信用社资金来源匮乏,资金不足。最后,农村信用社内部治理不到位,1996年,农村信用社虽然建立了由社员代表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构成的法人治理机制,但这一制度却形同虚设,三会很难发挥作用。
(二)中国农业银行
随着中国农业银行商业化改革不断加快,其经营重点正在由农村转向城市。中国农业银行不断撤并农村分支机构,农村业务全面萎缩,支农力度大大降低。此外,中国农业银行还改变了经营策略,不愿从事收益低。风险大的涉农贷款,并将从农村吸收的资金投向城市,造成农村资金的外流。
(三)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是农村金融领域的唯一一家政策性银行,但由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资金来源单一,业务范围狭小,其对农村金融发展的作用十分有限。
(四)其他金融机构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以其覆盖面广。资金充足等优势,在农村金融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其成立时间短,经营能力有限,股权结构单一,人才欠缺,支农能力还没有充分显现出来。
二。农村金融市场不健全,金融产品欠缺
在城乡二元经济体制下,农村经济明显滞后,农村金融也不例外。农村金融市场非常不健全,其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村信贷利率不一致
农村金融是现代金融和传统金融并存的二元金融体系。正规金融机构资本雄厚,经营能力强,效率高,愿意以较优惠的利率贷款给一些大企业和大项目。而中小农户则很难从这些金融机构贷到款。他们只能从利率相对较高的非正规金融机构贷款,这就造成了利率信贷利率不一致,不利于农村金融的发展。
(二)农村金融市场缺乏有效的竞争机制
农村金融市场上虽然存在很多金融机构,但尚未形成有效的竞争机制。中国农业银行的经营重点已由农村转到城市,其他各级非正规金融机构规模较小,得不到政府政策上的鼓励和保护,农村信用社几乎成为农村唯一的正规金融机构,垄断了农村金融市场,限制了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
(三)农村金融产品欠缺,金融服务单一
各国有商业银行退出农村市场,缩减农村业务,给农村金融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农村金融产品缺乏,中间业务和外汇业务少,证券。信托。基金和保险业务尚属空白。
(四)农村非正规金融受到限制
与正规金融机构相比,农村非正规金融机构规模较小,经营灵活,利率较低,较易为广大农民接受。农村非正规金融机构能够增进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引导资源的合理配置,更好地满足中小农户对资金的需要。但是,农村非正规金融机构不但没有受到政府应有的重视,反而受到限制。
三。农村金融监管不到位
长期以来,农村金融市场缺乏有效地监督和管理。农村金融秩序混乱,贷款利率不统一,恶性竞争严重。同时,由于政府行政干预过强和国家对农村金融没有给予充分地政策支持,更加弱化了农村金融监管,使得农村金融市场愈加混乱。
四。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欠佳
中国广大农村地区缺乏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这也在很大程度是制约了农村金融的发展。
(一)农村法治不健全,缺乏有效的惩戒机制
农村政策性金融立法滞后,法治环境差。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证,而各种失信行为也得不到应有的惩罚,农村地区的激励和约束均非常不力。
(二)农村信用环境差
农村地区经济文化落后,广大农民信用意识缺乏,同时政府和各级金融机构咨询和服务不到位。中国传统社会是宗法社会,在农村地区重人际讲人情的现象更为普遍。
(三)农村金融中介服务水平低
农村金融机构不能提供信用担保,缺乏风险补偿机制,并且运作不规范,收费高,三农“融资成本高。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经济管理
农村金融发展的限制性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