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财务信息化应用的思考
一。目前高校财务管理状况
1。财务内部控制流程与信息系统未进行有机结合。目前许多高校财务报账实行统一领导,一级核算,二级管理“的原则;实行财务一支笔“制度,分级管理。分级审批。分级负责的制度;一笔费用报销下来要经过多道程序才能跑完,遇到领导开会论文网或有事,甚至要经半个月才能签上字。报销流程繁杂,耗力耗时。其主要原因在于高校使用的财务软件比较落后,没有按照高校财务管理的要求和运行模式对会计信息系统进行升级和改造;没有按照计算机管理的特点重新规划业务流程;没有运用网上办公。网上结算和网络共享体系。查询功能也不健全,稍不留意就可能发生系统瘫痪。造成查找以往历史报账数字很难。很慢,并且容易出现人为操纵因素,造成错误或舞弊现象发生。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不能准确客观反映,管理效率也很低下。各部门的信息系统都在处理各自的业务活动,出现信息孤岛“状态,能同时协调发挥作用的部门很少。这样就会造成高校财务工作与其他部门工作的脱节,制约高校的发展。
2。财务管理工作缺少复合型人才。大多数财会人只懂得计算机的简单操作,不懂系统维护和操作风险,计算机一旦出现故障,不会做应急处理。操作失误,往往造成系统瘫痪和数据丢失,影响工作效率,是高校快速发展会计电算化的一大障碍。
3。预算编制工作制度不完善,控制体系不健全。预算在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是财务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整合和优化配置学校资源,提升学校运行效率,促进实现学校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目前高校的财务经费收入主要包括财政拨款。学费与住宿费等事业收入,经费支出主要包括人员经费及教学经费。科研经费。行政后勤管理经费等公用方面经费支出。伴随着新预算法的颁布,预算编制项目要求也越来越细,如果预算资金的使用与分配不细,管理质量不到位,会严重影响资金的利用效率。预算管理关系到高校经济工作的命脉,但目前许多高校的预算没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脱节,仍采用比较繁琐的人工手工编制。整理。汇总。加工等方式采集数据,困难大,周期长,费工耗时,准确性不高。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往往是信息得不到及时反馈。沟通和处理,需要反复多次,存在预算编制不健全。不科学之弊端。预算执行过程中,不能全面。及时。准确地掌握各项指标的动态信息,对资金的使用效益也难以作出正确。完整的评价。预算管理只能流于形式,预算缺乏约束或盲目编制,导致资源浪费或发展战略难以实现。
4。国库集中支付系统与财务预决算系统没有在互联网环境下实施一体化,没有形成共享体系。高校资金来源于财政拨款,财政拨款主要采用直接支付和授权支付两种形式。高校预算必须按照上级财政主管部门下达的预算批复指标执行,各项目不能互相调剂使用。预算指标须由人工手工操作录入到不同的系统中,业务量大,易出错。且国库支付系统涵盖范围广,项目分配不明细,这样就会造成各个项目相互混淆,出现专款不专用。项目结余资金不准确等现象,信息得不到及时反馈,严重影响资金使用的计划性。科学性和规范性。
5。财务档案作为会计基础性工作,没有借助现代化技术和手段,引入信息化技术,形成电子版储存。档案整理。加工全靠人工操作,造成查找难度大,时效慢,工作效率低下,严重阻碍了高校工作的正常开展。随着国家财政。财务法规标准的变化越来越频繁,财务管理的程序越来越复杂,财务信息量越来越大,财务指标调整。数字变化不断,更新查阅更加频繁,利用手工操作整理周期长,计划赶不上变化快,造成查找出的资料全面性和连续性不足,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大大增加了财务管理成本,影响了高校的持续发展。
二。充分发挥会计信息系统在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1。高校必须改变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引入现代化信息技术,根据自身特点,选择适合本校实际的内部控制信息系统模式,借助于先进。可靠的互网络技术和功能较强的财务软件搭建高水平的财务管理信息平台,由原来的单一核算转向综合服务。学校要建立财务数据处理中心,制定统一报销程序,二级单位按照报销流程向系统输入数据,在网上进行发票审核。审批和管控并生成财务信息。这样可大大提高财务工作的效率和服务水平,降低财务管理成本,进而增强财务信息的科学性。完善财务管理机制,提升财务治理水平,以较低的成本实现较好的控制效果。建立财务内部控制流程与信息系统的有机结合,还能减少或消除人为操纵因素。利用信息技术对信息进行集成和共享的同时,还应加强对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维护。访问与变更。数据输入与输出。文件储存与保管。网络安全等方面的控制,保证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信息与沟通中的作用,只要将单一的会计电算化向全面ERP管理系统转化,将控制流程固化“在信息系统之中,就能杜绝错误和舞弊现象发生,从而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及时性,各个部门形成资料共享,不再出现信息孤岛“现象,为高校发展提供信息基础。
2。培养和吸纳复合型人才,提高会计电算化水平。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在高校财务管理中引入会计电算化已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就要求财务人员既要掌握国家财政法律。法规,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职业判断能力,同时还要加强学习掌握计算机相关的财务软件使用知识,根据不同内容和不同要求进行正常性和针对性的电算化培训,使他们认识到信息化建设对提高财务服务能力和财务科学管理水平的重要意义,拓宽思路,掌握计算机的权限和操作风险。吸纳和培养高端的电算化财务人员,能够自主开发。应用和维护财务软件,推动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开展,提高财务工作的整体效率。3。预算管理应采用互联网技术,建立一体化的信息网络平台。随着高校预算改革的逐步深化和新预算法的颁布,高校预算的编制工作愈来愈要求精细化和透明化。预算管理必须借助信息化网络技术,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从预算编制。分析。控制。考核和监督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控制,发挥互联网协调作用。各个部门进行网上编报预算。网上审批。网上监督,从而缩短预算的编制时间,加速信息畅通。发挥计算机计算速度快,精确度高的优势,全面掌握预算执行过程,提高预算管理的整体运行时效,形成高效廉洁。完整统一。公开透明的现代化预算管理制度。
4。逐步完善国库集中下的预算管理和内控体系。国库支付系统应采纳相应的信息化手段配合,将部门预算系统。支付系统。决算系统纳入内部控制体系中,实行互联网,使部门预算。核算。决算一体化,这样预算指标电子信息就会快速。准确直接传递给支付系统,不再需要人工手工再次录入,不仅大大减轻了工作量,而且可以实现快速。便捷。清楚明了地查询各项指标,提高工作效率。财务信息资源的规范化。智能化,以及形成的信息资源共享及其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互相监督的预算执行管理体系,可大大加强资金使用的计划性。科学性和规范性。
5。随着财务管理工作的细化。扩大与延伸,改进财务档案管理手段和管理效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采用现代化信息网络管理档案也是大势所趋,使得财务档案管理人员从繁琐的手工劳动中解脱出来。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数字化流程,建立数字库系统,各个部门要互相配合,将财务文件档案转化为电子信息,还要保证档案的完整性。安全性和保密性。发挥电子信息在查询方面功能,查找快速灵活,使用方便,易于携带。同时还有多种储存方式,既可以储存在光盘。u盘。移动硬盘等,还可以进行备份,充分体现了利用信息化管理档案的优越性。形成电子档案,还便于管理。保存,可保证会计档案的完整。统一。实行互联网后,可以系统。连续使用无纸化查阅,满足档案信息共享,节省了人力物力,减轻了财务人员的劳动强度,大大降低了财务管理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
当前,应用信息化网络技术参与学校治理工作还没引起足够的重视,在理念和方式上意识不到位,没有突破和创新精神,对信息化网络技术认识不全面。高校领导和财务管理人员要改变传统财务管理模式,对信息化理论与实务进行调研与研究,找出适合本校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平台建设方案,结合学校发展的战略目标,优化整合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充分利用好网络管理平台,大幅度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逐步完成信息基础设施配套项目,优化信息化环境。在互联网环境下通过实施财务预算。核算。分析。控制。决策和监督等功能进行全面的财务管理。加大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的投入,建立高水平的财务管理信息平台,以减少由于内部人员道德风险。系统资源风险。计算机病毒攻击所造成的危害,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把信息化建设作为提升管理水平的重要机遇和抓手,促进信息化和财务管理的深度融合,实行信息的高度共享交流和业务的高效流转协同。健全和完善高校财务信息质量,规避风险,促进高校健康稳定和持续发展。
高校财务信息化应用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