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是在教学中还是在解题上,数学课堂都处在不断地变化中,而我们所要掌握的是在不停的“变”中寻找 “不变”的本质,在“变”中探索事物“不变”的规律。因此笔者认为数学变式教学就是针对教材中的某一知识点,从不同的思维角度变换问题的呈现形式,或者通过改变问题的提问方式,使得问题的提问方式层层推进,使得某一类知识点的非本质属性若隐若现,而本质属性始终不变的一种教学形式。变式是模仿和创新的中介,变式教学是实现教学创新的重要途径,所以在教学中实施变式教学是非常有利的。论文网
1。2 研究背景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有关中国数学教学和学生数学学业成就的国际研究表明,在奥林匹克和其它国际性的数学竞赛中,中国学生的成绩明显高于其它国家,尤其是西方国家的学生。但是许多西方研究者的调查研究[1][2]却认为,“中国学习者”的数学学习环境依旧存在着许多缺陷,尤其是体现在具有典型的“被动灌输”和“机械训练”的学习方式上,因此许多科学家们就主张这种在教师控制下的学习过于被动,不太可能会取得这样优的效果。 这样一个令人瞩目的矛盾现象就是所谓的“学习者悖论”。由此引发了国际上比较教育和心理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对此悖论的研究和解释。西方学者们对中国学生在数学竞赛中的优异成绩表示疑惑这也不难理解,因为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学生的创造力已经被教师们的题海战术给扼杀了。学生只是考试的机器,大多数学生不会因为读书是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而去读书,反而在他们的眼中读书是一项无法摆脱的任务,为了完成这个任务,他们每天必须按照固定的模式承担一大堆的练习和作业,于是他们没有更多的机会和时间去思考、去创新。可见,如何让学生轻松地学习,并且在学习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已经成为我国教育界急需解决的问题。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3]中提倡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和探究学习这三种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出教师应该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以适应新课程对教与学的新要求,并且要逐渐实现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向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和促进者的转变,实现教学评价由结果性评价向发展性评价的转变。针对这些目标,变式教学能有效地实现创新育人的理念。实践证明,只要适当地对数学概念、公式及定理进行变式,就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在培养发散思维和提高创新意识等方面取得显著效果。变式换言之即创新,在教学中遵循学生认知心理的发展特点,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地进行变式,引导学生在“变”中寻找“不变”,从而发现事物的本质特征。让学生在变式教学中不断深入对问题的理解,积累解题经验,对今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在不断的“变”中实现创新。
变式教学要求教师不断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方式,优化备课过程,通过变式教学引导学生灵活解决变化的问题,使学生能够以一胜多、举一反三,进而有效带动大量问题的解决,帮助学生脱离“题海”,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实现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的目的。在变式教学中,教师利用“变式训练”引导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多角度、多方位以及多层次的讨论和思考,使所学知识能融会贯通、触类旁通,思维也能在所学知识中游刃有余,顺畅飞翔。此外,一个孤立的问题可以通过变式训练由不同角度向外扩散,形成一系列有章可循的问题,学生在变式训练中去寻找解答类似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学习的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并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所以,通过变式教学能达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敢于创新和勇于探索的精神的目标,真正地把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