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葬花吟》是诗人黛玉感花伤己随意所作的诗歌,巧为宝玉所听。脂砚斋这样评宝玉听后的反应:“不言炼句炼字,辞藻工拙,只想景想情事想理,反复推求悲感,乃玉兄一生之天性。真颦儿之知己,玉兄外实无一人。想昨阻批《葬花吟》之客,嫡是宝玉之化身无移。余几作点金为铁之人。幸甚幸甚。” 如脂砚斋所说,宝黛二人作诗读诗不拘泥于词章格式,更注重抒发性灵感受,故而宝玉对黛玉诗歌中饱含情感的追问有最直观的感触。如若只是感同身受,那也不足称知己,黛玉的追问敲击着这位怡红公子的心灵,如一药引催使宝玉在温柔富贵乡中更加清醒地感知生命,勘探红尘。更重要的是,宝玉能缓解黛玉对自己孤苦无依而无限感伤的情绪,在现实生活的点滴中让黛玉倍感温暖和关怀。可见,贾宝玉之对于黛玉是一名能知、能悟、能解的合格知己,以上大都是贾宝玉单方面的陈情表白,而黛玉总是嫌疑避讳而沉默或者有话难言,并没有给予同等的回应。在第三十四回中,宝玉遭贾政毒打后卧床不起,二人以旧帕递真情,则是黛玉方面含蓄而热切的表白。
    “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抛却为谁?”(第三十四回)以上两句诗出自林黛玉的《题帕三绝》,如果说《葬花吟》中的“谁怜”、“知有谁”、“知是谁”等中的“谁”是一个宽泛的代称,那么这句诗歌中的“谁”大概就是指宝玉了。《葬花吟》中的愁绪无法释怀,虽也是暗自洒泪,却是斑驳的血泪,而《题帕三绝》中的泪却真真是眼泪,之前的血泪黛玉为自己而哭,而现在的“香痕”却在为宝玉而流,悲伤却无绝望。“窗前亦有千竿竹,不识香痕渍也无?”表现了宝黛二人间特殊的关系,他们互相同情,相互真切地关爱。然而这样的情感是不被当时的环境容许的,所以宝钗光明正大地带着药而黛玉则偷偷带着泪水去看宝玉,且宝玉要遣走袭人偷偷地让晴雯送帕子。通过三人之间的行为举止,亲疏已分。宝钗送来丸药,治疗皮外之伤,而黛玉送来的《题帕三绝》却是治疗内在的心灵。黛玉在诗中写到自己闲日里也总是泪水难禁,帕上题字后赠与宝玉更是委婉而热切地表白泪是为他而流。二人惺惺相惜,黛玉是在用真情泪规劝宝玉“你从此可都改了罢!”(第三十四回)另外,宝玉一看到《桃花行》便知是林妹妹所作的哀音,更为黛玉辩白所作哀音之缘由,可见宝黛互为知己。
    然而,如王昆仑评论二人关系时所说:“黛玉自幼惯于孤独,她除宝玉外,不觉得需要别人之存在。宝玉却不太孤独,永远有许多女孩子围绕着他。” 特别是“金玉良缘”以及黛玉对现实和自己身体健康状况的清醒看待,孤苦无依下不能自主的未来,让黛玉时时刻刻忍受日后失去知己宝玉的煎熬以及对自我生命的担忧。林黛玉在之后的诗社中,就各种主题写的诗歌仍然不断地传达着对于知己求而不得的担忧。如:第三十七回:《咏白海棠》中黛玉写道:“娇羞默默向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第三十八回的菊花诗中,潇湘妃子写道:“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咏菊》”;“孤标傲世皆谁隐?一样开花为底迟。”——《问菊》;“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梦菊》;“多肉更怜卿八足,助情谁劝我千觞。”——《螃蟹咏》
    对知己的追寻是黛玉心中极其深刻的心路历程,也是她追求的人生价值之一,故而在创作中不断出现,虽然在诗社所作的诗歌大多是应景之作,不如黛玉独处时所作的来得真情流露,却通过反复的吟咏,更加凸显出林黛玉心中对知己的极致追寻。
  1. 上一篇:论苏童小说中语言的色彩表现及其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作用
  2. 下一篇:人性的扭曲论方方笔下的人物形象
  1. 孔子礼治思想研究《论语》为中心的考察

  2. 李白诗歌中的明月意象

  3. 论毛泽东诗词对《庄子》的创作接受

  4. 论佛学对苏轼文学作品的影响

  5. 论李白诗歌的飘逸之美

  6. 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美国梦的幻灭与升华

  7. 论方言形成的因素

  8. 高警觉工作人群的元情绪...

  9. g-C3N4光催化剂的制备和光催化性能研究

  10. 江苏省某高中学生体质现状的调查研究

  11. NFC协议物理层的软件实现+文献综述

  12. 浅析中国古代宗法制度

  13. 现代简约美式风格在室内家装中的运用

  14.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

  15. 中国传统元素在游戏角色...

  16. C++最短路径算法研究和程序设计

  17. 巴金《激流三部曲》高觉新的悲剧命运

  

About

优尔论文网手机版...

主页:http://www.youerw.com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