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观以上的相关研究,国内外学者都从不同角度对居家养老问题进行了分析, 但是,这些研究也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第一,目前关于社区居家养老的研究多停留在对其现状、问题、建议的阐述上,缺乏对存在问题的实证研究,即如何通过具体方法来建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以满足社区老年人的需求。第二,学者关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内容及建议改进方面,多集中在生活起居、医疗保健和卫生服务等方面,对于精神慰藉、社会工作介入的具体方法研究较少,不可否认的是这些方面已越来越多地影响到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第三,缺乏对不同特征老年群体的对比研究。低龄、中龄和高龄老人,独居、空巢、失能和低保老人等都有着不同的养老意愿和养老需求,需要人们进行具体分析,从而制定合理的工作计划,提供符合老年人实际需要的社区服务,合理配置家庭、社区和社会养老资源。第四,从老年人视角来分析目前我国居家养老模式的文献较少,老年人自身抵抗老龄化风险的能力还没有被完全认识。而目前有关老年人社会支持系统的研究中,大部分是针对老年人群体进行的社会支持情况分析,用社会支持情况来具体分析城市社区居家养老这一养老模式的运作情况的学者还比较少。
[1]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5).
[2]陈洁君.国内外养老模式的比较与借鉴[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4).
[3]肖方仁.国外社区服务经验简介[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7).
[4]李玉玲.社区居家养老文献综述[J].江海纵横,2008,(2).
[5]郭竟成.中国居家养老模式的选择[J].宁波大学学报,2010,(1).
[6]穆光宗.中国都市社会的养老问题:以北京为个案[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3).
[7]邬沧萍.社会老年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8](英)苏珊▪特斯特.老年人社区照顾的跨国比较[M].中国社会出版社,2002
[9]矫扬.发展社区服务是实现居家养老的重要保证[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0,(3).
[10]许爱花.中国城市社区老年人养老模式之反思[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5).
[11]陈奇娟.南京市社区老年人日常生活照顾调查研究[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12]李凤琴,陈泉辛.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探索——以南京市鼓楼区政府向“心贴心老年服务中心”购买服务为例[J].西北人口,2012,(1).
[13]黄源协.社区照顾:台湾与英国经验之检视[M].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0.
[14]邬沧萍,姜向群.“健康老龄化”战略刍议[J].中国社会科学,1996,(5).
[15]王大华,张明妍.老年人配偶支持的特点及其与夫妻依恋、婚姻满意度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1,(2).
[16]钱宁.社区照顾与中国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7).
[17]鞠秋锦,邓卫华.浅析中国的居家养老[J].热点透视,2004,(12).
[18]姚远.探索中国特色的综合解决老龄问题的未来之路——“全国家庭养老与社会化养老服务研讨会”纪要[J].人口与经济,1999,(3).
[19]张友琴.老年人社会支持网的城乡比较研究——厦门市个案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1,(7).
[20]唐咏.“候鸟型”老人社会支持、心理健康与社会工作介入的研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