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财务风险的概念
财务风险是风险的一种,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财务风险通常又称为筹资风险,是指企业到期不能正常还本付息的可能性。广义上的财务风险是指受内外部环境或其他因素影响,企业的实际财务收益低于预期财务收益,致使企业蒙受财务论文网损失的可能性。如果不特别指出,本文所说的财务风险取其广义含义。
为了全面认识财务风险,还应该鉴别财务风险与财务危机的联系与区别。财务危机是指企业陷入危及其生存与发展的严重困境,通常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是企业不能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财务风险与财务危机并不存在必然的关系,即财务风险并不一定导致财务危机。财务风险与财务危机又存在一定的联系,即财务危机往往是从财务风险开始的,如果对于财务风险没有及时有效地控制,进一步演化可能就发生财务危及。
企业为应对和改变所面临的财务风险状况,通常会采取一定的管理措施和行为,这些活动即是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具体来说,财务风险管理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衡量。风险应对。风险防范等环节。风险识别。风险衡量。风险应对。风险防范等内容将在下文详细介绍。财务风险管理的目标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财务风险控制目标,它是指企业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财务风险的实际发生,或将财务风险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内。第二是财务损失控制目标,即财务风险不可避免时,将其造成的后果降至最低或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二。建立健全高效的信息管理机制
一般地,信息管理包含信息收集。整理。分析。传递。存储等环节。随着现代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深化,以及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对信息实施有效的管理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共识。对与财务风险相关信息的管理,同样应成为财务风险管理重要内容。建立高效的信息管理机制,应该从人员。沟通机制。绩效等方面做好工作。人员方面,要配备专人负责企业内部。外部信息的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风险管理意识应该符合财务风险信息管理的要求。人员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是信息管理质量的核心保证。详细来说,从事财务风险信息管理工作应具备以下素质与能力:一是了解信息组织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二是掌握信息管理的常用工具。三是对企业内外部信息保持敏感性,并能够及时获取。整理。分析与企业相关的信息,撰写成定期或不定期报告。四是具有较强的系统分析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还应该建立畅通的沟通机制。这里所说的沟通机制涵盖双向的信息流动,既包括自下而上的信息报告,也包括自上而下的信息传达。沟通机制的基本要求是:有效。高效与快速。所谓有效,即是信息能够正确地传达到目标对象;高效是指整个传达过程效率高;快速则是指信息的传达过程所用时间短。传达及时。在绩效方面,为了对信息管理人员形成有效的激励,企业应该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奖惩分明,促进信息管理工作更快更好发展。激励是管理工作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人的惰性决定了在实际管理工作中要重视激励制度的设计与执行。实行绩效考核是目前企业激励中的主要方式。对于考核结果符合规定的,给予物质。精神上的奖励,会对被奖励者形成正激励,激励他(她)在今后的工作中再接再厉;对于考核结果不符合规定的,给予适当的物质。精神上的惩罚,提醒他(她)今后做出更好的绩效。
三。建立健全财务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建立财务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对提高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第一,使管理更加规范。信息管理系统是建立在出版企业既有业务基础上的,在建立系统的同时,需要对出版企业的已有业务流程。管理制度进行全面的梳理与分析,对其中不合理的流程。管理制度等提出更加科学改进意见,使出版企业的流程更加合理,管理更加规范,运行更加高效。从这个角度来说,建立财务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性不仅仅在于这个信息系统,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的是通过建立信息系统这个良好的机会,排除阻碍,对原有业务流程进行全面梳理与改进,在信息系统建立完成的同时,企业的流程也变得更加合理。规范。科学。第二,使信息传递的范围更广,管理更扁平化“。所谓的管理扁平化“是管理学中的说法,它是指管理者可以同时管理许多的成员。这主要得益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在信息不发达的几十年前,人们要想获得某一方面的知识与资料,需要在图书馆。书店等地方,通过一本一本地查阅书籍,慢慢寻找自己想要的内容,其花费的时间成本很高,而且对于能否找到自己想要的内容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此外,信息从高层传达到全体成员中,也需要经过层层的传达才能到达,传播路径长,传播时间长,期间信息的失真情况也变得逐渐严重。信息技术的出现与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原先的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只要连接上互联网,便可以获得几乎所有的公开信息。在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中,信息系统可以使自下而上以及自上而下的信息流通变得畅通与迅速。而且,在短短的时间内,可以传递到企业中任何目标用户。信息系统可以极大地促进出版企业的流程优化,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及时获得财务风险有关信息,抓住机会防范和化解风险。
建立财务风险管理信息系统需要重点注意两个方面:一是系统要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二是系统重在使用。财务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质量评价最重要的不是系统使用的技术的先进。设备的优良。系统功能的全面,尽管这些也是评价系统质量的指标,但最主要的是系统要能够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符合企业的实际状况。如果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开发上线信息系统,但很多只是理想的,或者不符合企业实际的功能。流程,则系统带来的实际效果将大打折扣。企业应该在全面分析企业自身状况。明确企业自身需求的基础上,开展财务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确保系统的实用性。系统上线之后,不能让系统成为摆设,而是应该成为实实在在进行财务风险管理。提高信息管理能力的有力工具。企业应该根据自身实际状况制定专门的规章制度,规定信息系统的使用范围与操作规范,鼓励并要求在日常工作中发挥财务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作用。在现实情况中,不乏有的企业花费了不少的人力。财力和物力上线了信息系统,但在初期使用一段时间后,逐渐放弃系统的持续使用,不能充分发挥系统应有的作用。四。加强财务风险管理的监控
要确保财务风险管理活动的执行,必须有良好的监督约束机制,风险监督是风险管理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与步骤。监督对监督对象具有一定的约束力,密切关注监督对象的状况,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积极应对存在的风险,从而确保企业的正常。有序。高效运行。
风险管理监督的过程包括两个环节:第一环节是实时关注风险状况。这一环节是风险管理监督工作的主要部分,也是持续不断的过程,即重在过程。风险管理监督需要密切关注企业内部。外部环境的变化,这里的内外环境是指与企业紧密相关的信息。例如,财务数据。国家法律法规的出台。产业政策的制定等,对内外部信息的收集整理要以相关性。及时性。准确性。全面性为准则,不可盲目收集,也不能遗漏重要的信息。企业还应该从收集整理的信息中,发现可能存在的风险。信息收集的根本目的并不是收集信息,而是利用收集的信息,从中发现对企业发展有益的内容。规律。如何发现信息中隐藏的有价值内容,既需要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也要求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本文运用的Z模型便是对企业财务数据进行分析,以期发现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的方法。企业应该重视理论的指导,同时也要根据实践经验进行适当的调整,提高分析。预测的准确性。风险管理监督的第二个环节是对策制定。企业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并从信息中发现有价值的东西后,需要根据得到的分析结果,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果企业发现了可能存在的风险,则需要仔细分析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风险带来的危害是什么。风险是否可以规避等问题,在全面分析风险的各个方面之后,综合考虑应对风险的策略。此外,为防止风险的再次发生,企业还应该制定书面的预防措施,以消除实际或潜在的风险。企业应该通过风险管理监督工作的这两个环节的扎实推进,逐渐推动风险管理工作。
企业建立健全风险管理监督机制,可以从三个方面展开:持续监督。个别评价。缺陷报告。所谓持续监督,是指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不间断地对企业风险进行监控,这些监控方式包括定期的差异分析。内部审计等。差异分析是指通过分析现状与预期之间的差异来寻找可能存在的风险,并对较重大的问题进一步展开深入调查,从而对风险管理进行监督。内部审计的方式的具体内容在下文会有阐述。持续监督是日常经营管理过程的一部分,是对企业建立和实施风险管理进行的连续。系统的监督和检查。个别评价是对持续监督的补充,它是指对企业建立和实施风险管理的某方面进行的不定期。有针对性的监督活动。与持续监督相比,个别评价的特点是不定期。专门性,但其参与范围与程度不如持续监督。通常情况下,企业可以将个别评价与持续监督进行结合。缺陷报告是持续监督与个别评价之后必需的环节与工作。简单地说,缺陷报告是对于企业中存在的或可能存在的风险,或强化企业风险管理的良好机会,要进行及时。准确。全面地报告。对发现风险的风险进行报告,是让企业认识到存在的风险,以便进一步深入分析,如有必要,则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进行应对与消除;对发现提高风险管理水平的机会进行报告,是希望企业抓住良好的发展机会提高风险管理水平。一般地,机会转瞬即逝,良好的机会更是难寻,对于发现了好的机会,需要及时进行报告,紧紧抓住机遇发展自己。
财务风险管理的信息与沟通系统完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