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社会中因统治者的腐败昏庸,统治阶级内部的互相倾轧,官场政见相左的排挤,科举考试失利的冷落,个人际遇不幸的潦倒,社会兵祸战乱的流离等种种因素,出身寒门的文人士大夫是难以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的。政治上的不得意与生活上的穷困潦倒密切相关,这种“穷”与社会现实有紧密的联系。反之,正是生活的磨难使他们更深层次的接触、感受、体验人民生活,产生深刻的情感烙印,可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3](612),具有更丰富的现实性和真实性。

唐代诗人杜甫,当他还是一个少年时,就有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4](27)的理想,也就是,立志做君王的左膀右臂,在治理国家方面作出贡献。由此说来,献身国家的远大志向,是杜甫从小就树立起来的。为此他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勤学苦练以身作则,在残酷的现实中磨练自己的坚强意志,一心想要施展出自己的政治宏图,然而现实却是残酷的,杜甫一生都未能如所愿。可以说,杜甫用他的人生经验实践了“诗穷而后工”的真理。文献综述

二、杜甫生平之“穷”

杜甫出自一个庞大的封建官僚世族,历史源远流长,实力雄厚,但却在后来的历史中逐渐走向了衰落。这样的历史背景,对于杜甫的创作思想,影响也是源远流长的。

(一)青年壮游时期

开元十九年杜甫二十岁从洛阳出发,开始为期四年的江南漫游。在这一过程中,他并没有一味游山逛水,寻幽访古,而一应开销也并非全仗亲戚接济。由亲友帮助,他给当地官府幕友作一些文牍实务,支应礼仪活动,可以得些报酬。同时他还拿出时间来读书修业。

漫游越东名山之后,开元二十九年,杜甫三十岁,从齐鲁归洛阳,“酹远祖于洛之首阳,及天宝元年,为姑万年县君制服作铭,三年为皇甫妃、范阳太君卢氏作志”。[5](55)。此时的杜甫,已过了“而立”之年,成了家却并没有立业。娶了司农卿杨怡的女儿为妻,已经有了孩子,背上家庭负担。同时接触到许多具体的生活中的不平:“野人对腥膻,蔬食常不饱。”[4](12)可是又无力改变现实,所以他也像当时失意的士人,内心萌发了归隐山林、求仙访道的念头。与李白一拍即合,同两人共同的朋友高适开始了一次难得的畅游。黄昏日暮,空手幽谷,分外凄凉的景象该是一瓢降温的冷水,可是他们一时并未从求仙的狂热中清醒过来。人生却如飘蓬如飞絮,李邕的悲剧使他们的漫游终于结束。怀着惜别的深情,杜甫也再次踏上寻求功名之路。

(二)长安困守时期

杜甫三十五岁,人到中年,瞻望前程。恰逢一场声称“广求天下之士”的全国范围的“诏试”。他的性格,他的历练,都叫他毅然选择走仕进的路。不单要本人立身处世,也需要养家糊口。杜甫的文才早称誉东都,满有把握。不过等到一结束,聚集京城的大批士子无一例外统统落选了。杜甫寄寓长安,很是失意,经常纵浪近畿,遣怀书愤。应诏就选的失败,令他受到沉重的精神打击。眼下却须强打精神,硬着头皮,忍受冷嘲热讽,为将来的出路、当前的生计而乞求帮助。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杜甫应诏失败,只得干谒权贵以求汲引,仍无效,惟有投匦献赋。然“汉王重色思倾国”,并未得重用。再三献赋,终无结果,最后只剩下投笔从戎以博取功名这一条路了。多年候补,四处圜缘,最后在天宝十四载十月得到了从九品授河西尉的任命,对于实有才学、又自视甚高、颇存奢望的杜甫来说,简直是个极大的嘲讽,是个恶意的作弄。“不拜,改右卫帅府胄曹参军。”[6](171)迫于生活,权且屈就。然而,就在他自京城向奉先县的途中,一群群在饥荒中流离失所的农民,一队队被驱赶向鸡狗一样赴边疆打仗的丁壮,埋头伏在织布机上穿梭的寒门妇女,在鞭杖扑打中向皇宫运送贡品的夫役,都叫他百感交集,夜不能寐。可是号称“太平天子”的皇上却在宫殿里纸醉金迷、花天酒地,怀了一腔济世报国之情的他,按捺不住内心的愁绪,发出“忧端齐终南,澒洞不可掇”[4](103)的叹息。来*自~优|尔^论:文+网www.youerw.com +QQ752018766*

上一篇:晚明小品文的审美意趣
下一篇:秘书培养与选拔机制的纵向探究

良知与诗思王阳明诗歌世界初探

微信时代的诗意生活

试论陆龟蒙诗

论白居易诗中的牡丹意象

高适岑参边塞诗异同论

通向寂静之途论汉语诗歌...

试论诗经【9326字】

新課改下小學语文洧效阅...

ASP.net+sqlserver企业设备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疗...

张洁小说《无字》中的女性意识

互联网教育”变革路径研究进展【7972字】

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麦秸秆还田和沼液灌溉对...

网络语言“XX体”研究

LiMn1-xFexPO4正极材料合成及充放电性能研究

安康汉江网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