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慎行的咏怀诗,主要包括那些表现出处矛盾、仕宦心绪的诗篇,数量非常多。这部分诗最具诗史价值,不仅记载了他个人的心路历程,而且反映了他对清代仕人生存状态的理性反省。此类诗中时时显示出诗人站在具体情境之外的反省精神,使他能够更深入地揭示言行矛盾、内心的冲突和痛苦。文献综述

查慎行主要经历都在康熙朝,这是清代持续时间最长,文化影响最大的朝代。康熙朝以盛世著称,然通过查慎行等人的诗卷,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当时的政治环境给士人心理造成的巨大压力。查慎行在康熙二十八年(1689)因看《长生殿》被除去太学生籍,此后,查慎行才改名“慎行”。查慎行的诗中体现其人生充满矛盾、冲突,如“得路才华同辈少,畏人心迹择交严。座中放论归长悔,醉里题诗醒自嫌”[8](p108),他并非生来就是谨小慎微之辈,自有“放沦”好狂的一面,他也曾有狂狷不羁的时候,然而遭遇坎坷,旦夕祸福,诗人才不得不“谨言慎行”起来。

查慎行把康熙二十八年的诗集命名为《竿木集》,自言:“饮酒得罪,古亦有之……意虽不在苏子美,而子美亦不免焉……聊用自解云尔。”[8](p122)他以苏轼自比,言语透露着对无端遭祸的无奈,诗中写道:“君别蓬山做谪星,我从雾谷拟潜行。风波人海知多少,聚散何关两叶萍。”“肯信九原还有路。人间何处不途穷。”[8](p170)从自身的经历中跳出,感慨人生风波难料,四处碰壁的现状。从此以后,查慎行正如诗中所云,“潜行”于人海之中,他在现实中谨言慎行,而在诗中更多了一份冷眼旁观的理性关照精神。即便是康熙四十五年(1706)得到隆遇,破格成为翰林之后,这种冷眼旁观的精神一直存在。

严迪昌总结查慎行康熙四十五年(1706)到五十二年(1713)的诗曰:“查慎行在诗史上的认识价值,就在于其身居所谓清要之职,心态常处清醒之境;周旋在高层缙绅文化的虚华圈子里,却能少粘习气,沉潜自持地细清平盛世里四伏着的不测凶险,从而以其身心悖反的深切感受,映现出别的诗人所未能如此充分地获得和达到的特定层面的世界相。”入翰林之后,查慎行很明白自己词城的地位,作诗做事都极为小心,常恐落人把柄。康熙四十五年查慎行请假归里葬亲,诗中记录了沿途的真实心情。《饶阳道中作》云:

我前冬日暖,我后北风狂。

向背苟异宜,一身判阴阳。

矧乃别形体,疾痛焉能详。

造物岂不仁,饥寒盈道傍。

    目存力匪逮,恻恻中自伤。[8](188)

诗从冬天诗人的处境入手,暗喻社会贫富之巨大差距,反映民生艰苦的同时又融进对自己人生的反思。相对于那些高头大马出行的大员,查慎行自知无力拯救苍生,只是一个为了生计小心周旋的穷翰林。“向背苟异宜,一身判阴阳”等句,用了象征的手法,表达诗人对社会、人生的认识。这样的诗句在《敬业堂诗集》中几乎处处可见,如“眼中有岐径,涉足恒恐迷”等句,即使是在描绘自然风景时,也时时透露这对人生困境的感慨。查慎行也渴望独立、自主的人格精神,《新泰城南望嶅山》云:

孤峰截断连山脉,大似人间独立人。源:自'优尔.·论,文;网·www.youerw.com/

地涌云根浮缥缈,天生石骨瘦嶙峋。

仰瞻泰岱旁无附,平揖徂徕近作邻。

     不用多生闲草木,免教荣落改冬春。[8](p201)

他把嶅山比喻成“人间独立人”,骨气嶙峋,与同具高尚人格的山峦为伴,而对随着四季荣落的草木则不屑一顾,因为没有伟岸不移的人格精神,难以主宰自己的命运。这种写法虽然不新鲜,但孤峰和草木的强烈对比,让我们看到了查慎行的人生状态与自己理想追求的巨大差距,以致于他无时不在清醒地反省自己的处境,精神上常常处于矛盾冲突之中。

上一篇:韩少功小说美学剖析直面丰富而复杂的世界
下一篇:论储福金小说的象征意蕴

浅议學校体育改革措施【2523字】

浅析17、18世纪欧洲紧身胸衣流行的原因

试论查慎行的运河行旅诗

浅议小学作文教学中的情境教学法

浅议德国统一为什么只能走普鲁士道路

麦秸秆还田和沼液灌溉对...

张洁小说《无字》中的女性意识

安康汉江网讯

网络语言“XX体”研究

新課改下小學语文洧效阅...

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ASP.net+sqlserver企业设备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

互联网教育”变革路径研究进展【7972字】

LiMn1-xFexPO4正极材料合成及充放电性能研究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