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网络流行语的定义
网络流行语属于狭义的网络语言。陈建伟(2008)将网络流行语定义为互联网流行的表达形式,通过各种不同的形式(文字、数字、字母和符号),出现在论坛,博客,网络媒体及社交媒体上,是网络语言中最为活跃的部分。王蜜(2014)从热点新闻的角度,将网络流行语定义为:能够吸引人们的焦点并引发热烈讨论,对社会现实有所影响,通过互联网流行起来的语言符号。网络流行语源自社会语言体系,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阶段之后,网络流行语或消亡,或融入整个语言体系,不会单独成为一套迥异的语言系统。
高阳(2008)从语言变异的角度,将网络流行语定义成既是一个文化现象, 又是一个语言现象, 而且经常处于一种临时的状态,网络流行语是指发生于网络背景, 在虚拟平台中风行, 表现形式生动,含义表达特殊的词语。
根据对以上学者的归纳,我们把网络流行语的定义总结为:网络语言中最具有传播意义和传播广度的一种代表性词汇,凡是能反映社会变迁及社会变化,在网络上传播开来的语言,都可以称之为网络流行语。
2.2网络流行语的社会特征
著名学者陈望道曾经指出,话和文字是人类社会的产物,它的创造是随着社会的需要来创造,它的变革也可以随着社会的需要来变革。网络流行语是对社会需要和社会变革反映最敏感的载体,如十大流行词中“萌萌哒”,反映了由于社会变革,亚文化对语言的冲击和发展,既体现了多元文化中社会的宽容度,也表现出语言在跨文化接触中经历的社会历程。研究网络流行语,我们不能不关注网络流行语形成的重要特点,即语言的社群化。
我国30岁以下青年网民占大多数,青年群体容易接受新的思潮,对社会流行的文化较易产生好奇观感。同时,由于青年初入社会,并没有办法获得较高的地位,在群居中抱团取暖。如之前流行的“北漂”一词,即是年轻一代对于自身境遇,或调侃,或自嘲,最终达成共识而形成的词汇,并将之概括为:在北京居无定所如浮萍般飘摇的人群。在“北漂”这个网络流行语的使用中,很明显,使用人群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共同意识,属于同一个阶级的社会集团。
网络流行语体现了“去标准化”的特点。这一套独创的语言变体,在使用中,代表着社群的认可,在传播中,反映了社群的需要,最后在不同的社群组织蔓延开来,成为民族乃至社会在标准语架构之上的另一套语言通行证。
- 上一篇:李益诗用韵考
- 下一篇:母语非汉语者习得气词“吗”的调查与分析
-
-
-
-
-
-
-
浅析中国古代宗法制度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
江苏省某高中学生体质现状的调查研究
高警觉工作人群的元情绪...
中国传统元素在游戏角色...
现代简约美式风格在室内家装中的运用
g-C3N4光催化剂的制备和光催化性能研究
C++最短路径算法研究和程序设计
NFC协议物理层的软件实现+文献综述
巴金《激流三部曲》高觉新的悲剧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