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 白诗 中牡丹意象的具体表现及其象征意蕴

1。从娇牡丹到残牡丹

世人多爱欣赏花开之美,便是如牡丹这般尊贵之花,时人也多爱它绽放的华丽色彩,早在五代诗人孙光宪就作有《生查子》:“清晓牡丹芳,红艳凝金蕊。年展锦江春,永认笙歌地。感人心,为物瑞,烂漫烟光里。戴上玉钗时,迥与凡花异。”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牡丹的鲜艳欲滴表现得淋漓尽致。唐代诗人徐凝亦有《牡丹》诗云:“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诗仙李白更是挥笔作《清平调三首》盛赞牡丹的雍容华贵。牡丹作为唐朝的国花,称颂者众多,白居易亦有诗《牡丹》:“绝代只西子,众芳惟牡丹。月中虚有桂,天上漫夸兰。夜濯金波满,朝倾玉露残。”将牡丹比作花中西子,细腻的刻画出牡丹妖娆多姿的形象,牡丹花开艳丽,成片的牡丹连缀如晚霞般灿烂辉煌,因而牡丹盛开时观看者趋之若鹜皆为一睹牡丹芳容,沉醉在其美艳之中,然而在白居易眼中,华美的牡丹不仅仅是观赏把玩的东西,他眼中的牡丹更多的是褪去艳丽色彩后的凋零之美,白居易在面对盛开的牡丹时心生怅然: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惜牡丹花二首(其一)》

雅致的庭院里红牡丹灼灼盛放本是极为赏心悦目之事,然而“惆怅”二字一出给人一种时空的错觉,仿佛眼前的牡丹已是残败凋落之际,顿时将人从花开的喜悦中抽离出来,转入惜花的感伤之中。白居易对花开定然是充满喜悦的,“唯有”、“两枝”如此精确地语言和数字足以证明他赏花的认真,对待盛放的牡丹细心观察,虔诚地默数花枝的多少,可见其惜花之情深。然而白居易却在面对花开之际联想到花红褪色凋零的命运,世人只有在花落才会怜惜花期短暂,而白居易却先一步想到牡丹的终将凋零,因而即便眼前牡丹鲜艳欲滴,可以供人持续观赏,他仍“夜惜衰红把火看”,以火照光不忍错过眼前的美景。“明朝风起应吹尽”,此句为假设之句,明朝未必有风,但如人生一般,天有不测风云,白居易惶恐牡丹会遇到暴风雨的袭击而为其担忧,倘若暴风雨来临,那么如今绽放的牡丹恐怕会被摧残凋落,“唯有两枝残”的景象实在太过凄凉,因而他格外珍惜此刻完好无缺的牡丹。白居易对牡丹的怜惜亦是他对生命,对岁月的一种珍惜和挽留。古人说得好:“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古诗十九首》)白居易作此诗时已近不惑之年,面对盛放的牡丹更是油然而生岁月流逝、青春难驻的感慨,既然不能追悔逝去的时光,那么也只有牢牢把握当下,“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娇艳的牡丹固然惹人怜惜,但是凋残后的牡丹更能引发人对岁月、对人生的深思,因而白居易以想象落笔先写牡丹萎谢后的凄凉,借以深发自己对岁月终会迟暮的感慨,以残花写惜花,寓意尤为深刻。

白居易写残牡丹还有另一种深意,那便是对好友元稹的思念之情。白居易与牡丹似有一段不解之缘,他曾与好友元稹一同在西明寺观赏牡丹,并写下了当时西明寺牡丹观赏的盛况:“庳车软舆贵公主,香衫细马豪家郎。卫公宅静闭东院,西明寺深开北廊。”(《牡丹芳》)时好友元稹亦有诗相和:“花向琉璃地上生,光风炫转紫云英。自从天女盘中见,直至今朝眼更明。”(《西明寺牡丹》)元、白二人情趣相投,互为挚友,感情极为深厚。然而当白居易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再次来到西明寺时,故友却远在东都洛阳,未能一同前往,他面对成群结队的赏花人不由忆起与元稹赏花时二人作诗相和的欢愉,因而提笔写下《西明寺牡丹花时忆元九》:论文网

上一篇:宁波方言形容词的分类及用法
下一篇:成长视角下的《拉拉的褐色披肩》

战俘处理以二战前后为讨论中心

北宋张先词传承之功综论

试论微文化背景下的文学碎片化现象

论外来新教徒对诺维奇城的发展影响

论夏目漱石《门》中宗助的悲剧

论卡耐基人际交往艺术在秘书工作中的运用

空空道人评点《红楼梦》文化创意思想述论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疗...

LiMn1-xFexPO4正极材料合成及充放电性能研究

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麦秸秆还田和沼液灌溉对...

安康汉江网讯

网络语言“XX体”研究

互联网教育”变革路径研究进展【7972字】

张洁小说《无字》中的女性意识

ASP.net+sqlserver企业设备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

新課改下小學语文洧效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