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强(2007)分析了中国对美国农产品贸易的现状,壁垒障碍和对策,发现中国出口 农产品面临着技术性壁垒。在全球逐步减少农产品的关税之后,利用检验检疫手段和对国 内农产品提供支持,成为农产品贸易最主要的非关税壁垒[1]。汤成超(2006)阐述中国和 美国农产品贸易现状,采用比较优势测算方法进行了测算,研究发现中国出口美国农产品 总体处于比较劣势,但也有部分农产品存在较高的优势,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农产品有比较 优势[2]。73484
孙宏艳(2014)通过对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产品结构、地区结构以及基本特征进行 分析,并通过回归分析找出了中国农产品贸易逆差的决定因素,根据决定因素分析了中国
农产品贸易逆差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关的措施[3]。许林和陈丽娟(2013)从农产品贸易 环境,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分析导致农产品逆差的原因,并且提取特别保障条款等保护策略 和农产品认证标准认证制度等策略[4]。王洪亚和杨炯从贸易政策、规模经济。人民币汇率、 农产品物流等方面分析中国农产品贸易出现的逆差原因,并提取相应的对策[5]。
肖黎(2012)通过对中国农产品贸易逆差格局、成因、影响等重点问题进行分析,其 中重点分析了农产品贸易逆差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在出口影响因素中,按影响因素程 度大小可分为农产品国内供给不足、国内需求旺盛、农业机械化程度低、农产品国外需求 疲软、人民币升值、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低、国家对农产品出口的支持力度不够[6]。张海军 (2011)通过引力模型分析制度因素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发现制度因素对我国农产 品进出口贸易都具有显著的作用,完善的法律制度与有效的货币政策会促进我国双边农产 品的进出口,贸易壁垒和黑色市场交易会阻碍我国农产品的进出口,政府引进更多的外资, 将有利于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发展[7]。
何树全和张秀霞(2011)通过生存分析研究了中国对美国农产品出口持续的时间,研 究发现中美农产品贸易关系持续时间很短,中位数生存时间为 2 年,平均生存时间为 3。9
年,生存时间众数为 1 年,同时也探讨了贸易持续时间和初始贸易量的相关性[8]。余华、 漆雁斌、严玉宝和崔鹏博(2015)运用生存分析法分析了中国对农产品贸易关系的持续时 间,研究发现,中国对美国农产品出口持续时间较短,而且中国和美国贸易关系的风险函 数有明显的“门槛效应”[9]。陈勇兵、蒋灵多和曹亮(2012)运用生存分析方法研究了中 国农产品出口持续时间及其影响要素。发现中国农产品出口持续时间较短,中位数生存时 间仅为 2 年,农产品贸易关系风险函数有着明显的负时间依存性,特征变量对农产品贸易 的持续时间有着显著的影响[10]。
吴国平,岳云霞(2012)分析了中国与墨西哥双边贸易研究,及其与贸易的结构性互 动趋势,发现中国墨西哥总体上互补性远远高于竞争性,双方竞争主要在工业原料类,化 学产品类,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等产业,而双方互补主要体现在制成品,机械设备类等方 面,目前产业间贸易是中国和墨西哥最主要的贸易形式[11]。邝艳湘和向洪金(2010)利用 市场占有率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对中国墨西哥两国农产品在美国市场上的竞争进行考 察,研究发现墨西哥农产品在美国市场上的竞争优势要大于中国农场品,并提出政策性建 议[12]。秦艳敏和刘屹(2010)通过显性比较优势、出口结构等对中、墨两国在美国市场上 的出口情况进行分析,并对两国的优势产业和出口竞争力进行比较研究[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