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提出的问题要能够激发学生思维,要善于提问激疑,引导教学步步深入,善于把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联系起来。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既不是填空式的齐答,也不是简单的判断型问答。设计具有启发性提问要做到:1。引入时创设启发性的问题情境,通过回忆旧知、观察情境图、出示练习题等等创设相应的情境。2。提出能够激发学生发散思维的问题。教师要选择能够一题多解的问题,引导学生寻找多种解答的方法,有利于学生灵活运用已学知识。3。教师在提问时不能无意的对学生进行暗示。4。教师要研究教材内容,在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启发式教学。
例如教师在上《估算的应用》一课时,教师上课时先出示情境图并请同学分析问题,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随后,教师巡查,让有不同想法的学生上台板书自己的解题过程,随后引导学生去观察四位同学的解题方法,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对这四种解答进行观察分类,乘法一类,除法一类,也可以分为精确计算一类,估算一类。再让学生来说说他是怎么想的,在学生充分理解算法的基础上,再适当的抛出问题,“你更喜欢哪一种方法?”整节课教师摒弃书本上要求学生用估算解决问题的框架,通过学生自己寻找不同解法、最后自主优化算法的,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
又如,在教学负数的引入时,教师可以从学生熟悉的气温引入,然后向学生提问:“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让零下30度写得简单一点?”给学生造成一种渴望了解的心理,随后再引入负数便显得理所当然。
2。语言精炼原则
教师在写课前设计时,要对提问进行精心设计,考虑学生的年龄及其认知水平。提问设计不仅要浅显易懂,而且还要富有一定的知识性、趣味性。提问语句尽量做到言简意赅,提问语词要求准确、清晰、易懂,切勿设计模棱两可、模糊不清的问题。来*自-优=尔,论:文+网www.youerw.com
例如某教师在教学《从同一位置观察不同物体》这一课时,设计了这样一个提问:“为什么不同形状的物体从同一位置观察,看到的形状可能相同呢?”在教师抛出这个问题后,学生们都愣住了,显然并没有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其不得不又问了一次,这时,才陆续有个别学生举起了手。后来,在另一班上课时,教师又重新设计了问题:“明明摆得不一样,为什么看到的形状却一样呢?”,问题一抛出,个别成绩好的学生立马举起了手,没过多久,第一个问题放在初中是可行的,逻辑严谨,但是对于四年级的小学生而言,这样一个问题就显得冗长、较难理解。
因此,在设计提问时,一定要从学生出发,设身处地的为学生考虑,问题做到简单易懂、简洁准确,还要问问自己:这个问题学生能懂吗?学生可能会怎么回答?学生如果不懂又该怎么处理?除此之外,教师还应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采取相应的提问方式,比如有些比较难的问题,可以选择提问后让学生先小组讨论后再回答。中等难度的问题,可以在抛出问题后给学生充思考的时间,不能直接要求学生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