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当今逐渐全球化的进程中,中国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既有交融又有碰撞,这让如何表现中国意识显得尤为重要,许多作家对此都作出了深入的探索和思考,他们在尊重中国传统文化与学习西方理念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对中国社会进行审视和研究,而作为70后代表性的作家之一的徐则臣也是如此,他的小说《午夜之门》较好地诠释了这一点,无论是作品描写的具有地域特色的浓郁生活场景还是作品描写的“出走”的模式等,都具有独特的中国味道。66063
毕业论文关键词:徐则臣;《午夜之门》;中国意识
Abstract: In today's globalization process, China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foreign culture is blending and collision, which makes how Chinese awareness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many writers have made deep exploration and speculation, they have a sense of China in respect of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Western ideas on learning to examine and the research on the China society, as one of the 70 representative writers of Xu Zechen is also so, his novel "midnight door" in a better interpretation of this point, whether it is from the works described in the unique scenes of life or the work described in the "run away" structure, Chinese has unique taste.
Key words: Xu Zechen; "midnight door"; Chinese consciousness
徐则臣作为一名70后作家,从出道至今他创作了诸如《耶路撒冷》、《午夜之门》这样优秀的作品,学者施战军这样评价徐则臣:“他的出现意味着中国文学被忽视甚至部分地或者说曾经断裂的学院写作的传统有了新的生机。”[1]从题材上来说,徐则臣的小说创作主要分为四类:“京漂”、“故乡”、“谜团”和“校园”,其中最能表现“中国意识”的当属“故乡”小说,本论文选择了“故乡”系列中曾获得第六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的小说《午夜之门》作为重点阐述,在文中徐则臣用自己的经历与思考在作品中构建了一个“在故乡”与“在他乡”的世界,这个世界则是他对“中国意识”写作的独特展现。
一、“中国意识”的源起论文网
二十世纪末期的中国正处于经济飞速发展时期,中西方文化的相互交流与碰撞让一批作家对中国传统文化开始思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走入世界的面前,但中国文化与西方外来文化并未完全融合而是处于相互交融、相互学习的状态,这些在文学界有鲜明的表现。文学最直接反映了时代变化对人们心理造成的影响。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在文学界就出现了两种对立的文学思想,一种是很多人对西方文化思想进行介绍和追捧,他们对西方文化思想抱有完全肯定的态度,他们认为在写作中要运用这些方式。另外一种则是在学习西方文化思想的基础上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反思和改进,这一类通常被人称为是“寻根文学”,1985年韩少功作为倡导“寻根文学”的主将,率先写了一篇纲领性论文《文学的“根”》,其中声明:“文学有根,文学的根应深植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里,根不深,则叶难茂。”[2] (p2-3)因此“寻根文学”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在中西方文化互视中寻求自我的创作发展,也正是他们的思考推动了二十世纪末期一直到现在的中国文学界的发展。
事实证明,不管中西方文化如何交融碰撞与发展,中国文学想要在世界文学中不断地前进下去,就必须要在创作中坚持自我的“中国意识”。文学创作中的“中国意识”并非完全依照中国的传统文学之路走下去,而是在尊重民族文化意识的基础上,学习西方理念然后有意识凸显我们民族性的东西。就像一个人的发展,他在成长中一定会或多或少地接受外界的思想,但也会坚持自己内心的想法,“中国意识”就是一些作家在写作中对传统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交流下所体现的“自我意识”。赵旭东说:“‘中国’是一种观念,围绕这种观念而形成一种主体意识,此种意识就是中国意识。‘中国’不仅是一个实体,而且还是一种以想象为基础的意识觉知与自我强化,它构成了具有磁石效应的,把一个被称为‘中国人’的人群分层次吸附在一起的有凝聚力的文化与基础,由此体现出中国文化自身的特殊性的存在。”[3] 从中可以看出随着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发展,西方文化的渗入,我们始终保持着“自我意识”的重要性。我们不停地学习多种文化和语言,但始终不忘自己的东西,以本民族文化为基础,用西方文化的角度来探寻本民族文化,保持和加强我们的民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