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一些国家的调查发现,母爱丧失包括受父母虐待的儿童会表现出胆小,呆板、迟钝、不与人交往、攻击、破坏等人格特点,这些人格特点会影响他们一生的顺利发展,出现情绪障碍、社会适应不良等问题。[2](P244)人格发展的确受到童年经验的影响,幸福的童年有助于儿童向健康人格发展,不幸的童年也会引发儿童不良人格的形成。但两者并不存在一一对应关系,[2](P245)具体的童年影响是因人而异的。少时缺乏关爱很可能会导致孩子丧失与人的亲密能力和控制情绪能力。对于负面情绪的内容,可能源于童年的任何一个发展阶段到目前为止所拥有的感知和记忆。不得不承认,儿时的生长环境对一个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知秋年少时的苦难不经意间就潜移默化地“塑造”着知秋这一人物形象,也为下面她的颠簸一生埋下了伏笔。论文网
2、人物真实的人性
小说《澜本嫁衣》里有很多种真实。真实的真美善、真实的假恶丑,正是这些真实的存在,才全面地展示了这个世界。七堇年在写《澜本嫁衣》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不被世人理解的准备了。她觉得大家对这本书的记述可能觉得龌蹉难当,与他们希望看到的完全是另一个相悖的世界。换句话说,他们根本就是不愿意去直视。但是七堇年深信世界本就是充满艰辛和苦楚的,关于任何缺德、关于暴虐、关于遗憾,悲剧总是有原因的,七堇年的《澜本嫁衣》的悲剧性颠簸是从一开始就萦绕着作品的,几乎是与生俱来的。《澜本嫁衣》是采用倒序的写作手法。“我”叶一生漂泊在乡伊斯坦布尔平静枯燥的上班时,知秋打电话给我叫我回去参加那可怜的老母亲的葬礼。记得叶贞也就是叶一生的养母,她的母亲死前一身痨病,剧烈的咳嗽声让人听了觉得空洞骇人。她花了最后一点积蓄,准备了一点嫁妆,交到媒婆手上,希望给叶贞找一个婆家。觉得自己没能给女儿做一套嫁妆,她到死也没有看到自己的女儿结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