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内弹道计算结果 12
3 后坐复进装置设计 15
3。1 后坐过程参数准备 15
3。1。1 炮膛合力计算 15
3。1。2 后坐阻力和预压力计算 18
3。2 后坐过程运动分析 19
3。3 碟簧设计 21
3。3。1 碟簧简介 22
3。3。2 碟簧的技术要求 26
3。3。3 碟簧组合规律 26
3。3。4 碟簧组合方式确定 31
3。4 后坐复进装置结构设计 34
3。5 后坐复进装置的放置 36
4 应用分析及校核 38
4。1 射速不同时后坐分析 38
4。2 射角不同情况分析 44
4。2。1 85°射角下后坐运动 44
4。2。2 -5°射角下后坐运动 46
4。3 强度校核 48
4。3。1 碟簧寿命校核 48
4。3。2 螺纹强度校核 51
4。3。3 导向杆的强度校核 54
4。3。4 外筒的强度校核 55
4。3。5 后活塞筒的强度校核 56
5 总结 57
致 谢 59
附录A 利用Matlab计算内弹道程序 62
附录B 利用Matlab计算弹簧力和位移曲线程序: 65
1 绪论
1。1 转管武器简介
转管武器在南北内战期间起源于美国,在1862年由美国人加特林的发明,最初的转管武器以转管机枪为主,美国军方从1865年至1911年一直颇为青睐,曾一度退役,转管武器不停的进行技术改进,以减轻重量,提高射速和供弹系统可靠性为主,已经推出了多种型号。二战结束后,还延伸到了航炮、高炮、舰炮等领域,应用愈发广泛。论文网
我国转管武器的研制始于50年代后期。1982年,外能源6管23mm转管武器设计定型,相较于美国M61A1型6管20mm转管炮,尽管它具有大口径、轻质量、高精度的优点,但由于缺少相应的作战平台,并没有装备。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国内外军事合作的深入,我国对转管武器的认识更进一步。在90年代末期,我国成功仿制了俄AK-6-30型转管炮,我国海军022型导弹快艇曾大量装备6管30mm舰炮武器系统,其射速最高可达3000发/min;除此之外,我国还研制了7管30mm转管舰炮,其射速可控,分为高、中、低档,最高射速可达4200发/min;作为7-30型舰炮的升级版,我国11管30mm舰炮系统的射速可达10000发/min,可拦截超高音速反舰导弹,在辽宁号航母上已经装备了该舰炮武器系统。此外,我国研制出的车载近程野战防空弹炮系统——“陆盾--2000”,同样装备了一门国产7-30型转管炮,作为应对战斗机和高速反舰导弹的陆用近程防空武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