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937(2018)12-0143-06
一。引言
近年来,高等学校正逐渐成为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形成了多元化。多层次筹集资金的格局,也相应地引发了高校财务的系统论文网性风险。因此,既精通财务管理,又掌握教育科研规律的总会计师便成为高校的迫切需求[1]。2011年,教育部和财政部印发高等学校总会计师管理办法,同年12月在东南大学等六所教育部直属高校公开选拔了6位总会计师;2013年9月,武汉大学等10所教育部直属高校又有10位总会计师上岗。2014年8月,上海市委常委会审议并通过了上海市地方公办高等学校总会计师管理办法。2015年7月,作为上海市地方高校的上海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师范大学首先配备了3位总会计师;2016年4月,第二批2位总会计师被任命,其中1位同时担任上海戏剧和上海音乐总会计师,这是全国高校中的首创;2017年4月,任命的第三批1位总会计师,也是同时担任上海电力和上海电机总会计师。
推进总会计师多校任职,无疑是解决专业人才匮乏。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高管理效率的一种有益尝试。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创新高校总会计师管理模式,加强高校财经工作的全过程和多方位监管具有一定的规范制定参考意义和实践指导作用。
二。高校总会计师及高校内部管理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主要对高校首席财务官和内部管理体系进行了研究。BirnbaumR[2]指出大学内部包含两个体系:一是法律权威的理事会和行政体系,二是专业权威的教师体系,而大学的治理就是为了实?F这两个体系的平衡而设计的机构和过程。Sanaghanetal。[3]提出了高校首席财务官应具备的素质和技能:能力建设者――通过集中选拔。有目的地培养。积极保留高质量的人才来促进高校发展;文化传播者――与利益相关者进行沟通。联系;思想家――对高校的未来进行创造性和战略性的思考,主动预见和解决面临的机遇与挑战。Sanaghanetal。[4]断言:未来的高等教育将被适应性的问题和挑战所主导,在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的环境下,高校首席财务官和其他高级领导需要构建潜在的高等教育领导框架,具体包括:建立系统观点,并认识到决策和行动如何影响高校内外的计划和人员;有能力通过不同的环境(教师。员工。管理者。学生)建立有效的关系资本;以有意义的方式与高校的利益相关者合作,帮助解决困难;将透明。参与和包容等合作原则应用于校园决策等。
学者主要从以下方面对高校总会计师展开研究:(1)制度建设方面。宋长森[5]提出高校总会计师是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的需要。总会计师以学校副校职领导身份,组织制定有关财务会计制度的实施细则和内部控制制度,往往有利于建立切合学校实际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王丽平[6]提出总会计师制度是进行资产监督管理。财务管理专业化。财务风险防范专业化。提高财务风险控制能力和资金安全的必然要求。(2)队伍建设方面。李丽[7]认为高校总会计师队伍建设是高校实行总会计师制度。持续健康发展以及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需要。丁红运[8]总结出总会计师选拔与管理的两种模式,一种是内选式“,即从受派单位内部选拔符合条件的总会计师,其日常管理主要由学校负责;另一种是委派制“,即委派单位主管部门根据受派单位特点和总会计师的任职要求,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向各受派单位直接委派总会计师并统一管理。王炜[9]建议现阶段高校总会计师选拔采取校内选拔“和外部选调“相结合的模式,建立健全总会计师条件准入机制,合理界定总会计师的领导工作范围,从而建立专业化的高校总会计师任职制度,并建立科学化的高校总会计师履职考评制度。(3)制度缺陷与解决措施方面。肖中瑜等[10]从高校总会计师制度的治理逻辑出发,系统分析其制度设计。执行与保障,探究其绩效困境与推而不广“的成因,认为要处理好总会计师和校级班子之间。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财务处。审计处。资产处等部门更要全力配合总会计师工作。马伟[11]认为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并推进总会计师制度建设的目的在于优化高校治理体系,提高高校资源优化配置效率。为了解决总会计师制度推而不广“和执行偏差“的困局,需要理顺高校总会计师制度的发展逻辑,明确目标,采取制度创新。平衡治理以及培养创新的应对策略,以实现治理目标。
综上,现有文献大多对单一高校总会计师任职制度。职责职能。选拔管理进行研究,对多校任职尚无涉及。此,本文开启对高校总会计师多校任职的调研和研究工作。
三。高校总会计师多校任职的问卷调研
目前,高校总会计师单一学校任职的管理制度相对趋于完善,已经出台了诸如教育部部属高等学校〈会计人员职权条例〉实施细则高等学校总会计师管理办法等多项文件,上海市教委也出台了上海市地方公办高等学校总会计师管理办法上海市地方公办高等学校总会计师联签工作实施细则(试行)上海市地方公办高校总会计师日常管理实施细则(试行)上海市地方公办高校总会计师工作报告制度实施细则(试行)。而总会计师多校任职工作起步较晚,其管理制度尚处于探索阶段。多校任职总会计师的任职人选。隶属关系等问题,均需进一步厘清,通过高校总会计师多校任职问卷设计内容一并纳入调查范围。(一)问卷设计
通过文献研究和专家访谈确定问卷内容,从总会计师多校任职安排(客体层面)。总会计师多校任职困难(主体层面)。上级主管部门需解决的问题(环境层面)三大维度构建高校总会计师多校任职的问卷调研体系,如表1所示。问卷调研时间为2016年11月1日―12月30日,共发出问卷136份,收回有效问卷114份。调研对象涉及上海市教委及财政。审计等部门,部属高校和地方高校。其中,管理部门领导均为与高校关联的委。局等部门领导,占调研总数的25。44百分号;高校管理干部包括学校领导。总会计师。财务处处长等,占调研总数的38。60百分号;高校基层人员主要来自财务。审计。校办等,占调研总数的35。96百分号。
(二)问卷调研结果分析
经过数据处理,结合总会计师访谈,对客体。主体。环境三大维度上的各个问题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1。客体层面:总会计师多校任职安排
(1)参加党委会的方式
党委会是决策机构,需要决定重大决策事项,包括重要财务决策以及分管部门处(科)级干部的任免等与总会计师工作息息相关的问题。问卷调研中选择分别作为任职学校的党委委员,协商一个固定的基层支部“的占比最高,为39。47百分号。其次是参加关系挂靠学校的党委会,列席另一校党委会“,占32。46百分号(该方式即上海市目前的做法)。
按照上海市地方公办高等学校总会计师管理办法第八条规定,总会计师履行的职责包括参与重大经济决策;对重大决策和财经法规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对内部控制制度实施监督检查;对学校及其二级单位财务部门负责人的任免。考核提出意见等。如果仅仅列席“党委会,对学校重大事项以及财务部门负责人的任免无投票表决权,难以保证总会计师作为专业人员在重大经济决策中的作用,会制约总会计师制度推进的有效性。综合调研结果和各方意见,如果多校任职的总会计师能分别作为任职学校的党委委员(将组织生活安排在一个固定的基层支部),将更有利于工作推进。
(2)不同高校办公室的配备
按照规定,总会计师单校任职应当配备符合副校级待遇的办公室。多校任职时,不同高校分别设置符合副校级待遇的办公室面积,以便开展工作“占比最高,占52百分号,这与目前上海市委组织部和教卫工作党委组织干部处推行的做法一致;36百分号的被调查人员则认为另一高校办公地点可以机动设置。
就目前实际工作情况看,总会计师办公室的利用率很高,既是办公室又兼具会议室功能,与各部门领导的谈话时常涉及学校发展规划。资金决策。审计或巡视问题整改等重大问题,鉴于机密性考虑,机动的办公地点无法兼顾重要文件的保管和特殊来访人士的隐蔽性意愿。本文认为,不同高校分别设置符合副校级待遇的办公室是当前形势下的合理选择。
(3)薪酬待遇
根据上海市地方公办高校总会计师薪酬管理办法(起草后因各种原因未发布),总会计师平均薪酬标准一般相当于全市公办本科高校管理岗副校级领导平均薪酬标准的100百分号~120百分号;同时担任两校总会计师人员的薪酬,由市教委委托平均收入水平稍高的学校代为发放。
选择任职两校中薪酬相对较高学校的副校级待遇+年终绩效考核奖励“的占比最高,达到40。35百分号;其次是任职的两个学校中,薪酬待遇相对较高学校的副校级待遇“,占23。68百分号。其中,管理部门领导和高校基层人员赞同任职两校中薪酬相对较高学校的副校级待遇+年终绩效考核奖励“的分别占51。72百分号。46。34百分号;高校管理干部中赞同任职的两个学校中,薪酬待遇相对较高学校的副校级待遇“的占34。09百分号,赞同任职两校中薪酬相对较高学校的副校级待遇+年终绩效考核奖励“的占27。27百分号。
本文认为,结合教委起草文件的薪酬分配原则,比较简便易行的操作办法是:平时工资绩效由档案挂靠高校发放,年末由另一高校补足差额。补差标准:(1)如果另一高校的工资绩效高于平时工资绩效发放学校水平,则补齐差额;(2)如果补差后所得工资绩效水平仍然低于全市公办本科高校管理岗副校级领导平均薪酬标准,建议补到平均水平为妥。
(4)任职条件
除满足总会计师任职基本条件外,有高校财务管理经验“占比最高,达49。12百分号;其次是有高校教育教学和管理经验“和具备较高的理论政策水平和组织领导能力“,分别占比23。68百分号。20。18百分号;具备高级会计师专业技术资格“仅占7。02百分号。其中,管理部门领导。高校管理干部和高校基层人员对有高校财务管理经验“的认可度分别达到55。17百分号。52。27百分号和41。46百分号。
可见,多校任职的总会计师工作对具有高校财务管理经验的要求最为显著,而对会计专业技术?Y格的重视程度稍有减弱。调查还显示,人们对多校任职总会计师的高校教育教学和管理经验。理论政策水平和组织领导能力比较关注。本文建议,对多校任职的总会计师人选,除满足任职基本条件外,可以侧重考虑财务管理经验。高校教育教学和管理经验相对较强的人选。
2。主体层面:总会计师多校任职困难
(1)总会计师与学校负责人意见不一致时的解决方式
上海市地方公办高等学校总会计师联签工作实施细则(试行)第三条:联签制度是指高校开展重要和重大经济活动过程中,实行学校主要负责人联合总会计师共同签署审批意见的工作制度。联签制度能有效避免主要负责人一支笔“带来的风险和有关负责人绕开校党委决策程序的现象。出现总师与学校负责人意见不一致时,管理部门领导以学校意见为主,并将总会计师意见提交高校总会计师管理工作小组备份“的意见占到37。93百分号,高校管理干部和基层人员认同学校负责人与总会计师协商解决“的各占59。09百分号。48。84百分号。
高校迅速扩张造成财务风险不断增加,许多项目都需要总会计师和学校负责人共同把关。联合签署意见。根据上海市地方公办高等学校总会计师联签工作实施细则(试行)第九条规定:总会计师参与联签的重大事项,审核意见与学校不一致的,总会计师应及时向高校总会计师管理工作小组报告。在高校总会计师管理工作小组未做出正式回应前,学校应暂停该事项的执行。其他的争议事项,总会计师可以学校意见为主,保留自己意见并向高校总会计师管理工作小组书面报告以备案。(2)不同高校工作冲突的解决办法
调查问卷中,管理部门领导最为认同根据工作重要程度先选择与总师工作关联度大的工作任务“,占48。28百分号;高校管理干部和基层人员认同尽量预先协调工作计划“的分别占到47。73百分号。58。54百分号。
结合总会计师访谈,本文认为,总会计师应尽量考虑学校主要领导在工作安排上的意愿,预先协调工作安排。无法妥善解决冲突时,应根据工作重要程度优先选择与总会计师工作关联度大的任务。不过,对于重要工作,事后补课“非常必要。
(3)需要履行保密义务的事项
两校的财务数据“和学校的特殊要求事项“被认为最需要保密,分别占比85。09百分号。70。18百分号。相对而言,不少被调查者认为,由于就职的两个学校学科关联度较大,在学科发展规划“上可以总会计师为桥梁,推进学科相互支持和帮助,借鉴。分享经费管理工作中的经验,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局面。
3。环境层面:上级主管部门需解决的问题
(1)总会计师多校任职的业务培训讲师人选
上海市地方公办高校总会计师日常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第七条(培训实施)指出:总会计师的政策培训一般由党政机关负责人担任培训讲师;总会计师的业务培训一般由财政。审计。税务等专业人士担任培训讲师。问卷调研中,选择相关政府部门决策者“的占比最高,达50百分号;其次是业界顶级专家“和集团公司总会计师“,分别占比28。95百分号。17。54百分号。
本文认为,相比业界顶级专家和集团公司总会计师,政府部门决策者更了解政策制度和工作发展动向,业务知识的培训内容既具有前瞻性,又能及时指导工作。
(2)总会计师多校任职工作报告制度和交流工作会议召开频率
总会计师报告制度是总会计师向主管部门报告工作的有效渠道,有利于发挥上级委派工作的监督职能。上海市地方公办高校总会计师工作报告制度实施细则(试行)将总会计师提交报告分为三类:年度报告。专项报告和即时报告。问卷调研中,年度报告和根据情况报送专项报告“被认为是最恰当的方式,占70。18百分号,各类被调查人员通常认为总会计师管理工作小组交流工作会议的召开频率不宜过高,一季度一次“比较合适。
总会计师如果被频繁要求提交专项报告或进行多头重复考核,其工作负担会过于沉重。特别对于多校任职的总会计师,年末既要面临两个高校的述职考核和民主评议(目前是以档案所在学校的考核为主),还需要参加总会计师管理工作小组组织的上级部门联合考核,按照规定还需定期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等,考核和工作的压力会大幅度增加。此外,工作交流会议的频率不宜过高,否则会加剧两校工作和会议时间的冲突。
(3)多校任职的总会计师日常管理工作由谁领导
选择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的占比最高,达到44。15百分号。目前,为方便总会计师岗位设置目标的实现,上海市属高校系统采取的是一种创新的联合管理模式。上海市高校总会计师的日常管理和考核工作由其所在两个学校主要负责,业务管理和考核由教委主任担任组长的总会计师管理工作小组主持,干部管理权限归属于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
(4)高校总会计师推行多校任职主要应解决的问题
选择总会计师分管工作应该有所限制,以便聚力抓好主业的问题“和总会计师的隶属关系问题“的占比最高,分别占比69。30百分号。64。04百分号。
对于总会计师多校任职的分工问题,主要依??上海市地方公办高等学校总会计师管理办法中的八项工作职责。五项工作权力确定。目前,任职分工正在由探索期向聚焦期转变。多校任职的总会计师需要承担两个学校的管理工作,在工作日程安排上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冲突,建议在发挥工作优势的同时适当限制其分工,以便聚焦主责主业。
对于总会计师的隶属问题,采用委任制“还是委派制“,需要进一步研讨并细化规定。委派制属于垂直领导,总会计师对上级教委负责,只有处理好总会计师和校级班子之间。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才有可能顺利推动工作;委任制下总会计师为班子成员,对学校党委负责,便于总会计师深入了解学校情况,主动融入学校工作,但上级教委更希望总会计师能在代为监督经济运行工作上发挥作用。上海高校总会计师的任职的设置方式更像是委任制“和委派制“结合的联合管理模式。总会计师的日常管理和考核由所在学校主要负责;教委总会计师管理工作小组除了通过年度业务考核。季度会议定期督促检查工作情况外,还要对总会计师进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此外,市教卫工作党委和市教委还不定期地检查派驻高校主要领导对该项工作的支持程度,借以推进工作。当然,联合管理模式作为一种创新模式,还需要在未来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
四。高校总会计师多校任职问题的解决措施
考虑到总会计师的相关制度规范。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现状以及工作推进中面临的问题,本文构建了高校总会计师多校任职的系统框架图,如图1所示。
图1中最外围代表高校总会计师多校任职体系的三大维度,即客体层面。主体层面。环境层面,它们渗透到多校任职的各个环节与构成要素,形成较为完整的工作系统。任职系统图的中心代表高校总会计师多校任职的制度建设,需要高校。总会计师。上级主管部门三驾马车“共同施力,聚力推进总会计师多校任职各方面工作的健全与完善。此外,高校党委。校长对总会计师多校任职工作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客体层面,高校视角:应当营造总会计师多校履行职责的和谐氛围。
一是高校党政主要领导要从思想上认识总会计师制度安排在高校治理中的重要性,从行动上带头支持并保障总会计师依法行使职权;二是宣传建立总会计师制度的重要意义,让广大教职员工理解总会计师制度的设立是完善现代大学治理的重要举措,是建立现代化大学的必然要求;三是组织总会计师制度的政策文件学习,加深对总会计师任职要求的了解,理解。支持和监督该项工作推进。主体层面,总会计师视角:应当明确职责,科学。合理安排工作。
总会计师要认真研究并深刻领会高等学校总会计师管理办法等制度规定,依照其赋予的职责进行科学。合理的工作安排。特别是在总会计师多校任职时,对于不同高校的精力分配问题,需要把握分寸,尽量做到一碗水端平。
具体到校内的分管工作。前期可以从尽快熟悉了解学校工作的角度,适当从较宽层面安排些相近工作。但是同时负责两个学校的总会计师,任务繁重程度不言而喻,建议推进该项工作时,还是要明晰总会计师工作职责,聚焦主业。履行主责,真正发挥总会计师的作用。
环境层面,上级主管部门视角:应当尽快补充高校总会计师多校任职的相关制度条款。
上级主管部门应根据会计法总会计师条例高等学校财务制度高等学校总会计师管理办法等政策规定,结合上海市教育制度改革,并参考调研结果,尽快补充高校总会计师多校任职的相关制度条款,从规则上为总会计师多校任职提供制度支撑。
根据问卷调研结果,结合对客体层面。主体层面。环境层面的分析,提出推行总会计师多校任职的建议,如表2所示。
五。结语
推进总会计师的多校任职研究,对于完善高校总会计师制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别从主体。客体。环境三大维度分析高校总会计师多校任职所面临的问题,试图构建高校总会计师多校任职体系,并在研究基础上提出:高校总会计师多校任职的制度建设,需要高校。总会计师。上级主管部门共同施力,推进总会计师多校任职各方面工作的健全与完善。客体层面上,高校应当营造总会计师多校履行职责的和谐氛围;主体层面上,总会计师应当明确职责,科学。合理地安排工作;环境层面上,上级主管部门应当尽快补充高校总会计师多校任职的相关制度条款。
高校总会计师的多校任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