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MIMO系统概述
MIMO的定义还是相当简单的。该系统一般使用分布式天线,当天线单元之间的距离比较大的时候,天线上的信号可理解成是彼此独立的。由于信号的随机衰落和多径传播的特性,MIMO技术能够卓有成效地提高传输速率和传输质量,散射物比较丰富的环境中这种优势可以得到明显的体现。本论文主要就编码技术问题开展。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全文主要针对MIMO的编码技术进行讨论,第一阐述了MIMO系统的发展背景;之后分析了MIMO的信道模型和信道的容量;然后模拟仿真空编码技术中,继而是空时分组码,并对比分析性能。本文的内容安排如下:
第1章简要分析了MIMO技术的研究发展状况,命题的研究意义及现状,最后是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
第2章研究信道,论述信道模型和容量
第3章论述如何获取更大的分集增益,对空时分组码进行介绍
第4章为阻碍干扰降低噪声对分层空时码进行论述
第5章回顾和总结全篇论文
2. MIMO信道模型及信道容量研究
2.1 MIMO信道建模的意义
根据理论知识,信号的传输速率和质量由信道的性能决定,所此研究信道的特性能够确保用现有的频谱资源来保证高速无线通信的可靠性。所以,为了能更深入研究MIMO关键技术,首先要仿真多种符合实际情况的信道传输环境,用来研究符合实际的MIMO信道的传输特性。因此分析和评估MIMO系统技术必须要建立真实合理的信道模型[9]那么,整个系统的设计和仿真是否能顺利进行依赖于MIMO无线信道的模型的合理性。
2.2 MIMO信道模型的分类
利用电磁波叠加的办法,通过假设真实的物理环境如真实的天线分布和散射体分布从而表示信道冲激响应的模型叫做物理模型[10,11]。这种方案很有优势,能够保证实验更加准确,与真实的传输环境没有很大的冲突,对研究信道的物理本质更加有利。因此利用此种办法要经过很多运算换算成信道矩阵,并且运算出来的信道矩阵在不同条件下不有备普遍的特点,而且换算比较麻烦,这种方法形成的模型只有在传输环境具体的情况,却不能运用在一般的情况。而非物理性模型对环境实测数据进行大量统计分析得到的统计特性,一般适用于在某个特定的通信环境下分析其他技术的性能,如信号检测技术与空时编码技术等。这一类性质的模型代表有:欧盟的IST METRA、IST SATURN Project的窄带非直视播MIMO信道模型。
- 上一篇:基于嵌入式系统的CF卡读写操作设计+驱动程序
- 下一篇:基于多属性决策的融合质量评价方法研究
-
-
-
-
-
-
-
NFC协议物理层的软件实现+文献综述
江苏省某高中学生体质现状的调查研究
C++最短路径算法研究和程序设计
高警觉工作人群的元情绪...
中国传统元素在游戏角色...
现代简约美式风格在室内家装中的运用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
g-C3N4光催化剂的制备和光催化性能研究
巴金《激流三部曲》高觉新的悲剧命运
浅析中国古代宗法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