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归属感的缺失
一九七八年,是一个改变中国面貌的非凡的年份。随着深圳经济特区的发展奇迹,“中国工厂”的魅力吸引了亿万的中国人外出务工。作为中原普遍乡村的一份子,梁庄的人们义无反顾地赶上了“打工潮”,“民工潮”这一词汇随之应运而生。记得《明史》研究专家总结明朝灭亡的几点教训时,就很鲜明的提出明朝末年的流民问题,当然,我们不能就这样悲观的认为如今社会是乱世之兆,但也要客观地看待农民外出务工所衍生的一系列问题,梁庄就是这样的一个模板。
如今,我国在应对农村发展问题上,一是要求新型的城镇化构建,把一部分的农民转移到城里;一是要求新型的农村建设,在发展城市的同时也发展农村经济。结果就造成了近几年来村庄面貌的巨变,不仅是有些村庄名存实亡,就连记忆中的溪流、田野也不复存在了。原来的坑塘里莲叶遍布、清香四溢,村庄的妇女在塘边漂洗衣物,儿童则下水嬉戏,而今回到故土,却怎么找不到曾经存在的痕迹了。梁鸿作为一个在外定居者,她重返生命的起源地,再次走入故土,去感触,去体验,去纪实,也不由自主地生出一种迷失感,找不到归属。而归属感的缺失实际上也是如今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的重大难题之一,不仅现实生活与传统观念出现断层,就连社会环境与人们的心理状态也形成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
当梁庄的人们在外务工追逐梦想时,留守儿童们却在奔波、缺爱的环境中亚健康的成长,农村的空巢老人们独守大宅接受儿女们给他们安排的工作——带孩子,还有的年轻妇女忍受着相思与欲望的双重折磨,默默吞咽着家人分离的苦果。不止这些,还有那荒芜的土地、废弃的老宅、荒凉的学校、冰冷的公路、沿路而建的院墙铁门,无一不在彰显着曾经朝气蓬勃的农村如今早已失去了归属感和家的味道。
而走出村庄的新一代农民工,大都缺少归属感、存在感,整日过着四处奔波的生活,不断地向往着在城镇里或是大都市里谋求工作,挣更多的钱。而他们的子女,干脆早早就开始计划着在一线城市扎根居住。对这些打工者而言,安全感、归属感是越来越弱,日常生活如同行尸走肉般毫无意义和价值,哪怕在繁华的城市里也很少能体会到幸福、满足的感觉。
所谓的家乡,成了只残留在老一辈人记忆中、年轻一辈人想象中的地方。因为原来的农村变了,现代化进程改变了传统的村落结构。青壮年为了发展经济、赚钱致富,纷纷离开村庄四处奔波;而留在梁庄里的人,只是些衰弱的老人,独自面对着支离破碎、四分五裂的家,逐渐失去生命力与活力,显示出荒凉、颓败与疲惫。除了第一代外出打工者,那些走出梁庄的人,就算面对着巨大的贫富差距产生的心理落差,不被城市没有真正收容,只能在城市的边缘挣扎着,也不愿再回到农村去。于他们而言,就像失去了根的飘荡者,故乡情结越来越淡薄。
归属感的逐渐消亡,越来越多的农民工的存在,使得如今农民与农村之间的纽带越来越淡化,对曾经作为“故乡”存在着的农村的思念也只能保存在老一辈村民的恋旧情怀中。当有一天,人们已经习惯了繁华与喧嚣,不愿安于淳朴的清贫,看惯了城市里的高楼大厦和村庄里依公路新建的楼房后,会不会想念曾经阡陌交通、鸡犬之声相闻、彼此没有院墙铁门的生活状态。要知道,归属感的缺失,将会带来的不止是空虚、失落与迷茫,而是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观念的分崩离析。
(二)道德意识的滑坡论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