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中独立董事的作用分析
一。引言
为了完善的上市公司治理机制,2001年8月,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标志着中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的正式实施。该文件要求,2003年6月30日前,各上市公司董事会成员中至少应包括三分之一的独立董事。论文网对于独立董事制度能否对的上市公司治理起到预期的改善作用,众多学者有不同的看法,因为引入独立董事制度是照搬国外的做法,制度因素。法律因素。环境背景等的不同可能会对独立董事发挥作用产生影响。而且由于的上市公司必须拥有独立董事是由上而下强制实施的,与国外为了满足公司治理发展而自然形成有所不同。为了检验独立董事制度在的运作效果如何,本文选取了在证监会要求设立独立董事前自愿设立独立董事的公司为样本,并试图通过实证分析来回答这个问题。
与大部分学者的研究切入点不同,本文暂不研究独立董事制度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而是研究实施了独立董事制度是否有效抑制了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关于盈余管理目前尚无统一的定义。目前普遍被认可的是Healy等(1999)对盈余管理的定义,即企业管理当局在编制财务报告和规划交易时,利用职业判断来变更财务报告,旨在误导以公司经营业绩为基础的利益相关者的决策或者影响那些以会计报告数字为基础的契约的行为。虽然关于盈余管理有不同的定义,但是通过大部分的定义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盈余管理的实质是管理当局通过选择会计政策或者是变更会计估计,使其自身效用最大化或市场价值最大化,从而误导信息使用者的行为。而有关的反映公司绩效的指标,正是这些经过修饰“的信息体现出来的,所以说研究独立董事在公司治理当中是否发挥作用看其是否抑制了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更合理。
二。文献回顾
国外对盈余管理与董事会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董事会的规模与构成是否有助于抑制盈余管理方面。Fama和Jensen(1983)指出了独立董事对董事会决策的控制功能。由于独立于管理层的约束,一般认为独立董事相比内部董事能更好地保护股东的利益。事时,盈余管理程度会降低;董事会规模越大。独立董事持有的股份越多盈余管理程度越低。Xieetal。(2003)用修正Jones模型衡量盈余管理对美国282家公司的数据进行了分析,结论为独立董事的比例越大,盈余管理的程度越低,尤其当独立董事是由财务方面的专家担任时。当公司的审计委员会有管理人员兼任或投资银行家担任时,盈余管理程度会降低。董事会会议次数越高,审计委员会会议次数越高,盈余管理程度越低。
与国外学者研究结论相似,由于样本的选取和研究方法的不同,学者对独立董事监督效果也得出了不同的结论。胡勤勤。沈艺峰(2002)以2000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中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56家公司为样本分析,得出的结果表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与外部董事之间存在不显著的相关关系,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在很大程度上并不受独立外部董事的影响,但独立董事在一定的比例范围内有助于改善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李常青等(2004)认为独立董事与盈余管理量呈现抛物线关系;支晓强。童盼(2005)研究发现,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越高,独立董事变更概率和变更比例越高。第一大股东变更的上市公司要比未变更第一大股东的公司表现出更高的独立董事变更概率和变更比例。张逸杰等(2006)证明了盈余管理与独立董事之间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一种U型二次曲线关系。
三。研究假设和设计
近年来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改革不断深化,国家颁布了许多新的政策和法规,其中关于上市公司必须设立独立董事的规定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许多争论和思考。为了更合理的检验独立董事是否履行了自己在上市公司中应尽的义务,而不仅仅是充当花瓶“,我们选择了自愿设立独立董事的样本公司,以期得出更加合理的结论。本文选取的样本来自中国证券报2001年6月16日披露的2000年沪深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分布一览表。其中有关盈余管理计量的指标数据来自Wind数据库,其它数据均来自国泰安数据库。
(一)待检验的假设
1。董事会的规模(DS)
董事会治理是整个公司治理的核心,董事会是在股东大会上由全体股东选出的董事组成。从理论上讲,董事会代表了全体股东的利益,是负责执行公司业务的常设机构,也是公司大政方针的决策与执行机构。在代理成本理论看来,作为经理层监督者的董事会的目标是确保经理层与股东的利益一致,使代理成本最小化和股东利益最大化。Jensen(1997)认为在适当的范围内提高董事会规模有助于改善效率。董事会规模过大会造成决策不及时。相互沟通成本大的现象。而董事会的规模太小又可能导致决策专断,甚至出现经理与董事会合谋的现象,不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综上,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理论分析,我们提出假设1:董事会的规模与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负相关。
2。独立董事的比例(DDBL)
关于独立董事能否在上市公司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学者们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张逸杰等(2006)证明了盈余管理与独立董事之间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一种U型二次曲线关系,并且他们认为上市公司董事会中独立董事的数量从无到有是一个质的改变,这个阶段,独立董事的参与使董事会对财务报告的监督力加强,公司经理在这种监督压力下,盈余管理的程度会下降。因为在国家强制要求上市公司引入独立董事的情况下,公司为了达到上市资格,不得不引入独立董事,但设立的目的是为了应付监管机构,向小股东们发出公司治理良好的信息,并不是真正为了改善本公司的治理机制,不同于监管部门要求设立的初衷。而在监管机构要求设立独立董事前自愿设立独立董事的上市公司,我们似乎可以认为他们引入独立董事的目的是为了改善公司治理的效果,独立董事在这种情况下才真正有可能发挥监督和咨询的功能,当他们参与到公司的治理过程当中去时,会使得董事会对财务报告的监督力量加强,公司经理在这种监督压力下,盈余管理的程度会下降。上述考虑,我们做出如下假设:独立董事的比例和盈余管理的程度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3。独立董事的津贴(DDJT)
传统的支付给独立董事报酬的方式主要是固定津贴制,包括年费和出席会议费,同时还可能有委员会成员费和委员会会议费等。上市公司目前的独立董事津贴一般采用固定津贴的方式,2001年8月21日证监会发布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中规定,上市公司应当给予独立董事适当的津贴。津贴的标准应当由董事会制定预案,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并在公司年报中披露“但是对于津贴的具体标准监管部门没给出明确的规定,这使得各个上市公司在实际操作中差异较大。津贴太低,独立董事可能没有动力去行使职权,从而表现出一种风险厌恶行为;津贴过高,独立董事可能会因此而舍不得丢掉这份好差事“,从而与公司内部合谋,失去独立性。因此我们做出假设:独立董事津贴和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存在U型曲线关系。
另外,我们选取了董事长与总经理兼任情况(DZJR)。资产负债率(ZF)。以及前期盈余管理量(Y(-1))做为控制变量。有关盈余管理量的计算本文采取修正的Jones模型进行估算。
四。实证结果分析和结论
从上面的回归结果我们可以看到,董事会规模与盈余管理呈正相关,而且在1百分号的水平上显著。原因可能是因为董事会规模过大,造成董事们之间沟通协调比较困难,决策不及时,以致降低了董事会效率。Jensen(1993)认为,董事会规模小,会比董事会规模大更有效一些,并指出随着董事会的规模增大,董事会成员之间诸如搭便车等代理问题就会严重起来,使得董事会也更具象征性,而不是作为管理过程的一部分而存在。所以说,董事会规模越大,越不利于对经理层的监督,导致了盈余管理程度加重。假设1得到了证实。
关于假设2,从回归结果我们可以看到,盈余管理与独立董事的比例正相关,与独立董事比例的平方项负相关,呈显著的倒U型曲线关系,恰好与我们的假设相反,也于大多数学者的研究结果不一致。可能的原因是对于自愿引入独立董事的民营上市公司,当未引入独立董事时,上市公司的董事会沟通协调比较容易,比较容易发现管理层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纠正,故此公司盈余管理程度比较低;随着独立董事比例的提高,内部董事比例下降,内部董事在处理公司特定问题上的优势也在逐渐减少,结果是,董事会即时获取公司信息的能力可能会下降,导致董事会对盈余管理的监督能力下降,但是当独立董事的人数增加一定程度或者是董事会中全部都是独立董事时,由于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因此他们会对管理层存在的问题不留情面的予以指出,此时管理层盈余管理程度也会相应的比较低。综合上述分析,我们认为独立董事比例与盈余管理量呈倒U型曲线关系是合理的。
而假设3没有通过检验,这可能是由于现阶段对独立董事的薪酬激励过于单调,主要就是由津贴组成,起不到应有的激励效果。
另外,模型还表明董事长与总经理不兼任与盈余管理负相关,但是不显著;而资产负债率与盈余管理负相关,说明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有助于降低公司盈余管理程度;此外前期盈余管理量与本期负相关。
以上分析,我们得出的主要结论是:在中国证监会要求所有上市公司引入独立董事尚有争议的情况下,我们以自愿设立独立董事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得出了规模较大的董事会可能因为彼此协调方面的问题而对经理层监督不力,故此应当设立适度规模的董事会,以确保监督的效果;而且验证了独立董事比例与盈余管理存在倒U型二次曲线关系,从实证上说明了要想使独立董事发挥作用,要么在公司中引入规模足够大的独立董事,要么不引入独立董事。同时研究发现独立董事的薪酬激励效果不明显,应采取新的激励方式。
上市公司中独立董事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