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与朝鲜半岛文字形成
作者简介:李潇睿(1989-),男,汉族,山东滨州人,天津外国语大学2014级硕士,研究专业为亚非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H0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8--01
『三国史记』中有记载:书惠康王12年北镇奏曰宝露国与黑水国和,而共与新罗通和之片本书,句丽使用之北方文字分明。百济之谦益(圣王朝人)至印度常加耶大律寺学梵文五载,洞晓梵语深攻律部后持归五部律文,于兴轮寺处译律部七十二卷。“以上史载可以侧面推测出三国时代的百济时代曾出现过文字。
但是,既然存在着古朝鲜文,为什么没有和朝鲜半岛民众的话语结合发展出文字呢?这恐怕和汉字的传入有关。目前学界主要有两种说法,一说是关于古朝鲜文的书籍全被被烧毁,但是这种说法过于牵强。第二种说法是汉字的传入,引起了朝鲜半岛士族阶层的汉学热潮,尊汉学而废朝鲜文,从而导致了朝鲜文的灭亡。
以上,朝鲜文曾作为朝鲜半岛的文字出现过,由于朝鲜半岛本身处于几个分裂国家并存。并且语言文字不通的状况和汉字传入的冲击,最终导致了朝鲜半岛民族统一的同时实现了汉字作为统一性文字使用的局面。
二。韩字的制成与制造原理
关于韩字的制造,首先提到的就是李氏朝鲜时期,公元1443年颁布的『训民正音』可以说是朝鲜半岛第一次官方性的文字创制书籍,同时意味着朝鲜半岛出现自己文字,通过这一措施,韩字逐渐发展,在汉文化的基础上与本国语言融合,发展成现在的韩字。
『东国正韵?序』中记载:旁采俗习,博考转籍,本言者广用之音,协之古韵之切字母七音清浊四声靡,不究其源委,以复乎正,乃因古人编韵定母,可拜者拜之,可分者分之,於是调以四声定为九十一韵,以御制训民正音定其音。“
韩字字母的制定是建立汉语音韵的基础上,经与朝鲜半岛民众发音的结合,在经过一系列调整和改革之后制定出来的。这也就说明,韩字本身的创制正是世宗所说的欲使人人易习,便于日用“目的上发展起来的。
并且在汉语音韵的基础上,『训民正音』中初声复用终声“的规定,也是为了标注汉字的收音问题,训民正音中曾使用的一部分而现在不使用的收音也证明韩字是在寻找适合朝鲜半岛普通百姓读记和使用汉字的目的上制造和发展的。
三。汉语音韵学与韩字形成的关系
关于标注汉字上,朝鲜半岛曾先后出现形式不同的标记方法,其原理都是相通的,都是建立在汉字语义和朝鲜半岛语言特点的基础上利用汉字进行标注和使用的。
标注汉字上句读和圈声的使用起到了主要的作用。同时在创制韩字的过程中,句读和圈声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五洲衍文长笺散稿』中记载:经书句节曰句读,中国则无方言,而寻常言语,已具文字,故於句节处,点句读读之,故无如我东之原文外,句读作方言以读之,曰悬读也,俗称悬吐,无此悬读,则文意难解,故更名曰口诀。“
由上可看出,朝鲜半岛所使用的口诀也是出于句读使用上。有记载曰:今只有吏读,即薄牒句节处,以方言悬读,衍成文字,便于史吏之告官。“句读为读汉字之用,吏读为书写标记之用,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朝鲜半岛的书面语言体系。
而对于圈声上,韩国语言学家安炳禧曾指出为标记破音字而使用圈声之说,『康熙字典』中也有词条标注圈声,分四声法,平上去入。“而根据汉字同音异义字的特点,韩字在制造时多使用假借的方法标注汉字,其中对于一字多义的问题,也多使用圈声法进行标注和区别。
在『新增类合』中也有记载:凡经史子集中,字之本义则不圈,别义则圈之,尚矣,今却於上去声,本义必圈着,只欲儿童易晓,字高低之义也。“
以上也可看出,在使用圈声法上,在制造韩字的过程中也有不同的改动,以方便普通百姓的使用。
综上所述,在韩字的创制过程中,朝鲜半岛对于文字的使用上,还是处于更好地利用汉字服务于士族阶层甚至普通百姓的目的上发展而来的,而汉语音韵学中的方法的发明和使用对其也有重要的作用,共同促使韩字的最终创制和发展。
四。结语
朝鲜半岛的语言发展过程中,经历了汉字的借入与使用。在汉字基础上创制的韩字。去汉字化独立使用韩字的过程中,汉字无论在历史上还是现在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与此同时,中华文化圈的朝鲜半岛,文字自古以来也受着汉字的影响,并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
古朝鲜文的出现到消失,现代韩字的创制与发展,无一不守着汉字的影响,同时也说明,汉字对于朝鲜半岛的历史和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也不仅说明朝鲜半岛与中国独特的历史和文化关系,也说明现在汉字仍是作为一种具有历史沉淀的文字不仅影响着中国语言也同样影响着朝鲜半岛的语言使用。
汉字与朝鲜半岛文字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