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不同父权格局和比例的三个可能机制:
(1)基因型效应(精子竞争和隐蔽雌性选择)基因型效应效应之所以发生理论上是因为雌雄个体的单倍型配子在受精过程中的结合,将对受精成功率(一窝后代中未受精卵子的比例)和幼体数量及存活率(卵胎生物种中的死亡胚胎数及卵生物种中的未成功孵化的比例)产生影响。但是父本或母本是否影响后代生活史特征还未可知。目前已有少量有关后代存活率的研究。大多数研究都并未发现基因型效应与幼体数量或存活率之间的关系。
(2)表现型效应
精子竞争被定义为“来自两个或两个以上雄性的精子为争取同一个雌性卵子而发生的竞争过程” (Parker, 1970),因此精子竞争是一个严格的交配后选择过程,射精量多少、精子游速和活力都是影响不同雄性繁殖成功率的因素。已有研究显示雌性依据雄性的基因型或表型属性对受精其卵子的精子进行隐蔽选择(Eberhard, 1996; Penn and Potts, 1998; Pitnick and Brown, 2000; Olsson et al。, 2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