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探索生命意识在我国古代的诗歌中的表现
(一)古代诗歌中的生命意识
中国古代的诗人在面对四季更替和高山流水中,常常会引起他们对生命的感悟,大自然的四季变幻和生命律动总是引起他们强烈的感触。早在先秦时期,生命意识在中国诗歌已早早萌芽,《论语》记载,孔子曾说过:“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位中国两千年来最伟大的思想家在面对滔滔江水中发出了这句慨叹,而这不仅单是对时间的界定,更是对时间和人生的感悟,所以一直发人深思。《诗经•幽风•七月》中写道:“七月流火,八月萑苇。蚕月条桑,取彼斧戕。”这体现了人们的生活总是要受自然的调节,在永不间断的四季交替中,人们的生命也在随之流逝。于是人们便把生命与时间印在心中。屈原页曾在《离骚》中写道:“老冉冉将至今,恐修名之不立”。这句诗明确写出了时间的生命价值,这种生命意识地描写,体现出了屈原一种老之将至,功业难成的悲哀。
在汉朝末年,社会剧烈动荡,这个时候出现了以生命流逝为感叹的诗歌。在这种社会大动乱的年代,人们感觉到了生命的脆弱,人口锐减,妻离子散,朝不保夕。所以这个时代的诗歌多带有悲剧的色彩。《古诗十九首》反复咏叹的是时间永恒与人生短暂的反差。“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生命意识中透出的时间忧患更为强烈,“四时更变化,岁暮一何速。”更道出了乱世中一种普遍的悲凉。“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万岁更相送,圣贤莫能度,源Z自L优尔:文,论/文]网[www.youerw.com。”人生短暂,岁月无情,这是一对矛盾。它很容易唤起有志之士强烈的忧患感这诸多的对于时光飘忽人生无常的悲叹,说明汉末的人们已经开始体验生命觉醒的痛苦这就预示着,一个普通的人的自觉。
(二)古代诗歌中的生命意识意象
我国古代诗歌中常常会出现关于时间的意象,这些时间意象页都带着一定的诗意和哲理,诗人们咏叹的带有时间意象的诗歌。表达出了一种浓醇的时间忧患概念。而这正是生命意识的觉醒,也是对人生的思考和探索。宇宙间的一切物质都是在时间中转动。从而可以推断出所有的物质都带有时间的特征。继在诗歌中,表达的一切对象都不会与时间相脱离。而且,诗歌本身就是诗人抒发自己对人生的感受。而人的生命又基于时间而存在,所以当诗人在诗歌中表达人生感受时,时间就变得极为敏感。就此意义来说,诗歌与时间有着深厚的姻缘,我国古代诗歌中的时间意象可谓是丰富多彩,但大多都以具体可感的形象出来。在这里归纳为以下两种情况:
一是恒久不变的物象。在自然界中,有着一直循环运行在宇宙中长久存在或反复出现的物象,例如:天地、日月、星辰、江河、大地、山川、草木。这些物象通过诗人的观察,被带入到了诗人的情感之中。又以诗歌的形态叹咏出来,随着时间的沉积,这些物象慢慢成为了表现悠久绵长的时间意象。这些物象本来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在进中诗人的时间情感之中后,它们的时间存在形式不仅被突出了,而且被感情化。而因它们就正适于传达深重历史感的时间感悟中,发挥表现性的功能,例如天地、日月、江河、山川、风云、草木等等物象,都可具有这方面的表现性。它们都可以引发诗人的时间感慨。例如“惊风飘白日,光景驰西流。盛时不再来百年忽我遒。”阮籍的《咏怀•其二十一》“于心怀寸阴,羲阳将欲冥。”刘禹锡《石头城》“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在自然界很快消逝或时间形式上相对短暂的事物构成时间意象,突出时间意,引发人生倏忽短暂的感慨。季节变化是自然运行的结果,但当生命之舟沿时间之河顺流而下时,富有季节特征的物象上便凝结了作者的主观意愿。《古诗十九首》的作者对季节的变化特别敏感,于是就有了“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便是春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