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第一章 文学作品中的扬州
    1.1历代文学作品中的扬州
    公元前二世纪,汉代大文学家枚乘与朋友游历于广陵,当时的广陵,物产丰饶,“即山铸钱,煮海为盐”,水路交通便捷,十分繁华,号称“东南都会”。春秋时期吴王夫差所开凿的“古邗沟”利用天然水道和湖泊,绵延三百八十余里,构成了一幅江湖相连、舟楫穿梭的壮美景色。这其中有一处临近都邑、江岸曲折的曲江,每年农历八月间,这里江潮澎湃,蔚为壮观,可以观涛。身为文学侍臣的枚乘亲眼目睹了广陵涛的宏伟气势,于是写下了一篇令扬州人颇为自豪的不朽辞章,使得扬州首次进入了文学视野。
    及至南朝,文学家鲍照流传千古的《芜城赋》是成功塑造扬州印象的第一部作品,也为当时的广陵城赢得了另一个代称——芜城。他在《芜城赋》中这样描述广陵:“当昔全盛之时,车挂幢,人架肩,廖阴扑地,歌吹沸天。” 。
    隋炀帝在位期间下令开辟大运河,极大地促进了扬州的发展,唐代时扬州已经成为重要的商业港口城市,对外交流十分频繁,夜晚的扬州更是热闹非凡:歌吹拂天,笙歌传遍全城。《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有“扬州胜地也,每重城向夕,常有绛纱灯万数,辉耀罗列空中 ”的描述,《旧唐书》提到唐代的扬州时写道:“江淮之间,广陵大镇,富甲天下 ”,足以见唐代扬州之繁华富庶。经济的发展自然带动文化的繁荣。唐人杜佑在其《通典》中提到扬州文化的特性:“扬州人性轻扬,而尚鬼好祀。永嘉之后,室帝东迁,衣冠避难,多所萃庄,艺文铭术,斯之为盛。今虽阎阎贱品,处力役之际,吟咏不辍 ”。 可以看出在扬州生活的人们也是懂得寻找和享受生活的乐趣的。 唐诗多有作品记录了扬州的人们乐此不疲的游玩场面。直到宋代,由于国家的衰落,虽然意象还是在唐诗中的那些意象,但在描绘扬州时已经没有那种豁达乐观的情绪,反而是一种深沉的忧伤。唐诗中扬州的繁华秀丽到宋词中多成为了一种追忆和遥想。在元明清时代的描写扬州的文学作品中,更是多为抚今追昔之作,描写着扬州自然景色的同时,感慨着经历多次战火后扬州的破败萧条,表达心中感时伤世的心绪。曾经那繁华热闹的扬州,就这样风光不再。
    1.2唐诗宋词中的扬州自然意象
    正是从唐代开始,涌现了大量描写扬州城市风光及自然景色的诗词作品。
     何为意象?王充在《论衡•乱龙篇》中首次把“意”与“象”相结合,组成“意象”,意思是有某种意义的形象,与文学艺术中意象的意义己相当接近。他不仅首次提出“意象”一词,而且给了它一个新的含义,使主体与客体融合在一起。
    《文心雕龙》在《神思篇》中谈到艺术构思时说要“寻声律而定墨”、“窥意象而运斤”。艺术构思要经过审美主体的酝酿、想象和组合,将审美感受转化为审美意象的过程正是“意象”形成的过程。在这一创造性运动中,“意象”成为思想与物质交融的体现,开创了审美意象说,完成了作为艺术审美“意象”的理论建构。简单来说,在诗歌中,通过一定的组合关系,表达某种特定意念而让读者得之言外的语言形象就叫‘意象’。
    扬州在唐宋历史上占有着特殊的地位,虽然不是首都,但是由于交通地位的重要和商业的繁华,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城市。宋代洪迈《容斋随笔》:“唐世盐铁转运使在扬州,尽斡利权,判官多至数十人,商贾如织,故谚称:“扬一益二”,谓天下之盛,扬为一而蜀次之也。杜牧之有“春风十里珠帘”之句……徐凝诗云:“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其盛可知矣。 ”
  1. 上一篇:从世俗人伦看俄狄浦斯悲剧
  2. 下一篇:《鲁滨孙漂流记》主仆形象分析
  1. 方言与普通话在文学创作中区别与联系

  2. 堂吉诃德与阿Q人物形象比较

  3. 晚明僧俗互动与影响紫柏真可和汤显祖为例

  4. 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美国梦的幻灭与升华

  5. 中学生语文学习方法的调查与研究

  6. 汉语国际推广与国际旅游的关系分析

  7. 周口典故的文化价值与实现

  8. 巴金《激流三部曲》高觉新的悲剧命运

  9.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

  10. 现代简约美式风格在室内家装中的运用

  11. NFC协议物理层的软件实现+文献综述

  12. g-C3N4光催化剂的制备和光催化性能研究

  13. 浅析中国古代宗法制度

  14. 中国传统元素在游戏角色...

  15. 高警觉工作人群的元情绪...

  16. C++最短路径算法研究和程序设计

  17. 江苏省某高中学生体质现状的调查研究

  

About

优尔论文网手机版...

主页:http://www.youerw.com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