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会计领域的改革一浪接一浪,特别是证券市场的发展及其对会计信息生成和披露机制的重大需求,导致会计准则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在会计准则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经济生活的同时,人们不禁越来越关注会计准则的制定机制。本文在概括国外会计准则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的会计准则制定模式及其变革进行讨论。论文网p>
一。国外会计准则及其制定的相关理论
(一)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说
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说“是和技术说“相对立的一种假说。传统的技术说“把会计准则作为一种纯客观的技术性规范。开始系统研究会计准则经济后果的文献发表于20世纪70年代。拉巴波特(Rappaport)指出:对规范公司必须报告什么和如何描述其经济活动的准则制定过程来说,需要以一个更宽的眼界,而不是传统的技术会计角度来重新认识,即会计准则的制定需要洞察会计在经济环境中的作用及会计决策对经济环境的影响[1]。经济后果说“认为,财务报告将影响企业。政府。工会。投资者。债权人等的决策行为,受影响的决策行为反过来又会损害其他相关方面的利益。换言之,不同的准则将生成不同的会计信息,从而影响到不同集团的利益,并诱导出各市场主体不同的经济行为。
(二)会计准则制定的博弈论_利益集团假说
会计准则是会计管制的结果。在无会计管制的条件下,一般认为,公司自愿生产的信息不能满足投资者的需要,因为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公司与投资者之间的博弈可能会导致选择上的囚徒困境“。因此,公司与投资者需要选择一个共同的代理者_会计准则制定机构来根据双方的利益制定会计信息生产的准则。会计信息生产可以简化为公司。投资者与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三方博弈。围绕如何实现博弈中的利益均衡,就形成了有关会计准则制定的不同理论假说:公众利益假说和利益集团假说。在公众利益假说下,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行动方案已知,准则制定机构处于超然的地位,会计准则因循公众的利益而制定,目的在于修正市场的失效,实现公众利益的最大化。公众利益假说为政府参与和主导会计准则制定提供了理由。但是完全的公众利益假说是无法实现的最优理想状态。而利益集团假说成为西方在公众利益假说以外最为流行的会计准则制定理论。在利益集团假说下,会计准则的制定必须面对利益不同的团体,不同的利益集团会就准则的不同数量和类型进行游说或者通过其他方式施加压力,最后出台的准则在最大化公众利益的基础上,还必须最大化利益相关各方的利益。准则的制定表现出博弈和利益协调的特征。
(三)政府寻租理论及其在会计管制中的表现
美国著名学者布坎南教授研究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干预行为的局限性或政府失灵问题。他专门研究了寻租活动,即投票人尤其是其中的利益集团,通过各种合法或非法的努力,如游说或行贿等,促使政府帮助自己建立垄断地位,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寻租的前提是政府权力对市场交易活动的介入,政府权力的介入导致资源的无效配置和分配格局的扭曲,产生大量的社会成本。将政府寻租理论运用于会计管制研究的学者主要有泽弗(Zeff)和瓦茨(Watts)教授。泽弗在谈及政治过程中会计文献的功能时,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会计理论被援用更多地是作为一种支持准则制定者或政治家预想观念的战术,而不是作为争论的真正仲裁人“。[2]瓦茨认为,政治家们具有创造危机信息然后用简单的立法行为来解决它的动力,而且政府官员们在起草和解释公司财务报告的管制规定时会考虑各种可供选择的管制规定在受责可能性上的影响。比如,作为比不作为造成的损失更明显,政客们往往会制定鼓励公司在财务报告中低估价值的会计准则[3]。瓦茨教授得出公司财务报告是市场和政治过程的产物“的结论。
(四)会计准则的制度变迁理论
制度是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以诺斯(North)为代表的制度经济学家们分析了制度环境。制度安排与制度变迁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制度变迁的逻辑过程以及解释经济史中结构与变迁的3个基本要素:产权。国家与意识形态[4]。诺斯以及后来的学者还增加了路径依赖。科技进步等解释变量。会计准则作为一种降低交易费用的制度安排,在其产生之后并非一成不变。随着经济发展,适应需求的变化,会计准则同样面临着变迁与创新问题。会计准则的变迁区分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诱致性变迁是指现行会计准则安排的变更或替代,或者新会计准则安排的创造,是由个人或一群人,在响应获利机会时自发倡导。组织和实行的。强制性变迁是由政府命令和法律引入而实现新会计准则。诱致性会计准则变迁作为一种自发性变迁过程,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外部性和搭便车“。而强制性会计准则变迁面临着统治者有限理性。意识形态刚性。官僚政治。集团利益冲突和科学知识局限等问题困扰。
从上述理论和文献不难看出,政治因素对会计准则制定的博弈过程具有重大影响。当政府官员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且权力过大缺乏节制时,会计信息的经济作用有可能会下降。下文将此进一步探讨和分析会计准则制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模式。
二。会计准则制定的基本特点_政府导向
(一)会计准则制定历程和政府导向体制的形成
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变迁是伴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会计协调国际化的改革进程逐步开展的。从发展时期上看,大致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1)1983~1992年,这一阶段是会计制度局部改革和会计准则建设的启动阶段。1983年,财政部制定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会计制度和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部分消除了外商进入中国市场的商业语言障碍。1992年,财政部又推出了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制度,促进了国内企业的股份制试点和在香港上市H股。发行外资股。同时,这一阶段开始引进国际会计准则,开展了会计准则的基础研究,一些学者提出了在中国制定会计准则的意见和建议,会计准则的建设开始启动。(2)1992~1997年,会计准则建设拉开序幕的阶段。1992年,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_基本准则,随后又发布了13个行业会计制度。1993~1996年,政府组织有关专家起草了30多个具体会计准则的征求意见稿和草案。(3)1997年至今,中国会计准则积极建设的阶段。由于证券市场的发展以及一些重大虚假报告和盈余操纵事件的发生,财政部有针对性地陆续审定和发布了一批具体会计准则。从1997年发布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准则至2003年底,共制定和发布了16项具体准则。2001年,财政部根据现实发展和宏观管理需要组织修订了现金流量表等5项准则。同时,2000年底发布的企业会计制度也取代了原来的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2005年,中国将兑现WTO协议中的所有关于会计准则建设的承诺。
在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基本会计准则以借鉴英美模式为主,而具体会计准则转向借鉴国际会计准则。这与1990年前后的知识存量以及1992年以后国际化的主流意识形态有关[5]。谢德仁认为不论是1992年以前还是以后,中国会计规则制定权合约安排变迁具有供给主导型变迁以及政府干预的特征[6]。陈冬华。陈信元以世纪星源的非货币性交易为例,对的会计准则制定进行案例研究后发现,会计准则的制定不仅仅是会计层面的技术问题,还关乎利益协调的政治问题[7]。杜兴强指出上市公司管理当局几乎不参与会计准则的制定[8]。因此,综观20年的会计准则发展历程,形成了明显的由政府主导的会计准则制定机制。
(二)政府主导会计准则制定的成因
从世界各国来看,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一般存在3种模式:一是由政府职能部门直接制定,如法国。日本等;二是由民间负责制定,政府通常不直接干预,如英国和加拿大;第三种情况是美国,直接负责制定的是民间机构,但政府对其日常的运行及最终所制定的准则,拥有监督和管理权。
会计准则的制定机构是财政部会计司,是一个典型的政府机构。刘峰认为,造成由政府部门制定准则的潜在原因有三:(1)政府部门的职能较强;(2)弱小的会计职业界无法担当起民间制定准则的重任;(3)长期以来形成的守法的习惯和思维定势[5]。汤云为。薛云奎认为,政府主导是中国会计研究的主流,包括政府主导的术团体。政府主导的术期刊。政府主导的术会议[9]。上述原因导致在中国现存的各会计团体中,只有财政部会计司具备制定会计准则的权力和影响力。黎文靖以制度经济学为分析工具,从制度供给。制度需求和制度环境三方面对中国会计准则目标进行研究,认为以政府为主导的目标体系是符合现阶段基本国情的一种制度安排(黎文靖:中国会计准则的政府目标分析及对准则制定的影响[未刊稿],2004年)。
从经济学原理来看,会计准则作为一种公共物品,对它的消费具有非排他性,必然导致人们的搭便车“行为或机会主义。正是由于这些现象的存在,决定了人们不能用在市场上控制私人物品消费的办法去控制会计准则的消费。同时,由于交易费用的存在,又使得人们难以通过私人方式达成协议。私人不能提供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提供,这样可以利用政府的强制性克服因搭便车“心理造成的公共物品的短缺。
(三)中国特色与国际化之争
在近年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较为引人注目的事件是有关中国特色与国际化之争。2000年12月,财政部颁发了新的企业会计制度,该制度自2001年起在上市公司中执行。财政部会计司的主要负责人先后在各种媒体中发表文章宣传企业会计制度,并重点突出其中国特色问题。然而,对于企业会计制度的颁布,中国证监会却有不同的反应。2001年1月,证监会首席会计师表示,必须加快会计和信息披露准则国际化的速度。值得注意的是,他还提出要建立合理的会计准则制定机制。证监会主席及其他官员也在一些重要会议中提出类似的国际化观点。针对中国证监会有关国际化的批评,财政部会计司的官员强调现有的会计制度与准则已基本实现国际化。对于究竟什么是国际惯例以及是协调还是接轨,他们作了不同的解释。
2001年5月,证监会官员又提出三方面的建议来改进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其中一条就是会计准则制定的体制问题。并认为,要加快会计准则国际化步伐,应建立有关各方广泛参与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旋即,会计司的相关领导通过媒体强调,中国的会计准则属于国家的行政法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公认会计原则“;会计法规定‘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由国务院财政部门根据本法制定并公布’……企业会计制度由财政部门制定下发,而不是由某个事业单位或民间社会团体制定公布,这是符合中国的法律环境和法规体系的“。2001年6月底,中国证监会发布通知,要求所有上市公司执行新会计准则。这场争论暂告一段落[10]。但是,矛盾依然存在,如何完善的政府导向型准则制定机制已经迫在眉睫。
三。变革中的会计准则制定模式_政府主导与程序民主相结合
(一)政府主导的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缺陷
不论是从的历史发展还是从经济学角度来分析,现行的由政府主导的会计准则制定和变迁模式是有其历史意义和存在价值的。然而,如何把握政府在会计准则制定进程中的作用度,避免因政治家追逐自身利益而损害会计准则的经济作用,成为值得关注的问题。就目前情况看,政府主导的会计准则制定模式存在一些缺陷。
刘峰认为,会计准则制定进程中存在几个不足:(1)究竟制定会计准则的直接动因是什么?这一问题至今仍无法给出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人们对会计准则问题的讨论与认识,如同盲人摸象“,几乎很难避免片面。武断之处。缺乏明确具体的目标,对于准则制定预留了矛盾空间。(2)与美国准则制定过程相比,公开性不足。(3)游说不足[5]。
雷光勇等研究了会计管制与会计寻租的关系,认为会计管制不一定导致会计寻租,会计寻租一旦存在就会以其惯性促使会计管制及会计设租现象的持续存在,因而会计寻租在一定条件下只能被适度控制而不可能彻底消除,而会计寻租的存在会导致社会经济资源租值的耗散,从而引起社会福利的损失。经济的转型特征及会计规则的双轨运行“,使得现在乃至将来都存在会计寻租现象,且将随政治经济民主化进程的加快而日益普遍[11]。
何存花。姚晓民对比了中西方会计准则制定的政治化程序后认为,中国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政治化色彩过浓,会计准则制定的目的更多地是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服务和满足宏观决策的需要[12]。
(二)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程序民主的必要性
政府监管源于会计准则外部性“而引致的市场失灵。实践证明,对于某些市场缺陷,政府确实能够有效地弥补,而对另一些缺陷,政府却无能为力,如果勉强修补,则会造成政府失灵。政府失灵的后果比市场失灵的后果更为严重。政府监管应当严格限制在会计市场失灵而且政府监管能够有效弥补的领域,强调市场优先。个人自治优先。自律机制优先等原则,政府监管行为要遵循成本效益原则。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