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微课“翻转课堂“已成为教学领域的高频词汇。美国高级教学设计师戴维?彭罗斯在2008年秋季首创了微课“的概念,并成功地将它利用到翻转课堂的教学过程中。与此同时,在国内,胡铁生于2010年首先提出的微论文网课概念,在佛山市教育局信息网络中心首创的微课学习平台,也引起巨大反响。于是,微课“和翻转课堂“等全新的教育教学方式不断冲击我们的视野,为我们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一。微课与翻转课堂
(一)微课。对于微课的解释,不同专家给出了不同的定义。总结下来,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它的主要特征是教学时间短。教学内容精。传播形式多,因此学生可以根据其需要选择性地观看或反复观看。这种自主学习为主的形式有利于解决学生差异化。个性化的问题。
(二)翻转课堂。它是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及主动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即将传统课堂的先教后学的学习模式转变为先学后教的学习模式。课堂外学生可以预先通过微课等学习资源包先行学习新知识,课堂上的时间则用于进行师生互动交流。答疑探讨。翻转课堂的新型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有效创新,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得到了更好的体现,促进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角色的良性转变,强化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在教学课堂上的互动。
(三)微课“与翻转课堂“的关系。通过以上分析可以了解到翻转课堂是一种教学组织形式,而微课实质上是一种教学资源。微课可以为翻转课堂提供资源上的支持,翻转课堂也可以为微课走向应用提供市场和平台。从一定角度上来看,微课的开发使用质量越高,翻转课堂的实现就越有成效;课堂的成功翻转,学生的有效学习,也会促进微课资源的进一步开发。
二。高职院校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现状
基础会计是高职会计专业的入门课程,也是一门结合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训性的课程。目前,高职院校基础会计课程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理论性强,学生学习兴趣低下。基础会计课程具有理论性强。专业术语多等特点,这是由该课程的特殊性所决定的。针对这些特点,如果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或满堂灌“等方法进行讲解,则对于初学会计的学生来讲,被动地学习虽然也可以掌握相关知识,但是学习的效果不会太好,而且还往往会造成学习兴趣的丧失。
(二)教学材料关联性差,教学资源库利用率低。近年来,为了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少高职院校都积极开展了教学资源库的建设。这些教学资源库看似资源丰富,但其中有很大一部分资源库实则只是一些课程标准。教案。习题。讲义。课件等内容的简单拼凑。一方面这些资源信息比较杂乱。对学生的课外自主学习实际帮助不大。另一方面,教学资源库的使用也没有充分考虑到互动和评估环节,让学生觉得学习没有成就感,出现了对学生吸引率低。无法促进和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况。
(三)教学过程统一,无法兼顾学生的不同需求。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统一授课形式没有考虑到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虽然基础会计课程的授课对象均为大一的新生,但是由于生源不同等因素,不同的学生会表现出不同的理解能力。专业兴趣。学习能力等。因此,在同一个课堂下对不同学生的区别对待是很难做到的,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无法兼顾每个学生的实际需求。
三。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实施流程
(一)重构知识体系。教师可针对每个项目的知识点进行碎化处理及重新整合,并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学习视频。课件。练习。测验等学习资源。这些学习资源要有微“这个共同特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负荷,应将视频时长控制在15分钟以内。新的知识体系和学习资源,可以让学生利用课前课间随时随地展开自主学习。
(二)实现知识(技能)的传递。学生在课前规定的时间内通过观看微课,完成在线答疑。讨论。练习。小测验等环节,完成教师所设置的学习任务,实现知识(技能)的传递。教师通过批改学生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分析在线答疑和讨论情况,获取微课的教学效果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
(三)内化知识点。课堂内的内化阶段是决定翻转课堂教学质量非常关键的一步,它主要是用来处理课前传递阶段教师搜集到的问题,达到学生内化知识的目的。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问题的不同类型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或集中分析,在完成学生提出的问题解答后,可设置相应的任务或项目,根据任务或项目的难易程度学生可以选择自主探究或小组协作完成学习项目,教师或在旁边观察学生操作情况或与学生交流讨论,教师进行适宜的个别辅导或集体讲解;最后完成任务形成学习作品,实现知识(技能)的建构和内化。
(四)课后延伸巩固。通过课前自主学习微课。课中师生交流操练等环节,学生对任务(项目)中教师设计的要求已基本做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已基本达成。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布置拓展性作业,学生可独立完成或分组完成。完成之后,由学生个人或小组上传平台,进行小组互评。课后的延伸巩固过程,可以实现学生对知识(技能)的巩固和拓展,同时,学有余力的学生通过挑战拓展任务也可以达到进一步提升的目的。四。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研究
笔者所授的基础会计课程,授课对象为大一新生,较多学生反映理论知识很难理解,实践操作技能不能较好地把握。为此,笔者尝试在基础会计课程中应用翻转课堂,构建了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可以在课前借助教师提供的视频。网络资源。在线辅导等平台,完成部分知识的复习与学习,能达到提高理论与实践教学效果的目的。下面以某出版社出版的基础会计教材为例,选取该教材的模块六登记会计账簿“中的任务四错账更正“内容,介绍该教学模块的教学实施过程。
(一)借助网络平台,创建教学资源环境。课前建立以班级为单位。学习小组为次级单位的QQ群或微信群。教师可在班级群上发布共享资源包,学生则通过平台下载学习资源,以组群开展学习讨论,实现生生互动,教师则可以提供远程协助获得反馈信息。
(二)根据学习任务,制作微课。该项目模块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复习会计账簿的填制方法,让学生掌握不同的记账错误类型下所采用的错账更正方法,授课对象是大一新生。这些学生已经掌握基本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的填写。记账凭证和会计账簿的登记方法,具有一定的独立自主学习能力和协作学习的意识,但整体专业水平不高。根据上述内容的分析,笔者将本教学模块制作三个微视频,每个视频3―5分钟。视频一:划线更正法的适用情形及具体应用。视频二:红字更正法的适用情形及具体应用。视频三:补充登记法的适用情形及具体应用。
制作微课时要注意精心设计微课的形式,包括声音。画面设计。人物的选择等,微课的录制要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只有具备吸引力,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微课录制完毕后通过网络上传教学平台供学生下载观看,同时需要布置相关任务,如分别就不同的错误类型进行错账更正,学生可在课前通过教学平台自行完成学习任务,也可借助各种社交工具进行协助学习,完成任务后教师也可以在线对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指导并答疑。
(三)依托课堂,实现师生互动。课前教师根据学生在线学习情况,基本对不同学生对微课内容的掌握情况了然于胸。课堂上学生可以小组为代表给出教师视频中所提问题的答案,教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适当的补充或修改。学生也可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并参与思考讨论,或者由教师使用具体的案例检测课前学习效果。
就该教学模块来讲,会计凭证及会计账簿的登记方法学生们都已经掌握,所以课堂上可采用集体回答的方式进行该部分知识的温故“;对于错账引起的账簿登记错误,学生提出不少问题,需要课堂实践;知识拓展部分学生有更多的建议,课堂上可以进行整合。教师在本节课重点设计了三个环节:应知:集体回答(会计凭证及会计账簿的登记方法),理论巩固;应会:代表操作,评委评价(各类错账的更正方法);应拓展:头脑风暴,知识拓展(混合型错账的更正方法)。
(四)知识深度拓展,提升综合能力。在课程任务完成过程中,对表现积极的学生,应及时给予表扬;对于学习效果不太理想的学生,也要及时给予引导。同时教师可根据学生在交流平台中的学习情况,为学生设计一项课后任务:结合教师制作的微课内容。课堂讨论内容。知识拓展情况,每个小组学生互相布置错账类型进行更正,要求在混合型错账的更正完成之后,上传平台,进行小组互评。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进行知识的深度拓展和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五。微课的翻转课堂的成效及思考
(一)实践效果。通过问卷调查及对课程作业的数据搜集,分析了翻转课堂在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方面的效果。调查发现,表1中问题1是否能完成课前微课中所安排的学习任务?“的数据显示,通过微课的学习,100百分号的学生都能顺利完成过关任务,只是完成的程度和时间不同。这些数据说明了有部分学生在课前学习阶段有暂停或者重复观看微课资源的现象,印证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分层教学上的积极作用。从表2教学效果分析情况来看,相比较同一教师任教的平行班级(使用传统教学模式),实施翻转课堂降低了学生的错误率,尤其是对操作性的错误,教学效果的提升较为明显。
(二)反思。笔者利用微课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在基础会计“课程实训教学中,实践证明,在实践性。操作性强的高校课程中实施翻转课堂是可行的,并且通过应用效果调查印证了翻转课堂的优势,初步验证了该教学模式的可操作性。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毕竟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在执行的过程中,不断地有问题出现,比如学生没有按照要求下载微课进行学习,教师对翻转课堂的设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等。因此,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只有不断地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加以完善,才能成为适合高校课堂教学的全新教学模式。
微课的高职基础会计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