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散文集《幸福的七种颜色》中的象征意象
《幸福的七种颜色》是毕淑敏的散文集。毕淑敏不仅是位作家,是位医生,还是一名专业的心理学家。另外,她在青藏高原的特殊生活经历,使她的散文不仅具有强烈的现代意识,还具有客观、专业的心理分析。这一点在这部小说中体现的尤为明显。特别是这部书中的部分散文,从一个心理医生的视角出发,凭借她敏锐的观察力和稳定的目光,以小见大,从日常生活中揭示出深刻的道理,散文语言朴实不失生动,真实记录了毕淑敏探索人生的整个心路历程。在这部散文集中,有很多具有代表性的象征意象,如黄连、炼炉、丝、汤药、借记卡、金马车等等,在文章中都有其特殊的象征意义。在这些象征意象中,又可以根据其特点分为具有医学特色和生活特色的象征意象。论文网
1.富有医学特色的象征意象
在《幸福的七种颜色(代序)》一文中,作为医学常用药“葡萄糖”、“黄连素”就被毕淑敏赋予了更深的内涵。文章中“我”和其他卫生员闲来无事时,为了一片黄连素的苦可以中和掉多少葡萄糖的甜的问题争论了起来。于是做起了实验来求证,将磨碎了的黄连素泡在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液中。结果却是出人意料的:直到葡萄糖液体已经稠到几乎拉出黏丝的时候,只要一滴黄连霉素液体,就足以让人苦的直打寒颤。后来,大家又在剩下的半瓶葡萄糖液中放入整片的黄连药片,趁黄连还没有完全溶解的时候,一口喝下去,看结果会是甜还是苦。实验证明,没有融化的黄连的苦味,还是能够忍受的。作者正是通过这两个实验,向人们展示的了“苦”的巨大威力。在这篇文章中,味甜的“葡萄糖”象征着幸福、美好的事物,而味苦的“黄连素”则象征着“极困窘的境遇”、“危机生命的重患”等一系列痛苦、绝望的事物。毕淑敏巧妙地运用象征手法,揭示出这样一个道理:苦的力量比甜的力量要强大的多。黄连虽是良药确实异常的苦,在人生这场旅途中,我们要正确的使用“黄连”,利用它的药性,不能让它的苦味阻止我们享受幸福的权利,不能把黄连捣碎,让它从犄角旮旯闯进我们的生活。
与“黄连”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还有另外一个象征意象——“汤药”。在《苦难之后》这篇散文中,毕淑敏把“汤药”借以象征手法赋予其象征含义:苦难。说到汤药,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苦,但又不得不硬着头皮喝下去,因为毕竟古话在那摆着:“良药苦口利于病。”于是,人们就皱着眉、咬着牙,奔着吃药治病的目的喝下去,大都数人都是“感情深一口闷”的喝法,因为跟把黄连素捣碎一样,一口一口、慢慢地喝下去,就是把苦无限量的放大,那就是苦上加苦。毕淑敏给予“汤药”苦难的象征意义,既考虑到了苦难的消极的一面,也考虑到了苦难的积极的一面,虽然在消极影响面前,积极意义就只能说是小巫见大巫了。虽然苦难的有利影响微乎其微,但它却像汤药一样,对治疗病情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对于人生中一些不可避免的苦难,回避并不是解决良方,只有迎难而上,勇敢面对,就算会被伤的遍体鳞伤,你也至少尝试着去解决。所以说,不管结果如何,在你喝下这碗苦苦的汤药的时候,你就已经获得了勇气。至于你喝下这碗药以后,不管这碗药到底能不能药到病除,总会让你的身体起到一丝作用。这就是毕淑敏通过“汤药”这个象征意象想要告诉我们的。毕淑敏用她丰富的医学知识向人们展示了这些带有医学色彩的象征意象,让我们在形象的药物面前领悟到了人生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