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通过引种、杂交育种、系统育种等方法,我国进行了棉花的七次换种[3],最终得到了具有丰产高优、抗病虫害、抗盐等优势的棉花品种。
第一次换种:始于20世纪20年代,随着脱字棉、金字棉和隆字棉的引入,一些在陆地棉中经过改良的品种,逐渐取代了其中一部分种植的中棉,随后在辽河和黄河流域,这些改良过的棉花品种又成为当地人们栽培的主要品种。
第二次换种:到了20世纪40年代时,斯字棉和德字棉被引入,棉花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人们开始寻求更优质的棉花,因此岱字棉于1946~l947年再次被引入,由此全国棉田种植一半面积的中棉被取代。
第三次换种:随后到了20世纪50年代时,当地人们继续引种前期较优质的棉花,随着岱字棉和斯字棉在我国大面积的种植,我国长期种植的中棉与退化洋棉已经被全部取代,由此我国基本上进入了棉花品种良种化的新时代。
第四次换种:而到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时,我国培育出自己的棉花品种并投入种植,到了70年代末时,该棉花品种在全国的种植面积达80%以上,从此国外棉花品种在我国棉花生产上占主导地位的局面被打破。
第五次换种:这一次换种主要是在20世纪80年代进行,这一阶段仍然是继续推广种植我国自育的棉花品种,并且这一时期短季棉也开始种植。随着棉花育种技术的不断提高,我国开始培育出一些既高产、又抗病以及纤维品质还较优的棉花新品种,由此我国棉花抗病育种技术方面也更上一个台阶。论文网
第六次换种: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这个阶段主要是研究生产棉花抗病品种,用来来代替棉花易感病品种。同时,此时期基因工程等生物技术也应用于研究培育抗棉铃虫品种上,例如利用花粉管通道法等技术,在棉花品种中导入一种叫做苏云金杆菌毒蛋白(Bt)的基因,从而培育出转Bt基因抗虫棉[3]。
第七次换种:开始于l993年,这一阶段主要是研究生产转基因抗棉铃虫品种,最终代替常规不抗虫棉品种,同时,这一时期开始注重采用多种不同的生物技术手段,并且通过这些新手段来研究培育各方面更优质的棉花新品种。
在“十一五”期间,我国通过会议,考察了552个白色陆地棉品种。从这项会议的结果看,中短绒、中绒、中长绒品种的比例为2。5∶81。9∶15。6,远远超出了农业部在《棉花优势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 年)》中预期的到2015年将中短绒、中绒、中长绒比例调整为10∶85∶5 的发展目标[4],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在生产上实现这个目标。因此我们要及时进行实地考察,并根据考察结果制定相应改良措施,比如,在一些棉花种植生长趋势良好的区域内,积极扩大优质棉花的集中连片种植,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注重棉花的断裂比强度、棉花纤维成熟度的提高。
2 棉花栽培现状
2。1 棉花主要产地及产量分布
我国棉花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了三大棉区,其中包括长江流域棉区、黄淮海棉区和西北棉区[5](见图1)。
长江流域棉区、黄淮海棉区和西北棉区
2。1。1黄河流域棉区
黄河流域太阳的辐射较强,因此具有充足的热量,同时降水较集中有丰富的水资源并且孕育了肥沃的土壤,是我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此地区棉花的生长期一般只有180天,因此适合于种植较早成熟的陆地棉品种。
2。1。2长江流域棉区
本区域水资源丰富,无霜期较长,有利于棉花的生长,但是,由于此区域在棉花生产季节时雨水较多,导致光照不足、病虫害偏多,从而影响所培育出的棉花品级。此地区适合于栽种陆地棉品种中的中熟品种,一般是种植一年两熟的棉花品种或是棉花、小麦套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