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诗意语文的意义
语文即生活,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语文的信息。今天看语文,似乎多了很多的“法”,例如语法、句法、词法,然而语文课堂里面如果只是在这些“法”中兜圈子,那么语文固有的乐趣似乎就被剥夺了。语文学习不是枯燥乏味的训练技巧,而是学会更好的享受生活,爱上生动可爱的语言文字才会让语文充满生机和趣味。诗意的情怀和知性的底蕴,会让语文更加美好。“人文性知识关乎人的内心或精神世界,涉及与心灵有关的价值领域”[11]P(38) 语文与情感不可分离,但它也是生活的组成部分,占有重要地位。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怀有一颗诗意的心,只不过很多人在繁琐的日常生活中将它隐藏了起来,诗意语文的情感体验就是让学生们学会观察生活、抓住细节,从身边的小事物感受美的意境。新课标也强调学生在写作时:“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4] P(16)
二 语文的非诗意性
(一) 语文非诗意性的表现
语文的非诗意性是与诗意相对立而言的,诗意语文是以真善美的精神去探求语文本真,在整体性的基础上充分理解文本,提倡感性的复活。而语文的非诗意性则是过于重视其工具性的特性,将语文课的任务片面归结为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这就会出现以下的语文现状:论文网
1.教学方法略显老套
很多教师的语文课堂之所以枯燥就是因为他们将文章简单的划分段落结构之后进行无意义的讲解。这似乎就变成了只是机械的肢解文本的老套路了,这样就会缺少了学生对文章整体的感知,文本字里行间所透露出的情感瞬间变得不复存在,学生便只是在机械的翻译着每一段或者每一句的句意,却不会灵活的运用本首诗歌或者本篇文章所传达的知识。
2.教学内容远离生活
诗意语文的源头是生活,本应在还原于生活,但因为教材编写、应试教育等诸多原因致使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对语文工具性的过分侧重,似乎在将语文这门学科从生活中剥离,这样还会导致语文变成思想传播的工具。如此简单的把语文拆解成无聊的知识灌输,将语文潜在的生机和趣味掩埋的越来越深,这样就会致使学生慢慢地失去探索语文的兴趣,失去了生活气息的语文就如同一张干枯的树皮,既脱离了养分,又丢失了美。
3.教学主体强调片面
语文非诗意性在教学主体上的表现,师本位、生本位、书本位,都与新课标中强调的对话教学背道而驰。对话教学的前提是相对平等自由的平台,这里的对话并不止拘泥于“问答”的形式,而是开放的课堂,最终要的是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能够思考,不断收获。只有在稳定而又自由的氛围下,学生才有机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二)语文非诗意性的结果
机械的强调技能和结果,必然导致过程的不完美。语文课的任务已经不能仅仅局限于语言知识、技能以及文体特征的掌握了,因为“这种做法严重扭曲了语文的学科性质,把本应以体验、感悟为重点的文本阅读引向了理性分析的误区”。[7](p215-217)在教学过程中知识、能力和情感综合体现才能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情况、教材的难易程度以及教师能力水平,但就上述的脱离诗意的语文教学来说,学生的综合发展会受到限制,因为它割裂了语文与生活、学习主体之间的联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够很好的将知识融会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