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柩,停柩也叫厝棺,本来指人死后,丧家将灵柩封盖起来,涂上泥土或者封上石砖,以求灵柩能够长久的保存。明清以后,停柩又指死者入棺后,因为某些客观或者主观上的原因,无法对其及时安葬,因此将灵柩停放待葬。厝棺的地点大多在家中灵堂,等到合适的日子再将其安葬。由于场所限制或其他原因,也有将灵柩停放在寺庙中或其他空地上的。停柩的习俗由来已久,元朝王实甫就在《西厢记》中提到停柩:“崔夫人领着家眷扶柩回博陵,因路阻暂寓本寺西厢之下。”[8](P6)
《儒林外史》中写到厝棺。在第十五回中写到马二先生叫脚子将憨仙的灵柩抬到清波门外厝着。第十七回匡超人因家中房屋过窄,将其父的棺材停放过了头七;牛布衣死后,老和尚苦恼无处寻一块空地,只得收拾出一间堆柴的屋子作为停柩之所。可见造成停柩现象的原因便是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墓地,或者因一些客观原因暂时无法将死者下葬。明清时期对于风水非常的看重,因此在人死后,家人期望找到一个吉利的坟址,来给自己带来宏图好运。甚至因为风水不好得缘故而停棺数十年。很显然,这是很不理智的做法,是对死者极大的不尊重,吴敬梓也对这种行为给予了极大的嘲讽。
4。做道场
做道场就是请僧人为死者作法事。法事的形式多样,包括念经书、烧纸钱、超度亡灵等,做道场主要是追念亡灵,表达了死者亲友对其的追忆,同时期望死者能够免受地狱之苦。可见这里的做道场一是为了追荐逝者,二是为了超度逝者。做道场有着一定的迷信色彩,但不失为传统文化中尊敬死者的表现。
做道场在《儒林外史》中多次出现。第四回写到范进为去世的老母亲做道场:
“范举人念旧,拿了几两银子,交给胡屠户,托他仍旧到集市上请平日相与的和尚作揽头,请大寺八众僧人来念经,拜‘梁皇忏’,放焰口,追荐老太天升天……僧官先去范府谢了,次日方带领僧众来铺结坛场,挂佛像,两边十殿阎君。吃了开经面,打动铙、钹、叮当,念了一卷经,摆上早斋来……众和尚吃完了斋,洗了脸和手,吹灯拜忏,行香放灯,施食散花,跑五方,整整闹了三昼夜,方才散了。”
这里的“梁皇忏”是一种流传久远、经常举行的忏法,来源于梁武帝。第二十回也提到了在牛布衣死后,老和尚请了寺中僧人来替为他做“梁皇忏”。放焰口是一种施食饿鬼的佛事,有为死者祈福的美好愿望,追荐是指为死者追修善事,也是为死者祈福之意。跑五方也是旧时的一种迷信,通常是由几个人打扮成小鬼的模样四处奔跑,来驱鬼除邪,整个过程吹吹打打,十分热闹。到了如今社会,为死者做道场变得很少见了。
5。闹丧文献综述
遇丧用乐,名曰闹丧。闹丧的本意是通过热闹的礼乐欢送死者,使死者在另一个世界也能得到幸福和快乐,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不论是闹丧的形式还是内涵已渐渐变得畸形,成为互相攀比的一种形式而变得日趋奢靡。人们渐渐认为,丧礼办的越盛大,越是表达了孝心,就越有面子,这种风气的盛行不仅加重了生者的负担,更成为一种扰民之举。
《儒林外史》中多次写到闹丧。第四回写到范进母亲的丧事整整闹了三昼夜。可见范进中举后社会地位提高,母亲的丧事也是如此隆重,与之前的贫寒不可同日而语。第七回荀员外因母亲去世,闹丧一周;申祥甫的丧事也“整整闹了两个月”才结束。在名利的驱使下,丧事已不仅仅是为死者安葬的仪式,更演变成炫耀身家富贵的一种途径。而在这种风气下,普通百姓也难以幸免这种奢侈的丧礼。就连书中作者推崇的正面人物萧云仙,在办理父亲的丧事时,也免不了奢侈之风,整个丧事令萧云仙赔完了家产,最后还差三百多两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