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战国策》同汉大赋多方面进行比较,不难发现汉赋在比喻修辞使用上对《战国策》的继承与发展。汉大赋借鉴吸收了《战国策》比喻的修辞使用方法,进一步完善拓展了比喻使用的空间和范围。如果说《战国策》比喻的使用使文章生动贴切,说明道理更为深刻,富有说服力与感染力,那么汉大赋进一步完善发展了比喻修辞,将比喻运用于叙事状物,使得文辞繁复华美,创设出宏大瑰丽的意境,展现出时代辉煌气势和审美艺术情趣,给读者留下了无穷的想象空间。来;自]优Y尔E论L文W网www.youerw.com +QQ752018766-
二、在夸张修辞上的继承
《战国策》的显著特点就是铺张扬厉。这种声势浩大,气势逼人的艺术效果的形成离不开夸张手法的广泛运用。夸张也称夸饰或铺张,是为了增强表达效果或是启发读者思考,有意在言语、作用等方面进行夸大的一种修辞。而章学诚曾这样说汉赋:“恢廓声势,苏张纵横之体也” [6]。他从文风上说明汉大赋对游说辞令的继承,但达到这样的文风效果离不开铺张修辞的运用。《战国策》铺张夸饰的文辞对汉大赋创设意境,构建审美艺术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夸张这种修辞的使用在《战国策》以前并不多见,战国纵横家游说君王,大多善于文辞,离不开夸饰溢美,可以说《战国策》为汉大赋开了夸张的先河。《战国策》游说辞令上的夸张,如《苏秦始将连横说秦》中苏秦的语言。“大王之国,西有巴蜀汉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东有崤函之固。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4]这段文字兼用了排比和夸张的辞格。从夸张修辞来看,苏秦通过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对秦国地势进行夸耀,极尽夸赞了秦国得天独厚的战略地理环境。接着又竭力赞扬了秦国的兵强国富,繁荣昌盛。此后,汉代京都诸赋也大多沿袭了《战国策》游说辞令这种从四面八方铺排夸张的策略,辞赋家在颂扬天子领地和歌颂其功德时,也大多总是先总揽京都地形,从铺陈东西南北四个方位起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