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计量对企业会计收益的影响
相对而言,会计计量模式多种多样,会计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不同的选择,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相关性和可靠性是千差万别的,如何定论其中的相关性和可靠性,选择适用的会计计量模式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会计计量中需要考虑计量单位。计量属性,需要按照币值是否稳定作出假论文网设,例如,财务会计没有考虑货币购买力的变化时,并且在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幅度不大的情况下,那就必须要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实现相互之间的抵消,保障币值的相对稳定。
一。会计计量的不同性质的应用原则
1。同质原则
就会计计量中所提及的数量关系来说,必须要与被提及事项或物品的内在数量关系保持一致相同。财务会计概念的框架中涵盖了会计收益及其构成要素等方面的内容,所指的是,会计收益及其构成要素之间是有着相辅相成的内在联系的。
2。证实性分析
在会计应用中,证实性分析属于其中系列原则中的一个。在某个指定的客体计量中,虽然各个会计人员组成不同,但是其产生的计算结果却是一致的,所以,他们相互之间可以论证结果。在当下社会的发展中,以及社会因素的影响下,企业会计收益不断的彰显出其存在的重要性,会计收益能够极大程度上反映出企业的总体经营状况,同时企业可以根??会计计量和会计收益进行缴纳税款,也是企业扩大经营规模的有效依据。会计计量依照它对财务的真实性,反映企业的发展,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
3。一致性分析
就会计计量的方法而言,在整个过程中必须要保证前后一致,才能够有效的避免在会计计量过程中信息使用出现错误判断的问题
二。会计计量过程中会存在的问题分析
1。历史成本问题
在会计计量过程中对于历史成本问题的资产计量,必须要以最初购买时支付的现金量,或者是与之等量的物品的金额计量。对于负债来说,即是在各种需要全面义务承担的前提下,所产生的实收金额。
2。重置成本问题
会计计量中资产的重置成本,即是根据当前相同的资产所购买的实际进行的相关会计计量;针对于负债的计量而言,必须要按照偿付现金以及相关等价物,展开相关会计计量。
3。可变现净值问题
在针对于可变现净值的会计计量中,所计量资产是依据正常对外销售所产生的现金或者对应等价物的金额,减去资产直至完工时可能会产生的成本。相关的纳税费用以及产生的相关销售费用后剩余的金额进行会计计量。
4。现值问题
在会计计量中会出现一种现值因素,在这种因素的影响下,资产的会计计量需要根据整个过程的使用量以及最后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未来的净现金数量的折算额度来进行。其中负债的会计计量则需要根据估算时间内,所产生的必要的未来的净现金数量的支出量的折算额度进行对应的计量工作。
5。公允价值问题
公允价值作为影响会计计量的因素之一,其中资产与负债的计量,必须要在双方都非常了解彼此的基础上进行,在公平公正的原则基础上,对整个过程中所产生的对应金额进行会计计量。
三。会计收益的相关特征分析
1。交易的真实性
会计收益的基本特征之一便是交易的真实可靠性,在此基础上,资产所呈现的不确定因素以及负债中市场价值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所呈现出的净值变化。同时也会改变财务会计的目标以及会计信息的特征。
2。创建于假设上的会计分期
以往的会计收益都是在实现制收付的基础上完成的,而当下的会计收益与以往的收益方式有所不同,是在权债发生制的基础上完成的。针对于会计对象中存在的数量关系会不断的进行相应的处理,进而以货币的形式表现出来,将企业当前的资金情况,经营状况对应的体现出来。
3。历史成本上的会计收益
会计收益有一大特征体现在历史成本上,其具有诸多优点,能够客观反映出会计计量,并且能够有效的验证相关的计量,使得财务能够更好的履行保管义务。
4。利益确定原则上的会计收益
遵循利益确定原则上的会计计量方式,与以往的会计计量有所不同,其中否定了历史成本货币进行会计计量的假设,而是将资产的置存收益囊括了进来,并且使用投入时的价格进行计价。这样的方法具有其特定的优势,在计价的时间和方法上都能够保持特有的共性。
四。计量模式的选择对企业收益的影响分析
企业选择不同的会计计量模式进行计量,得出的收益也有所不同,以下将通过实例进行说明,在不同的计量模式下计算出的收益将如何变化:
例如:假设某企业在年初时购入了一批货物,相应的成本为40万元,年末时全部售出,售价为60万元,在年末时该批货品的总体成本上升到了50万元。已知该年的物价指数为102。5,在忽略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分别采用四种不同的会计计量模式计算收益,得出结果如下:
(历史成本)采用名义货币计量模式得出的收益为:60万元-40万元=20万元,由此可知,在该计量模式下,销售的成本为20万,销售产生的毛利为20万元。
(历史成本)采用一般购买力货币计量模式得出的收益为:60万元-40万元×102。5百分号=19万元。因此,在该模式下,销售成本为40万元×102。5百分号=41万元,则销售产生的毛利为19万元。
(重置成本)采用名义货币计量模式下产生的收益为:60万元-50万元=10万元,由此可知,在该模式下,销售成本为50万元,产生的销售毛利为10万元。(重置成本)采用一般购买力货币计量模式下产生的收益为60万元-50万元×102。5百分号=87500元,因此,在该计量模式下,销售成本为512500元,而产生的销售毛利为87500元。
综上所述,在不同的计量模式下,企业的会计收益会有所不同。前两种计量模式都是在历史成本作为计量属性的基础上进行的,分别采用两种计量单位,但是从结果来看,采用名义货币比一般购买力货币计算出的收益要多1万元;后两种模式则采用以重置成本作为计量前提的计量模式,所采用的计量单位也不同,并且两种模式下所得出的收益相差12500元。由此可见,在计量属性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的计量单位对会计收益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在货币购买力不变或者变化较小的情况下,采用名义货币相对简单,可靠程度高;在会计实务中依然是选择名义货币作为计量单位。反之,当货币购买力变化较大时,使用名义货币计量产生的结果与企业真实的收益相差较大,此时,便可以选择一般购买力作为货币的计量单位。
在相同的计量属性,不同的计量单位下,企业会计收益大不相同;那么接下来看相同的计量单位中,不同的计量属性,会计收益会有什么影响。在名义货币下,历史成本与重置成本下会计收益总额相差20万元-10万元=10万元。而在一般购买力货币下,历史成本与重置成本的会计收益总额相差19万元-87500元=102500元。由此可以看出,相同的计量单位,不同的?量属性也会对企业会计收益产生影响。在物价不变或者变化不大时,采用历史成本与重置成本的差别较小,历史成本的计量属性与其他相比更为可靠,并且在该情况下,历史成本所产生的计量模式会有较大的优势;但是当物价的变化较大时,使用历史成本计算企业产生的费用,会低于重置成本或补偿已经消耗的成本,导致收益虚化,进而使得企业资本被侵蚀。
综合来看,会计计量模式在不同的计量属性和不同的计量单位的组合下会产生不同的企业会计收益,因此计量模式的选择对于企业会计收益的影响较大,在选择计量模式时必须要全面考虑,作出科学合理的选择。
五。会计计量方法对企业收益的影响
1。固定资产折旧计量方法对企业收益的影响
固定资产折旧指的是固定的资产成本进行费用化的过程。根据新会计准则的规定,固定资产折旧的计量可以使用工作量法。年限平均法。年数总和法以及双倍余额递减法。使用什么方法来计量固定资产的折旧价值会直接的影响到固定资产在使用期间产生的折旧金额,同时会进一步的影响到不同时间段的收益额。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同属于加速型的折旧方法,其与年限平均法相比,加速型的折旧方法在固定资产的使用中前期会多提及折旧,后期提及较少,这使得企业在前期的收益减少,在后期的收益增多。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结合与固定资产相关的经济利益的实现方式,科学合理的选择固定资产的折旧计量方法。
2。发出存货成本计量方法对企业收益的影响
在针对企业的存货相关准则中明确规定了:企业必须要采用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或者个别计价法来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花费成本“。
在物价有所变动的情况下,使用不同的会计计量方法所得出的发出存货成本会有所不同。例如说:在物价上涨时,采用先进先出法会较加权平均法更有优势,所计算出的成本会更低,从而使得企业的收益也大不相同。因为如果此时选择先进先出法计算企业发出存货的成本,则会使得成本被低估,导致企业的实际增加利润出现虚增的情况。企业在选择计量方法时,必须要根据企业内存货的性质。管理的要求。存货的流转方式来选择发出存货的计量方法,准确的计算出发出存货的成本,使得实际计算出的企业收益更贴合实际。
3。坏账准备计量方法对企业收益的影响
坏账准备计量方法包含了账龄分析法。余额百分比法。个别认定法。销货百分比法等,使用不同的方法所计算出来的应计提准本数是不同的。由此可知,资产减值损失所得出的计量结果在不同的方法计量出来的结论是不同的,从而计算出的收益也是有差异的,综合看来,坏账准备计量方法的选择对企业会计收益也有着显著的影响。
六。结束语
通过综合分析可以看出,在会计计量中,计量模式。计量方法的选择对企业会计收益都有着十分明显的影响。因此,要想使得企业会计收益更加贴近于企业的实际发展现状和经营状况,必须要结合企业实际解决会计计量的问题。这就要求企业的管理层在选择财务会计的政策时,必须要全面考虑企业的各种因素,结合企业实际情况,选择科学合理的计量模式。计量方法来计算企业的会计收益,在坚持企业资本保持的基础上,保证企业的资本不被侵蚀,同时保证企业所得利益能够最大化,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会计计量对企业会计收益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