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化发展愈加迅速,而它对乡村世界的影响也日益加深。城市化在为乡村世界注入新的活力的同时,不可避免的带来了诸多隐患。这种隐患,在乡村年轻一代人的身上。他们在一步步脱离于老一辈固有的生存环境和生存法则的同时,渐渐失去自己原有的根基,随着自我定位的迷茫而导致了进一步的精神危机。乡村的发展需要依托具有现代意识的青年一代,可是,失去了对故土的理解与发自内心热爱的年轻人却似乎根本无法真正承担起这份具有时代意义的使命。本文将以贾平凹的《秦腔》为例,具体论述新世纪以来乡村青年一代在城市化进程中令人堪忧的表现。59324
毕业论文关键词: 新世纪 城市化 乡村隐患 年轻人 《秦腔》
Abstract: At the turn of the century , the Chinese progress of urbanization seemed faster and faster. At the same time, the deep going progress of modernization in China and it influence on the rural world were also growing. Urbanization brought new vitality to the countryside, it also inevitably brought many risks. The risks more reflected in the young generation. They were keeping away from the inherited survival environment step by step ,losing the older principle and missing their original foundation. Younger generation is very important for rural development . However, we are shame to find that these young people who lost understanding and love of their hometown and could not take the century responsibility.Qin Qiang,written by Pingwa Jia,for example,will point the argument that some worrying choices from rural youth.
Key words:New Age Urbanization Young generation Qin Qiang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斯蒂格列茨教授把中国的城镇化和美国的高科技并列为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进程的两大关键因素。[1]以强势姿态出现的城市化及其影响下城乡关系的转变,作为地理与精神两方面的扩张性存在,不但在社会问题方面对我们提出了诸多考验,而且深刻地改变着中国当代文学的经验根基与总体格局。尤其使得以乡土题材为主导的地域文学创作,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危机。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2]文学作为“人的学问”[3]必然与特定的时代语境乃至政治事件发生深刻的关联。这一点,在城市化进程日益显著的新世纪,乡土文学中更是有着突出的表现。
进入新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以新的目光重新打量城市化进程所带来的种种影响。在乡土文学方面的研究也呈现出不断上涨的趋势。以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的论文搜索为例,输入检索关键词:“新世纪、城市化、乡土文学”,得到的论文数目为1022篇,除去2000年(包括2000年)之前的93篇及2014年的52篇,在剩下的929篇论文中。其分布基本上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这一点直观地表明,新世纪以来,城市化影响下的乡土文学写作与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那么,新世纪以来,城市化进程对乡村发展究竟有着怎样的影响,这种影响又是如何体现在乡村青年一代人的身上?下面,本文将以贾平凹先生的作品《秦腔》[4]为例,具体对此展开论述。
《秦腔》[4]中,贾平凹根据自己的故乡陕西丹凤棣花街农民的日常生活场景,虚构了清风街这一民间社会,进而对近十年来中国农村经济的破败、古老土地观念的改变、农民劳动力向城市流散、市场经济和商品观念在农村的渗入等一系列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进行了描述。小说通过结合两条线索:清风街大才子夏风和秦腔演员白雪的婚姻之路,以及街上老一代村干部夏天义与新一代村干部夏君亭之间的矛盾斗争之路将清风街的变化一点一滴的越于纸上。《秦腔》[4]里的清风街,居民们简简单单地活下去,有些小奸小坏,有些勾心斗角;一些人离开了清风街,一些人离开了人世间,还有些,前途不明的守在原地,守着他们自己也看不清的未来。作家常常怀着极其矛盾的心情,既为农村文化的迅速衰败而哀悼痛心,又以一种无可奈何的心情看着自己的农民兄弟怀着懵懂的希望走向城市,走向一段未知的生活。更多的时候,贾平凹则运用不动声色的笔触,通过对乡村日常生活细节的生动描写,将农村颓败的大趋势一点一点的表现出来。贾平凹“总是充满了忧虑,以一种审视,乃至怀疑的目光来看待问题,其间总隐含着一种悲剧精神和批判精神。”[5]于是,在“放逐了中心人物与中心情节的《秦腔》”[6]里,在零零碎碎、鸡毛蒜皮的叙述中,贾平凹用一种近乎悲情的笔触为我们描绘出一幅传统乡村世界的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