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反证法的原理——“反设—归谬—结论”
反证法作为一种论证方法,它首先作出与原命题相反的结论,然后从该结论出发,进行推理,从而得到矛盾,使得原命题得证。
简单地用数学语言描述反证法的步骤,求证p→q(p为条件,q为结论)为真命题:
作出与原命题相反的结论:p且非q(原命题的否定)论文网
对原命题的否定进行推理判断,得到:p且非q为假命题
非q→非p为真命题
得出结论:原命题为真命题
(原命题与其否定真假相反,而原命题与其逆否命题真假相同)
本文主要针对反证法在初中数学进行研究,而在初中阶段,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因而可将反证法的原理做简化处理:
作出与原命题相反的结论
从反设出发,推出与已知条件或公理定理相矛盾的结果
得到反设不成立的结果,从而原命题得证
简而言之,反证法由“反设”、“归谬”、“结论”这三个步骤组成。
3。2 反证法的作用
反证法因其逻辑的特殊性,虽在初中阶段未被广泛应用,但其作用不可忽视。无论是为证明题提供思路,还是为学生开阔思维丰富技巧,反证法都有其独特的精妙用处。
3。2。1 利于解题
在初中数学阶段,反证法并不流行,但不可否认的是,有许多方面的问题都需要用到反证法这一证明方法。基本定理的证明,存在性的证明,无限性命题的证明,唯一性命题的证明等等,都涉及到反证法的应用。
事实上,有一些题目正面求证会让人感到无从下手,而在这种时刻,反证法就会有独到的发挥。文献综述
例1.证明:如果a>b>0,那么√a>√b
证:假设√a>√b不成立,√a≤√b
若√a=√b,则a=b,与已知a>b矛盾
若√a<√b,则a<b,与已知a>b矛盾
故假设不成立,结论√a>√b成立
很明显,这一道看似简单的证明题,正面求证让人不知从何下手,这时,反证法的运用就让人眼前一亮,豁然开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