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个子有高有矮,我们无法说出划分两者的尺度界限是多少。同样,什么样的才算“胖”,什么样又算是“瘦”;怎样算是“多”,怎样又算是“少”;糖分含量多少的是微甜,多少又是很甜等等。这些词义之间都无确切的界限,它们之间是非此非彼,亦此亦彼的状态。
2.叠音词、联绵词的模糊性
正如前面所说,叠音词和联绵词大都表示事物或人的性质和状态,它们同样也具有模糊性的特点。正像“潺潺、皑皑、瑟瑟”等叠音词,“忐忑、尴尬、从容、逍遥”等联绵词。皑皑:“形容霜、雪洁白。”[7]从容:“(第一个义项)不慌不慢,沉着,镇静。”[7]逍遥:“没有什么约束,自由自在。”[7]从这些解释可以看出,这一二次的概念描述本身就含混不清,只能给人一种朦胧的认识,也即是它们表义不明确。有些语言学家也把叠音词和联绵词的这种特性叫做多义性.这些都说明它们的词义是非常模糊的。
(三)数词的模糊性
数词是表示数目或次序,分为基数词和序数词。运用数词时,一般都力求其准确,以完成交际的目的。如商品的价格、个人的手机号、工资数目、银行卡等。但在实际运用中也有一些数词的表义是模糊的,它们表示的不是准确的数字,而是概数。比如在数词后加上“来、多、把、左右、上下”等,即“五十来斤重,一千多头、万把块砖、一千左右”等。[3]有的将相邻两个基数词连在一起,例如“一两个、三四条、三五斤、五优尔百头”等,这些也都是表示大概的数目,传达一种模糊概念。
精确的数字语言进入日常生活用语之后,不少就具有了模糊色彩,通常又带有夸张的成分。例如“三寸不烂之舌”中的‘三寸’就是从精确词变成了模糊词,因为舌头不能准确到恰好是三寸长.这样的词语还有“百思不得其解,千刀万剐,千奇百怪,万象更新”等。
汉语的一些数词进入文学作品中,也常常表示模糊含义。这样的模糊语义可以激起读者无尽的想象力,创设诗词的意境。“两句三年得,一吟泪双流。”(贾岛《题诗后》)“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清玉案》)“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苏轼《水龙吟》)“一吟”、“一川烟草”、“三分、二分、一分”其中的数词都不表示确定的数字。
- 上一篇:对比分析张爱玲艾略特的荒原意识回首的苍凉与挣扎的重生
- 下一篇:陶渊明赠答诗研究+文献综述
-
-
-
-
-
-
-
现代简约美式风格在室内家装中的运用
C++最短路径算法研究和程序设计
巴金《激流三部曲》高觉新的悲剧命运
中国传统元素在游戏角色...
NFC协议物理层的软件实现+文献综述
高警觉工作人群的元情绪...
浅析中国古代宗法制度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
g-C3N4光催化剂的制备和光催化性能研究
江苏省某高中学生体质现状的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