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在吸收了老庄思想之后的“禅”,其实就是变成了解决人生的一种智慧。“佛”是禅宗的一种形式,它的根本目的是要普渡众生。当然,普渡众生的前提是众生皆有佛性。这佛性就在于悟与不悟。如果一个人觉悟非常高的话,那么顽石也会点头。如果一个人执迷不悟、顽固不化、认死理,那他也就不能够成佛。当然,是否能成佛的关键就在于悟与不悟。“悟”能使人豁然开朗、茅塞顿开,“不悟”就会让人变得呆板。
    (一)禅宗思想的美学认识论
    自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与中国本土化的宗教相结合,逐渐发展壮大,成为中国影响最大的宗教。它以其完整、缜密的思想信仰体系,影响了一大批信徒。并且在众多的僧侣、文人的逐步改造下,进一步中国化。禅作为佛教的一种基本修行方式。其梵文的音译是禅那。《坛经》上载:“见本性不乱为禅”[2]。禅即是静心思考、止住杂乱思想。这里的禅主要是僧侣们进行修炼基本功的方式,并在此基础上的顿悟。这里的顿悟其实是建立在“本心”之上的。而这里的“本性”就是指人的“内心”,所以禅宗又叫“心宗”。从“释迦拈花微笑”的故事中,我们就能看到,释迦摩尼面对大迦叶开悟,最后所说的话是:“正眼法藏,涅槃妙心”,之后其门人补充上了“不立文字,见性成佛”。后来,这些观点便成为禅宗安身立命之根本。然而,这短短的几句话都是指心而言,在禅宗这里只要人顿悟,就能成佛。
    禅宗在其思文方法上,吸收了老庄的“以无为求无为”的思文方式,不立文字,直指人心。但它又有所创新,即蕴含着“以有为求无为”的辩证法思想。其根本理论是建立在道家自然主义的立场上,也即是所说的“性本清净”。性本清净是超越内心的顿悟,从而使内心达到那种独善其身、清净淡雅、淡泊名利的内在世界,而非是对大千世界的外在追求。换句话说,就是要反求诸己。见性成佛的理论也就建立起来了。《坛经》为这一观点建立了依据,例如:“佛是自性作,莫向身外求”[2],这里的“佛”是指内在的佛,也即是内心的一种直觉的认识,正是这种直觉认识成了连接心与佛之间的桥梁。这里一种直觉的、主观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对感性材料的加工创造,从而使内心的世界更加的丰富。内心世界丰富了,这样就更有利于找到“自心觉悟”的人生解脱方式,更有利于成佛。所以,对这种直觉的认识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关键。在一定程度上,它对审美认识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禅宗思文是一种‘直指人心’顿悟成佛的直觉思文。”[3]禅宗这种思文方式是建立在“本心”之上,并在此基础上去寻找解脱人生苦难的方法。也就是这种方法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观念和审美情趣,尽而推动着禅宗美学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可以说,这种方法渗透在各个领域,影响相当深远。
    例如:在早期,人们的生活情趣、审美理想和士大夫们的处世哲学是与禅宗息息相关的,这时的禅宗思想,还主要建立在早期佛教和庄玄哲学的基础之上。禅宗对士大夫的影响还是一直消极避世,与世无争、远离社会的出世的人生哲学。这与庄子的“以无为求无为”的思想密不可分。但这些思想与士大夫追求清净高雅、独善其身、与世无争的生活情趣寻求人生的自我解脱息息相关,这种处世哲学禅宗思想的发展是相一致的。
    佛教对早期人们的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观念和审美情趣,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此时人们开始寻求适宜的人生处世哲学,“独善其身”成为其基本思想,尤其是士大夫们变现最为明显。士大夫们追求淡泊明志的生活情趣,逐步形成了内向、封闭、忍让、和谐的性格特征。这时的审美情趣趋于淡泊明静,追求的是自然适宜、独善其身、清净高雅、平淡悠远的艺术境界。
  1. 上一篇:莫言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2. 下一篇:《金瓶梅》中庞春梅的性格实质
  1. 孔子礼治思想研究《论语》为中心的考察

  2. 荀子民本思想的研究

  3. nRF2401基于USB的通用无线传输接口设计+程序

  4. 李白诗歌中的明月意象

  5. 爱丽丝门罗小说《逃离》中的女性意识

  6. 汉语国际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7. 论毛泽东诗词对《庄子》的创作接受

  8.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

  9. 现代简约美式风格在室内家装中的运用

  10. 高警觉工作人群的元情绪...

  11. 浅析中国古代宗法制度

  12. NFC协议物理层的软件实现+文献综述

  13. C++最短路径算法研究和程序设计

  14. 巴金《激流三部曲》高觉新的悲剧命运

  15. g-C3N4光催化剂的制备和光催化性能研究

  16. 江苏省某高中学生体质现状的调查研究

  17. 中国传统元素在游戏角色...

  

About

优尔论文网手机版...

主页:http://www.youerw.com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