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课堂基本都由师生间的交流构成。教师提问就承担了交互式课堂中的主体作用。我们可以从课堂实例中总结概括出来。
例 1
“教师:文章在第一段开篇点题之外,他并没有紧接着去刻画白杨树本身,难道 作者偏题了吗?
学生:不是。
教师:他写了什么内容?
学生:高原。
教师:哪的高原?
学生:黄土高原。
教师:黄土高原,西北高原,是不是?那他与白杨树有怎样的关系呢?
学生:白杨树的生长环境。
教师:这挺拔昂扬的白杨树就生在在黄土高原,那么写这个黄土高原有什么好处呢?
学生:衬托。
教师:环境非常恶劣,在这一种特别恶劣的环境下他也是非同寻常的一种,就在这样一种恶劣的不平凡的生长环境当中,不平凡白杨树才得以生长,而且是茁壮的生长。”[6]
这一段主要以师-生提问为主,问题一个接一个、紧凑而有推进,通过“是不是?”等是非问来进行提问,问题难度低,同学能够简单回答,并通过层层问题地推进达到完整的答案即作者描写黄土高原是为了起衬托作用。以上体现了语体的话语意图和话语功能这两个语体成分,其意图十分明确,即教师对学生加以引导从而让学生理解以及接受所教授的内容。话语功能类型则是教师通过陈述“文章在第一段开篇点题之外,他并没有紧接着去刻画白杨树本身”,说明“环境非常恶劣,在这一种特别恶劣的环境下他也是非同寻常的一种,就在这样一种恶劣的不平凡的生长环境当中,不平凡白杨树才得以生长,而且是茁壮的生长。”,提问“那他与白杨树有怎样的关系呢?”等达到最终意图让学生接收、理解教师传达的信息。
(二)行为媒介
言语行为意图确定之后,就是选择媒介去实现,课堂中最直接的媒介是口语,间接的则是书面语,口语和书面语还可进行进一步划分,口语还包括面对面的对话或非面对面的对话;书面语包括纸质文本、屏幕等[7]。课堂教学中,课前准备工作教案主要选择的是纸质文本,即以书面语为主,而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互更多的是建立在师生面对面交流互动的基础上。所以说,课堂教学所使用的语言是教案等书面语与教师口语的结合。而课堂上的行为媒介主要是现场性的口传。
(三)人际方式
人际方式下分解出来的课堂教学语言语体特征为:交互性、有准备、亲近度、非正式、一致性。如以下课堂实例:
例2
“师:‘守旧’一般表贬义,在此处如何理解?
生:……
师:‘旧’的东西都不好吗?我们不是常常说继承传统吗?
生:‘旧’的东西中也有好的,这里‘守旧’是继承传统的意思。”[8]
当问及如何理解文中的“守旧”,学生不会作答时,教师及时作出调整,改变问题的难易程度,缩小思考范围,提示学生继承传统,从而引导学生答出“守旧”的正确含义。体现了通过提问而产生的交互性:教师传递信息→学生接收后通过不回答来传递给教师“不理解”的信息→教师接收后做出提示→学生接收并回答问题→教师接收学生已理解的信息。课堂中的交互性在数量上是一对多、多对多的。一对多即师生之间,包含提问、评价等课堂活动;多对多即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各自思想见解等。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