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摘  要:意境是中国古代文论独创的一个概念,古代诗歌意境理论至唐朝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盛唐王昌龄首次提出了“境”这一概念,并初步探讨了意境的美学特征和创造方法;之后诗僧皎然进一步发展了“意境说”,提出了“取境”说,强调了“诗情”和“诗境”的有机联系;晚唐司空图在前人的基础上,系统了“意境说”,讲究诗歌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是诗歌意境理论臻于成熟。4736
    关键词:意境;唐诗;诗有三境;取境;四外说

    On the Development and Connotation of Yi jing
     in Tang Dynasty Poetry
    Abstract:Yijing is one of the original conceptions in the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The theory of poetic conception has achived great development by Tang Dynasty. Wang Changling raised the conception of Jing for the first time in the most prosperous period in Tang Dynasty. He also made some preliminary research in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and creative methods of Yijing. The monk poet Jiao Ran did further research of Yijing after Wang Changling and raised a new conception of Qujing. The conception of Qujing emphasizes the coherent connection between Poetic Emotion and Poetic Conception. In the late Tang Dynasty, Si Kongtu developed the theory of poetic conception systematically. He paid more attention to images out of images and scenes out of scenes, and this made the theory of poetic conception more mature.
    Keyw  ords:Yijing; Poetry of the Tang Dynasty;Poetry Three Realms; Take Territory; Four Outside Opinion
    目        录

    摘  要1
    Abstract1
    前  言1
    一、唐代诗歌意境理论发展的先河2
    (一)王昌龄与“境”的内涵2
    (二)王昌龄与诗歌意境的创造4
    二、唐代诗歌意境理论的发展4
    (一)皎然与“境”的内涵4
    (二)皎然与诗歌意境的创造5
    (三)皎然与诗歌意境的创造方法6
    三、唐代诗歌意境理论的成熟6
    (一)司空图与“境”的内涵7
    (二)司空图与诗歌意境的创造8
    结  语8
    参考文献9
    致谢10
    论唐代诗歌意境的发展和内涵
    前言

    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所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他同文学典型一样,也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1]
    意境作为中国古代文论独创的一个概念,它的源头可上溯至《庄子•逍遥游》:“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2]较早的使用了“境”这个概念,为意境论的创造准备了条件。后来,刘勰在《文心雕龙•隐秀》中已经开始将“境”的概念用于诗歌理论,用“境”来评析嵇康、阮籍的诗“境玄思淡”。至唐朝,古代诗歌意境理论开始全面形成,逐步进入成熟时期。
    一、唐代诗歌意境理论发展的先河
    唐代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而中国古代歌意境理论也在这一时期得到了极大地发展,达到了中国古代诗歌意境理论的成熟期,不仅是对前世诗歌意境理论的优秀传承和极大发展,而且也对后来诗歌意境理论的继续发展起到了很大的铺垫。而这一理论发展的先河当追溯到盛唐时期的王昌龄。
    (一)王昌龄与“境”的内涵
    盛唐时期的王昌龄深受佛学影响,他将“境”的本义和佛学的解释结合起来,运用在他的《诗格》中,这也是“意境”这一概念作为美学范畴首次出现,其中直接使用了“境”这个概念,将境三分:“诗有三境。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艳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镜像,故得形似。二曰情境,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三曰意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3]
  1. 上一篇:论《天使与昆虫》中的蝴蝶意象
  2. 下一篇:《百年孤独》中叙事技巧的运用
  1. 孔子礼治思想研究《论语》为中心的考察

  2. 李白诗歌中的明月意象

  3. 论毛泽东诗词对《庄子》的创作接受

  4. 论佛学对苏轼文学作品的影响

  5. 论李白诗歌的飘逸之美

  6. 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美国梦的幻灭与升华

  7. 论方言形成的因素

  8. 江苏省某高中学生体质现状的调查研究

  9. 中国传统元素在游戏角色...

  10. g-C3N4光催化剂的制备和光催化性能研究

  11.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

  12. 高警觉工作人群的元情绪...

  13. NFC协议物理层的软件实现+文献综述

  14. 巴金《激流三部曲》高觉新的悲剧命运

  15. C++最短路径算法研究和程序设计

  16. 浅析中国古代宗法制度

  17. 现代简约美式风格在室内家装中的运用

  

About

优尔论文网手机版...

主页:http://www.youerw.com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