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也,阳也,天也,三者之合,何者为本?何者为化乎?今答之曰,天地之化,阴阳而已······然《毂梁》言天不以地对,则所谓天者,理而已矣。成汤所谓“上帝降忠”,子思所谓“天命之性”是也。 [3](P84)

都是在阴阳中加入了天凑成三合之数,也难以让人信服。而朱熹更是在《毂梁子》的基础上,进一步把天解释为天理,即上帝、天命,认为理是宇宙本原,生生把屈原唯物主义的宇宙生成观变成了唯心论、唯神论思想。其实这都是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古代“三”和“参”通用,“三合”就是参合、杂合,这句可以简单地理解为阴阳杂合衍生万物,其本原又是什么?又衍化出了什么?联系上文,就可明了屈原的宇宙生成观是混沌生阴阳,阴阳化万物。由此可知,屈原对宇宙的认识是宇宙是物质的,而物质是发展变化的。

自然之道主要是屈原对天地形成之后自然事物的思考。自“圆则九重”至“曜灵安藏”问天地形成之后的事。天高九重,浩大无垠。天体旋转,轴心在何处?东南地势为何亏损?天圆地方如河衔接?日月星辰如何排列?太阳东升西落所行多远?月亮盈亏变化又是为何?女歧无夫,如何产子?惠风何在?明灭何为?这些自然想象以当时的科学水平还无法解释,但屈原并不迷信神话,而是将其看做自然存在的现象,并加以探询。自然运行自有其规律,只是屈原无法明晓其中的原理。在这种规律下,太阳东升西落,月亮圆而又缺,星辰依次排列,地势东南亏缺。而这就是自然之道。

自然事物皆遵循自然之道,这与人类是否有着一定关系?于是屈原从“不任汩鸿”至“禹何所成”开始追问地上之事。中国自古多水患,先民为了生存,同洪水进行了顽强不屈的抗争。在这抗争中,涌现了鲧、禹等杰出代表。鲧看到鸱龟曳尾相衔受到启发,采用筑建堤坝堵截洪水之法治水,最终失败被囚。而禹总结父亲失败的经验,采用疏堵结合的方法将洪水导入大海,最终取得成功。同为治水,不同的方法导致了不同的结果,这其中一定存在某种规律,这就是屈原探求的自然之道。明晓自然之道,才可能因势利导,与天灾相抗衡,违背自然之道只会走向毁灭。而了解自然之道的关键,就是“课而行之”、“纂就前绪”,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才可能摸索出自然之道,并顺道而行取得成功。

上一篇:游走在城乡之间的农民贾平凹《高兴》论
下一篇:论徐则臣京漂小说的创作异同

空空道人评点《红楼梦》文化创意思想述论

空空道人评点《三国演义》文化创意思想述论

良知与诗思王阳明诗歌世界初探

论网络小说的影视剧改编热潮背后的冷思考

论先秦儒家德治思想的内...

李大钊早期宪政思想探析【4244字】

探析高校历史學专业融入...

新課改下小學语文洧效阅...

LiMn1-xFexPO4正极材料合成及充放电性能研究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疗...

安康汉江网讯

ASP.net+sqlserver企业设备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

麦秸秆还田和沼液灌溉对...

互联网教育”变革路径研究进展【7972字】

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张洁小说《无字》中的女性意识

网络语言“XX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