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关于淮河研究的著作也不是很多,对于淮河文化的界定也不同。曹天生与朱光耀撰写的《淮河文化导论》一书中指出:“通常所谓的淮河文化,实际上是淮河流域文化的简称,在淮河流域文化这个全称为中,文化是主词,淮河流域是限定词。要反映淮河的水文化、开放式文化、以及淮河劳动人民的智慧之光”。[3]程必定、吴春梅在《淮河文化纵论》一书引用了曹天生教授的观点,指出:“淮河流域文化是域内各种文化样态的总和,是以流域文化为特质的、以水利为文化核心的、以淮河干流区域文化为代表的地域文化的定义”。[4],徐东平、王勇勇主编的《淮河文化与皖北振兴》,程必定、魏捷主编的《淮河文化新探》中,也对淮河文化进行了界定。

除此之外,安徽省社科院陈立柱撰写的《淮河文化研究的现状与反思》、洪永平、陈立柱等在《淮河文化概念的进一步思议》、李荣、邬旭东《关于淮河文化研究的几点构想》等论文文献中也对淮河文化下了定义。

总体而言,关于淮河文化的研究,国内的研究应该是比较成熟,对于淮河文化的界定有比较全面的诠释,对于其他方面的研究也比较全面到位。

(二) 关于构建淮河生态经济走廊的研究

淮河地处于我国的经济腹地,流域面积涉及江苏、安徽、河南、湖北及山东五个省份,覆盖了全国36个地级市,是东部与中部的连接桥梁,南方与北方的过渡地带,构建淮河生态经济走廊战略的提出,是转变淮河发展方式,进行产业转型,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关于淮河生态经济走廊构建的具体战略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打造淮河生态经济带研究。蔡安宁在《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构想》一文中认为:“生态经济带,既区别于生态环境保护的自然保护区,也不同于经济经济发展的传统工业区,而是融合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双重效应的一个新型概念”。[5]文章提出构建淮河生态经济带,通过实施“大生态”、“大调整”、“大交通”、“大市场”、“大联动”战略,来激发起内在的发展潜能,这是从淮河自身发展的角度进行阐述。王福强在《建设淮河生态经济带 助力全流域同步小康》一文中,主要讲述了构建淮河生态经济带是整个流域摆脱贫困状态,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举措,主要从制约发展因素、发展机遇、发展优势、百姓众望所归几个方面进行叙述,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淮河生态经济带带给人们的好处,观点全面,阐述具体。姚晓东的《合力打造淮河生态经济带》一文,以淮安作为淮河重要城市为例,具体分析了如何通过经济产业带带动苏北整体的经济发展。对构建淮河经济带的研究,国内多数都是论文文献,缺乏有代表的研究著作,因此,会导致研究具有片面性、不够全面。

2、区域合作模式研究。淮河生态经济走廊的构建是淮安、蚌埠、信阳三市共同提出的发展战略,走廊走廊模式即是带状发展模式,需要整个淮河流域城市的合作,因此,关于淮河生态经济走廊区域合作发展方面的研究也比较多。胡相峰等人撰写的《构建淮河生态经济走廊区域合作》一文中以淮河生态经济走廊构建是由苏皖豫联手谋划的发展策略,并力争将此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为背景,从淮河生态经济走廊区域合作及协同发展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方面进行阐述,并列举了国外成功的区域合作发展案例,汲取其中适合淮河流域发展的策略,来推动淮河区域协同发展。新华日报记者王晓映在《构建淮河生态走廊 推动不同城市抱团发展》一文中记录了淮安市长姚晓东的观点:“目前在全国所有大江大河中,唯独淮河流域缺乏国家层面的区域发展战略支撑,亟待构建和完善区域合作机制,推动不同城市抱团发展转型”。[6]文中指出可以采取内河航道、港口群、产业带和城市群四位一体的联动开发模式。

上一篇:市场定位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下一篇:微信广告投放和营销模式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小学班级文化建设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文化创意产业文献综述参考文献

电商产业园运营模式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会议产业市场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产业集群与出口竞争力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中日机电产业内贸易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文化旅游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互联网教育”变革路径研究进展【7972字】

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张洁小说《无字》中的女性意识

麦秸秆还田和沼液灌溉对...

LiMn1-xFexPO4正极材料合成及充放电性能研究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疗...

网络语言“XX体”研究

ASP.net+sqlserver企业设备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

安康汉江网讯

新課改下小學语文洧效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