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张君劢的民族主义思想

众所周知,近代中国面临着外患远大于内忧的时代大背景,据此,民族主义思潮成为时代政治思潮之一。张君劢作为近代中国著名的政治思想家,以往对他的思想研究集中在科玄论战“以及新儒学的领域,关于他的政治思想,主要关注其民族国家观及宪政思想。

本文将以民族论文网主义作为切入点,探索其思想产生的时代原因及主要表现。从政治主张。经济主张以及文化民族主义三个方面探讨张君劢的民族主义思想理论。进而揭示民族主义思想在张君劢整体思想中的地位。通过本文以期读者对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有更多了解,启发读者关于其在现代以及未来走向何方的政治思考。

一。张君劢民族主义思想的形成

1。政治文化背景

(1)政治危机。帝国主义在经历过工业GM之后将中国作为侵略的目标。然而中国闭关锁国几百年使中国早已不是世界强国,清政府节节战败,政治独立性也受到极大的影响,民族危机严重,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张君劢为代表的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在改革派。立宪派。GM派的先后失败中明白,政治的失败归根到底是由于民族意识的淡漠,因此,解除政治危机。实现民族独立的首要任务便是培养和激发全国人民的民族感情。

(2)文化侵入。中国传统文化意识经历几千年基本未变,天下观“,普世王权“的观念深刻烙在中华文化上,这种观念本质上并不是一种政治观,而是一种天下观。宇宙观。中国人一直把自己的文化当作普天之下最高的文明样式,这种以强势的政治经济文明为支撑的文化中心主义是一种异常强势的文明,这种以文化是否先进为标准来判断远近亲疏和敌友的心态决定了古代中国人华夏夷狄观念深重,[1]近代民族观念荡然无存。随着西方势力的逐步侵入,中国的天下观被打破,面对远胜于本国的列强,中国人过去的优越感也转化为民族振兴的思考。

(3)意识形态动摇。这个转型时代“之所以被称为中国的大巨变更主要的是在其意识形态转型时代“的基础上而言的。首先以封建王朝为代表的政治秩序的急剧变动乃至崩溃,而外来思想的涌入使传统文化思想走向没落。中国社会面临着深刻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危机,在这个时候,中国人就在民族主义中找到了精神核心。当时的中国,内有政治解体。文化冲击,来自西方的民族主义。民族国家观念和民族竞争的世界格局观念,与垫底的中国本土族性――文化意识相互化合而催生的现代中国民族主义,[2]成为一股特别强大的思潮。

2。张君劢个人经历及其对民族危机的担忧

张君劢有着独特的个人经历,这种经历成为其民族主义思想的内在根源。他从小便对政治制度有浓厚兴趣,学习策论。典章制度,同时对新儒学的浓厚兴趣。在日本留学期间张君劢接触西方自由思想,结识了对他以后思想有巨大影响的梁启超。两次旅欧期间,学习西方政治。考察巴黎和会,参加爱国倒袁。在中国面临国内的麻烦和外敌入侵两难境地,张君劢积极找寻救国的道路。

以上原因,他的思想中包含宪政主义。社会主义。民族主义。国家主义等等,巴黎和会中外交失败,张君劢的民族主义思想也逐渐转变为对整个民族思想状况。思维形式加以影响的方式,从根本上改变中华民族民族主义的状况,这种方式便是文化民族主义。

二。张君劢民族主义思想的内容及其表现

张君劢毕生追求的理想目标是如何将中国建立为一个自由。民主。富强的现代民族国家。对于张君劢民族主义思想的研究,现阶段停留在单纯的民族主义理论探讨居多,然而,既然张君劢致力于追求民族独立。自由,倡导国家现代化,穷其一生精力实现民族国家,那么,笔者认为张君劢关于由内而外的构建民族国家的理论是其民族主义思想的主要特色。在张君劢建设现代民族国家的理论中,他非常强调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方面实现建立民族国家目标,同时也综合讨论了民族性(民族意识)。民族特有的精神财富的团结对于民族建国的意义。

1。民族本位意识的觉醒与民族国家的构建

建立近代民族国家是张君劢民族主义思想的宗旨所在,民族国家是立民族意识的建立以及近代国家构建。对于建立民族国家观来说,民族国家意识如何形成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建立国家民族意识是民族国家观的首要步骤。因此民族本位意识对民族国家的构建以至于对张君劢民族主义思想都起着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

要论述民族本位意识的作用,首先需阐明何为民族主义。民族建国,以及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民族本位意识是指一个历史上形成的本民族历史文化等因素的。本民族以及自觉形成的对于本群体的认知,是区别于他民族的自我认同感。在张君劢自己的著作中,他阐述了他对民族主义的理解。民族主义这个名词在中国出现以及流行已经很久,多数人把民族主义与国家和国家建设联系在一起,称民族国家或者民族建国,甚至将民族与国家混为一谈。其实国家的内容与民族的要件是不同的,可以说纯然是两回事。现在民族主义大多用来表示语言。历史。文化相同或相近,并据此使民族建立一定的认同进而形成民族统一体。然而,事实上,民族自身的条件虽然已经具备,但是并不能形成政治国家,不能建立国家组织,因为民族构建和国家构建不同。民族主义是一种政治意识形态,国家建设是通过精神上的认可建造的民族国家,而民族本位意识是贯穿于这两者的思想意识层面的东西。张君劢强化国家民族本位意识,国家的民族本位意识是民族国家的基础,是民族主义的根基。民族和国家的重要性与每个公民相关,每个个体生存和发展必须以民族和国家为依托,中华民族的存在也必须以民族和国家为必要形式。在张君劢看来,近代以来西方国家繁荣富强的主要原因是本国公民的民族主义思想深入人心。反过来看中国,从古至今一直以天下“来认识世界。因为用文化取代血统当做国家建立的根基,所以不论是历史上还是现在只要异族认可并采取汉民族文化,就能够把异族的血统放在一边,因此历史上才有异族统治汉族的时代。这种漠视民族观强化文化征服是中国滞后的根源之一。因此,国内的麻烦和外敌入侵的背景下,中国必须实现民族独立。而这种民族独立必须以民族主义思想作为贯穿主线,以民族本位意识的建构为基础。只有建立民族本位意识才能从根本上扭转中国的天下观“文化。

论及当下中国民族国家构建的问题,应该首先侧重于建国,建国的基础和内容是首要问题。以民族为基础的建国既强调民族也强调国家,只一味的重视民族团结和民族自觉而忽视国家对民族建国有害而无利。张君劢认为,尽管民族与国家基本概念不同,但是自古以来民族与国家就是互为因果的,民族是建国的基础,有了团结的民族,政治机构易于成立。政治也能促进民族的发展。对于中国的具体情况来说,中华民族早已具备了完备的民族构建条件,风俗。文化。语言等,之所以民族软弱。经济落后。外交失败就不是出在民族问题上,而是民族国家尚未构建,国家组织不健全,换句话说,是因为没有完善的政治组织。当时中国所有的构成民族国家基础的语言。风俗。文字等根深蒂固的因素不可能消除,在国内社会和国际间各个民族中争端不可避免的情况下,在各个民族相互对峙的情况下,只有民族国家才是保护国内安全。阻挡外敌。维护国际和平的唯一组织形式。因此,民族国家的建构是民族发展的必要条件,是民族主义的集中表现。

2。民主政治是民族国家的主要特征

既然建立民族国家是解决当时中国国际国内矛盾的唯一途径,那么,在封建制瓦解,近代制度还未成长的中国,如何构建民族国家?张君劢的设计的政治制度,主要包括:(1)统一的政府,集中全国的力量组织一个权威政府。(2)提出国民代表会议必须由选举产生。规定了政治透明制度,党纲和行政活动向公众公开,各党派均有参与国会选举的权利。(3)政权机构中央行政院由权力机关――国民代表会议所选举的行政员组成,组成全国统一的政府。(4)国民代表会议主要有预算权。立法权,但不实行西方内阁更迭制。预算权掌握在国民代表会议手中,政府负责执行,不对其负责。(5)国民代表会议决定行政纲领执行的具体方式,指导政府执行。(6)除贪污等明显违法行为,行政院各部部长不得轻易离职。以保证行政连续性。(7)国民代表会议对行政院和行政纲领有监督权,不合格则有权经国民代表会议议诀后撤销行政纲领等规定。张君劢的宪政制度最显著的特点是强调政府行政权力的集中。稳定和高效,并为此大大压缩了立法机关对行政机关的制约功能;但同时要保证司法权力的独立,以此作为行政权力的平衡制约力量,确保人民权利不被践踏。

综合以上论述,张君劢所设计的统一的政府,融合了对国家危急时刻建立强有力的行政中心。集中国家力量的考虑和对国民党一党专政。权力垄断。践踏民主权利的指责,同时也包含着对民主政治的期望。张君劢的宪政民主思想和制度设计体现了一种折中和调和的态度,贯穿其中的是自由和权力的平衡,一方面他反对党的左“的极权主义,另一方面对国民党右“的极权专政也不敢苟同。他采取了中间道路,权力与自由的恰当权衡设计宪政民主制度。他的思想一方面有贯穿其中的保护人权的内涵,另一方面具有高于消极保护自由的。构建权力。构建民族国家的积极思想。所以称其关于宪政。民主的思想为宪政民主“,即其民族建国的民族主义观。

3。经济建设乃民族建国之要务

经济建设是民族国家建设的必然之举,是建立民族国家。实现民主政治的必经之路。纵观近代资本主义放任经济急速发展的历史和社会主义国家主义经济朝气蓬勃的现状,张君劢的选择如政治文化方面的取舍一致,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扎根中国本土要以本国实际为主,得出应该站在民族主义的立场上,国家公私两种经济建设同时并举。

明确私有财产;公有财产存在有其必要性;私有财产和公有财产都需要在国家统一计划之下,公私区别只是实现方式不同罢了;通过制定国家计划,努力达到私有财产平均,避免贫富悬殊,维护社会安定。私有经济不必公有化,以实现其利润最大化,而国家宏观经济规划需要国家统一做出,以弥补私人经济的不足。但是经济建设应有侧重点,这个侧重点是社会主义经济,通过国家宏观调控的基本方式来实现。民族经济建立是为了在贫弱的中国实现国内供给和社会公道,而归根结底是为了民族建国,服务于民族建国这个时代重任。

三。张君劢民族主义思想的特点:文化民族主义

在张君劢的民族建国思想里,民族文化是其重要构成要件,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文化中心背后的文化根源是传统社会的知识理性,以这种理性为核心的强大的文化支撑体系,这种儒家文化异常强大,在政治。经济。思想领域都处于统领地位,这种理性主义征服了一切相关文化,也正是这种巨大的文化力量促使中国人以文化理性为判断标准,一直都没有形成近代民族观念,代之以华夏夷狄观念。

然而近代中国出现转型巨变,国民意识被迫中断,出现混乱。中国急需建立民族独立的精神支柱――民族思想。张君劢明确界定了民族的国家成立的要件:(1)言语:语言的统一与民族情感有绝大关系,只有通过语言互相了解,才能建立休戚相关的民族精神;(2)风俗:欧洲各国都以能保持本国风俗习惯为荣,绝不愿意模仿旁人来破坏本国风俗;(3)历史:有共同的历史经历,同甘共苦。利害相同,这也是民族国家构建的要素。所以中国有土地。语言。历史等,可谓民族性早已养成,现在只需要一番选择和取舍的工作,建立民族自信心,从而形成一种新时代的文化,中国人只要努力提高民族意识,文化民族主义便一定能成功产生。他强调一种隐约限定“的历史主人翁意识――意在鼓舞民族情感和自信心的同时,又能与偏狭的种族论或血缘论保持距离。对于民族文化的产生方式,他首先强调思想之独立“,第二坚持文化多元论。思想独立。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坚实根基,在中国固有传统思想的基础上融合生成一种以自我发展为基础的多样灵活的结构。中国儒家的主要观念,如理性自主。心的作用。心的思想。道德学说。智识的发展等等基本观念与近代先进观念并不冲突,完全可以从中升华出新的民族精神,中国人如今所接收的外来新思想,势必能兼收并蓄,与中国既有的文化结合升华出新的文化形态。另一方面,张君劢又高度强调民族文化的时代性与现代性,强调中国的旧文化在总体上已近于衰亡,唯有以创新存本“。死后复活“的方略来化解传统与现代。古今中西的纠结。在民族文化的构建中不能盲目照搬,也要做到实事求是。为我所用。对传统儒家文化的新发展也好,对西学的利用也好,要秉持适合中国国情的原则。

张君劢的民族文化观的根本在于坚持中国传统儒家的文化继承和发展,以西方理性主义为指导,实现旧文化的新形式,实质仍是对中国传统民族性的坚持。其民族文化思想体现了反对欧洲中心主义,坚持文化多样化的立场。

四。结论

文化民族主义是张君劢的思想中最鲜明的特点,民族国家的建立是其思想的现实体现,民族国家建构与文化民族主义有内在的统一性,民族意识的建立是构建民族国家的基础,而这个前提便是统一文化认同,建构以儒家为基准以西方文化为辅助的儒学民族主义,只有建立同一的以文化民族主义为核心的民族观,民族国家的建立才有基础。文化民族主义的最终关怀是政治民族国家的统一,此可以说张君劢民族主义的终极目标是近代民族国家的建立,其文化民族主义的特点带有很强的政治工具性。他的民族主义思想围绕着民族建国这一政治期待而展开。

在研究张君劢的民族主义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他的民族主义思想的工具性特征,民族主义思想不是中国本土的产物,虽说当时知识分子理解并接受也意识到了其重要性,但这都是在中国民族危机的情况下做出的应急之举,民族主义并没有在中国落地生根,只是被当作工具来组织和动员人民,完成建立近代国家的目标,任务完成民族主义便退出中国政治以及思想舞台,中国并没有实现民族主义所追求的认同,因此对民族主义的研究和发展还需要加大力度。

[注释]

[1]张灏先生将1895年之后的三十年时间称为中国近代史上的转型时代“参见同名论文,原刊二十一世纪总第52期,1。

[2]中国本土族性―文化意识是指住在中国本土的居民长期以来具有的一种同文同种“的意识,一种根源联系或纽带感。

浅论张君劢的民族主义思想

上一篇:浅论中國穆斯林人口【4977字】
下一篇:浅谈中國”一词【4733字】

陈真形象的演变与民族主义的书写【6538字】

逆向種族主义和中國文化...

近代民族主义形成与发展...

近代思想史上的民族主义【3427字】

近代中國教育民族主义的畸变【6528字】

辛亥革命时期的排满思潮【13307字】

转变思维方式 推进民族复兴【3240字】

音乐教育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

电子商务专业 三化”人才...

小型轮胎拆卸机的设计

美术教育中创新意识培养...

如何1000元创业 适合没经验...

Solidworks的EPS助力转向系统的结构设计+CAD图纸

美國中小學教育中的服务性學习【1747字】

运用GC-MS-MS方法测定昆虫体内保幼激素水平

论民族主义及其中國當代形态【6488字】

德语论文梅赛德斯汽车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