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中曾大致对琮进行过解释,即把其称为瑞玉。大约八寸,像是车杠。又 说其为车工,是车毅中铁。从这几条注解看,古籍中所述的琮,最晚在东汉时期对其形状 已有明确的认识,指出玉琮是瑞玉器的一种。有人根据注释和所见物体的形态把玉琮更高 度总和概括为“外方、内圆、牙身”六个字。这里及本文之后所说的‘外方”,是说其外 形是四方形的,“内圆”是指其中心的穿孔是圆形的,即所谓“空中”,“牙身”是指其 表面的饰纹。根据出土的材料以及在相关古籍中对有关玉琮的解释,那些内圆外方,牙身 的玉器定义为玉琮是被大部分学者认可的,而把那些呈纯圆简形,或一端呈圆筒形,一端 如圆环形的玉器或象牙器定名为琮则没有受到肯定。它们中有的可能是镯,有的可能别有 定名。论文网
综上所述,根据出土的玉器以及古籍中对相关玉琮的解释,将外方内圆,牙身的玉质 器形定义为玉琮是被大部分学者所认可。
其次是关于玉琮的分期研究,李文明[2]将良渚文化时期玉琮分为形状近镯形、形状较 小和器形高大三种类型。又将这些器形的玉琮根据年代进行了分类。
马飞[3]认为商周时期的玉琮已经失去了宗教含义,象征财富和地位,同时兼备了礼器 的功用。在这一时期的人们已经把玉琮看作是可有可无的一种玉器。而周玫[4]在就玉琮的 功用,结合甲骨文、金文的研究材料及考古资料作了一番探讨,认为“礼地”不可信,而 可能是用来“敛尸”的。认为在商周时期,玉琮作为礼器更多的体现在象征着贵族身份地 位及其交往的信物,并且没有表现出《周礼》所载的制度化的特点。
车广锦[5]在将玉琮的纹饰演变和各遗址的时代特征将玉琮表面的纹饰进行了分类,并 且结合年代进行了解析,认为玉琮起源于图腾柱,认为玉琮是纯巫术与宗教的神器。
乔万宁[6]在通过对新石器时代的玉琮进行分析,认为玉琮与墓主的身份登记息息相 关,与宗教制度紧密相连,是良渚文化宗教制度的标志物,是良渚文化的典型器物,有着 精美的纹饰和重要的历史价值。
王欣和齐宝宝在对新石器时代两大文化,南方的良渚文化和北方的红山文化中的玉猪 龙和玉琮进行比较后,认为其所代表的祭祀意义相同,都代表了天地。其次,玉琮外方内 圆代表了天和地,中间的穿孔代表与天地之间的沟通,表现绘制的一些动物图像都体现了 是图腾制度的产物,而玉猪龙也同样是巫术和宗教的产物,因当时社会发展落后,人们希 望通过用玉琮等玉礼器祭祀求得风调雨顺。不同之处主要是形制、纹饰不同,认为玉琮是 想象的产物,没有相应的原型,加工痕迹也更多[7]。
此外,在器形纹饰研究方面,徐峰[8]通过对玉琮和龟进行比较,发表了对于玉琮形制 及纹饰所隐含的原型、文化意象和社会功能的新看法。认为玉琮形成的过程中有龟的因素, 包含了龟的体形特征和文化意象。认为而神人兽面纹反映的是一种“死亡—再生”的生命模式。
在玉琮的功能研究方面,岳洪彬和苗霞[9]对玉琮王的神人兽面纹进行了研究,认为其 神人兽面纹是多个单体的艺术形象,是“双关雕塑苛化法”的艺术杰作。玉琮上的兽面纹 是当时的纹身习俗的体现,同时提到兽面纹兽目的素材来源于圆柱式玉琮。认为其为一种 特殊的礼器,具有勾通天地的功能。
最后,还有一些关于玉琮延伸的研究。周南泉[10]对玉琮的诸多方面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认为其实玉琮是由“外方内圆牙身”型玉馆状佩演变而来的,并对其做了相关考证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