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虫(nematode)又名圆虫(roundworm),线虫动物门是动物界最大的门之一,已命名的约有16000种,分布于世界各地[1]。生活于土壤和底泥的孔隙水中,大部分营自由生活。国内目前关于线虫生态学的文章大多从土壤健康的角度描述,却较少与土壤食物网联系起来。陈云峰[3]等人将线虫区系分析的研究划分成了四个时期。即个体分类学时期、生活史策略分类时期、个体分类学时期、代谢足迹分类时期和功能团分类时期,其中得自个体分类学时期的线虫指数是描述性指数,其他三类则为评价性指数。线虫区系分析[3]在评价土壤是无望结构与功能的应用越来越广。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指数应用领域有限、敏感度不高以及使用过于复杂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在未来,利用线虫区系分析土壤食物网的时候,应该注意比较研究土壤食物网直的接方法和间接方法、加强线虫指数研究、加强线虫区系分析在土壤食物网管理中的应用等问题。
线虫作为土壤食物网的指示生物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1)线虫作为土壤中最丰富的后生动物,在土壤中分布极广,在各种类型土壤中都有线虫存在;2)线虫因其食性多样而广泛分布在土壤食物网的各个营养级当中,因此,其营养类群的结构变化可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土壤食物网的结构变化;3)线虫的分离方法较为简单且已非常成熟,分离效率高达97%~99%;4)相较于其他土壤动物而言,线虫的科、属鉴定较为简单,其科、属水平群落结构分析已可用于土壤健康评估;5)线虫的世代周期较短,因此可在短时间内对土壤环境变化作出反应;6)线虫生活环境为土壤间隙水,同时线虫移动速度缓慢,因此可用于反映小范围土壤的微生境变化。 论文网
潮滩湿地(tidal flat wetland)通常指淤泥质海岸潮间带浅滩,由于潮汐的影响,潮滩湿地随高程升高,底泥含盐量升高,植物也由耐盐耐淹的植物群落逐渐过渡到耐盐耐淹较弱的植物群落。同时,随着植物群落和底泥理化性质的改变,植物凋落物与植物根系直接或间接影响盐沼湿地底栖生物群落的组成和功能。杭州湾湿地位于中国南北湿地的交界处,同时又是中国八大咸水湿地之一。其高程由低到高,分别为光滩、海三棱藨草群落带、互花米草群落带以及芦苇群落带四大典型生境类型。
本次研究以杭州湾滩涂湿地的底栖线虫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研究不同高程底栖线虫营养类群组成和功能结构特征,揭示不同高程底栖线虫食物网结构和功能的差异,并探讨影响底栖线虫功能群多样性的关键环境因子,从而为盐沼湿地土壤环境、食物网结构及其环境多样性的研究与监测提供科学依据。
2。研究地区及方法
2。1 研究地概况
本次研究地区在杭州湾南岸慈溪三北滩涂湿地国家林业局杭州湾湿地定位研究站附近,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地理坐标为30°17ˊ-30°20ˊN、121°5ˊ-121°10ˊE,四季分明,年均降水量约1273mm,年均气温16℃,日照时长2038h,无霜期为244d。入侵种互花米草以及土著种芦苇为该生境的两种优势植物,并形成竞争关系,该研究地的土壤类型属于盐土类中的滨海盐土亚类及潮土化盐土。
2。2 研究方法
2。2。1 样地选择及采样
杭州湾湿地作为主要分布着光滩、海三棱藨草群落、互花米草群落以及芦苇群落四种生境类型,其中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为当地的入侵种,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以及海三棱藨草(Scirpus mariqueter)则为本地种。各植被带优势植物类群情况如下:光滩,无植被生长;低潮滩,海三棱藨草;中潮滩,芦苇及互花米草;高潮滩,芦苇。本文中各植被带代号如下:光滩G;低潮滩L;中潮滩互花米草MS;中潮滩芦苇MP;高潮滩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