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网络的普及。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使得电算化会计软件的应用平台。开发技术。功能体系在不断的更新,会计电算化正在向会计信息化转变,迫切要求会计实验教学与之适应,以满足网络经济环境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目前许多财经类高校虽然大多重视会计电算化实论文网验教学,但是,很少建立信息化会计的实验环境,在实验教学的方式。方法。内容和环境上普遍存在传统的以学科体系为中心的实践教学,无法与企业岗位相衔接,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较低。通过对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可以探索信息化环境下进行信息化会计实践教学模式,研究适应社会需求和学生未来发展的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的方法和内容,对人才培养目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
1。1会计教学重核算轻管理
学校教学基本都是以考会计证为目标,只重视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课程,对于财务管理。财务报表分析等课程不够重视,会计实训重视手工做账,信息化只是通过会计电算化课程学习,其实多数会计课程都设已经开发了信息化实训软件,会计专业教学不能适应信息化发展需要,培养的学生存在事后算死账单纯核算的问题,缺乏事前的预测。决策功能,不能为企业研发。采购。销售等业务服务,财务处理不能实时嵌入业务过程,不能获得价格或服务方面的优势。
1。2课程与岗位的内容。时间。环境脱节
会计专业长期以来实行的课程体系与会计模拟实训,存在实训过程中岗位分工乱。协作差。效率低。与课堂教学内容衔接差的缺陷,导致学生不能深刻理解会计岗位知识,很难适应会计相关岗位要求,拉长了学生的上岗距离。目前从一些高职院校实施的会计分岗位实训情况来看,存在课程设置。实训时间安排。实训岗位分工不合理,将各岗位看作孤立的行为,忽视了会计工作核算流程的连续性。业务操作行为的复杂性;将单项能力组合成综合能力的方式忽视了工作的整体特性。各课程之间内容的划分与职业岗位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现有的教材不能满足教学改革的需要。需要重新确定各门课程内容,实现课程与岗位工作任务的相互对应,并开发相对应的教材。
1。3学生只熟悉财务环境。不熟悉业务信息等非财务环境
目前会计专业的学生只掌握了会计业务如何做分录登账等财务处理知识,没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学习愿望较低,不熟悉企业生产工艺流程以及企业与相关部门的联系,沟通。协调能力差,缺乏与各机关。机构进行业务洽谈的能力,不能圆满完成各类岗位的工作要求,这与多数院校重视学生财务处理能力,而忽视了真实企业社会环境内容的嵌入培养有关,比如会计信息化课程,只讲授财务模块,不讲授供应链模块,不开设ERP沙盘管理管理课程,会计综合实训课程缺乏财务业务一体化实训内容,导致学生企业运营及业务流程不清楚。
2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模式构建
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模式分为四个递进的层次:
第一层次――课程单元实训平台。本层次是课堂理论知识到实践技能的及时运用和巩固,在每学期每门课程一个单元项目讲授完后或者一个知识点讲授完后展开,教师需要在教学计划考虑到实训课时的分配。会计专业开设的会计基本技能。会计基础。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会计电算化等课程都需要在课程理论教学中穿插实践教学模块,现在很多财务软件都开发了单项实训平台功能,一些原始凭证。账表的填写可以随时让学生进行实训。如会计电算化“课程就是典型的理实一体化“的理论与实践交叉进行课程,理论教学模块结束后随即进行实践操作,不仅有利于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也提高了实践技能。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融教。学。做“为一体,教学内容体现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理念,通过工作过程的模拟达到工学结合“。通过课程单元实训平台模块化的会计业务处理的工作,让学生了解企业的生产流程和经济业务核算的内容,能够从事简单的会计工作。
第二层次――课程学期综合实训平台。本层次是在课程所有项目讲授完后进行的课程综合实训,一般利用一周的实训周时间完成课程实践技能训练考核,可以单独开设成实训课程,主要训练课程涉及到实践技能的项目,比如可以设置基础会计实务这门课,基础会计理论课程期末考核往往是做一个月经济业务分录,而基础会计实务不仅要做分录,还要填记账凭证。日记账。明细账。生成报表等内容。这种综合性的实训不仅让一门课程的所有理论知识点和实践技能要求得到了考核,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课程系统整体性的把握与学习。
第三层次――分岗位综合模拟实训。本层次是在第五学期,根据企业及相应岗位的要求强化具体岗位技能的训练,强化学生专项岗位技能的培养。综合模拟实训教学中,要完成受训者由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该实训环节要求突出岗位设计。强化职业规范,将标准的职业行为传授于受训者,并以职业标准进行测评,从而提升受训者的职业能力。让学生在虚拟企业社会环境中分岗位完成手工信息化综合模拟仿真实训,综合实训将会计专业的各专业课程与企业岗位实际业务相结合,模拟企业环境,重点培养出纳岗位的资金收付核算能力。日记账处理能力;会计岗位的记账凭证处理能力。成本核算能力。账簿处理能力。报表编制和分析能力;会计主管岗位的证。账。表审核能力,紧紧围绕会计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突出岗位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完成教学项目的过程中,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适应新时代的需求。
第四层次――顶岗实习阶段。组织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以学校校外实训基地为依托,建立联系机制,实现校内指导老师与校外师傅对接共同指导,加强学生预就业实习期间的管理,定期返校与指导老师汇报实习情况,校企共同对顶岗实习学生进行管理与考核,利用企业真实生产环境和企业文化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实际工作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与人相处的能力,实现学业与就业的无缝对接。3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模式的保障体系
3。1开发与会计岗位配套的教材
以会计工作为导向,安排教学。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其关键要配备以岗位设计为基础的教材。坚持实践性。适用性。创新性和高职特色的原则,有效利用国家职业教育会计专业教学资源库的配套教材,校企合作共同开发工作过程的专业核心课程教材,在进一步完善会计专业课程教材体系;在教材内容上,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鼓励教师编著校本实训教材,对原有的教学大纲进行修订,按修订后的教学大纲要求,会计专业核心课程基本采用项目化教材。
3。2建立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以职业能力为核心,围绕工作过程,根据不同岗位能力和素养分析的结果设置课程。校企联手。分析会计岗位群,经过提炼。归纳分解会计典型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在此基础上,明确典型工作岗位行动领域的职业技能,确定学习领域的核心课程,最终落实到专业技能学习情境和专业技能训练的教学单元设计。核心课程按照理实一体“安排授课时间,使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相融并进,既符合会计教学的一般规律,又使教。学。做“有机结合;在此基础上每学期期末设置一周的集中课程实训,使实践教学的课时达到50百分号。开设财务信息化。审计信息化。EXCEL在财务与会计中的运用课程,在会计综合实训中切实做到手工与信息化一体。财务业务一体化。
3。3打造双师“结构教师队伍整体水平
加大双师“素质专业教师的培养力度,坚持教师顶岗实践培训。聘用实践能工巧匠“参与学校授课等措施。以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引领,以行业专家。专任教师为支撑,全方位。多渠道地提高师资队伍素质,增强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打破传统的以工龄为基础的师资培养体系,鼓励有能力的教师积极深造发展。
3。4评价体系
建立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将毕业生的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创业成效等作为衡量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引入会计职业标准,校企共同制定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融入教学环节不同阶段的考核。一是,完善现有的技能考核评价过程,使考核内容更加开放化。评价标准制度化,强化过程性评价,实现技能考核量化评价。二是,改革现有的毕业标准评价方式,建立与实施。学生。用人单位共同参与评价,聘请企业。行业人员参与会计专业技能。职业道德。毕业能力的考核。三是,完善毕业生追踪反馈机制,建立毕业生就业追踪档案,对毕业生的发展轨迹进行持续5年追踪,实现毕业生质量校企共教共育共担的管理机制。
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模式构建与保障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