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心理活动:不难发现,学困生最普遍的一个特征就是自信心不高。在课堂上,他们丝毫不关心老师在讲些什么,提问了怎样的问题。要不然就畏惧回答问题,或者难以集中注意力,表现出与他无关的姿态。在自主学习方面,碰到困难的问题通常轻言放弃,不情愿主动花时间思考。要么就是解题没有步骤,想写什么写什么。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没有人能说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他们止步于积极思考,变得麻木僵硬。缺乏自信是典型特征对老师的问题避而不答,或者缺乏对学习的主动性以及上进心。相信每个人的同学圈子里,总有那么几个同学,遇到不懂的问题就马上问别人,不去自己想办法解决。还有些孩子不肯请教同桌或朋友,而是马虎应付、有更甚者直接抄袭同学答案。当考试来临,对他们来说是最受打击的事就是这个时候了。这些学生的自卑与惶恐在这时达到制高点,长期缺乏自信与踏实的学习加剧了孩子的恐慌。考试结果不得而知,他们长时间位于班级的“底层”。这种情况也让他们对自己渐渐得失去了信心。内心深处自卑且畏惧,以至于数学越来越差。文献综述
(3)决心意志:通常成绩优异的学生,都有较好的自制力,这即是意志力的反映。大多数学学困生自控能力很差,经不起外界的干扰与诱惑,但凡有一点风吹草动,他们总是能第一时间跳出学习环境,被外界所吸引。这是一种不好的学习习惯。一些孩子在上课时不想认真听老师讲课,更乐于与同桌玩游戏、聊天。也有些孩子不能连续一段时间集中注意力,例如完成家庭作业,他们总是做一会作业,就上个厕所,吃吃零食甚至找小伙伴玩耍一会,不能坚持完成作业。在学习过程中,每当遇到挫折和困难第一时间选择退缩与逃避,没有决心解决问题的态度,也不去问老师、同学关于解题的思路和方法。从此以往,成绩下降是不可避免的。但这些都是正常的表现,因为学习过程中的每个衔接阶段,总有些孩子适应能力较强,而有些学生的适应能力较弱。 所以培养学生较好的意志力对学习也是有很大的帮助和意义。
(二)外部因素
1。家庭因素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父母的教育方式是一定会影响孩子学习的。那么怎样做好孩子的首任老师呢?首先,为人父母要细心得观察自己孩子在各方面的变化。在成长过程中,孩子的心理与生理上会变化。这时,及时地与孩子沟通交流,为孩子提供必要的帮助与支持,就能最大程度避免孩子的教育失败。尤其在青春期阶段,父母的有效沟通,能够缓解孩子的焦虑心情、苦恼或压抑孤独的心理状态,使孩子健康发展,保证学习。于此同时父母还应该及时地给予鼓励与引导,这是因为孩子难免会出现缺乏自信,胆怯害怕等负面现象。如果有家长的理解和帮助,那么毫无疑问会有利于孩子积极努力的学习。其次,和睦的家庭环境也是影响孩子身心健康的因素之一,家庭氛围轻松愉快,很大程度上能使孩子乐观开朗,单亲家庭或父母吵架都会使孩子心理上感到忧郁,在同学面前表现出自卑,上课不能集中注意力,从而影响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