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及防治措施研究
0。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的经济活动不断增多,由此引发的地质灾害也时有发生。对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进行评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人为性地质灾害的发生,对保障工程建设的质量及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正确论文网评估,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逐渐成为地质灾害研究人员面临的一个问题。以下主要就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相关事项进行了探讨。
1。地质灾害危险性的评估原则。方法分析
地质灾害的评估,一般要遵循相应的原则:①在对地质灾害的危险程度时,如评估危险性大。中或小时,应根据国土资源有关部门颁发的相关标准进行;②区域间的相异,区域内相似“,应考虑放到地质灾害可能对在建或拟建项目的影响及危害程度,并考虑到环境。地质之间的差异,以灾害危险性程度作为区分依据;③在评估相同地质区域时,隐患和灾害并行的情况时有发生,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在对危险程度进行评估时,应坚持救急不救缓。就重不就轻“的原则,正确划分出危险性的等级与分区。对地质灾害进行评估应以原则为基础,在此基础上根据区域内出现的灾害。分布及等级,并结合量化指标中的分布长度。密度及灾害影响到的人数等因素,再采取预测。现状分析及综合等方法实现对地质灾害危险性的评估。
2。评估工作的级别与范围界定的相关分析
评估区工作级别和范围的界定,除了要结合国土资源部颁发的相关法律。法规外,还应结合工程项目的特点。重要性。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及地质灾害种类等进行。在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时,评估范围不应局限于建设用地范围内,既要明确界定评估区中对工程产生影响的潜在地质灾害的分布范围。工程建设引发的地质灾害分布范围,必要时还要扩大评估范围。比如,在公路等线状地质灾害评估,应灵活理解评估范围两侧500m至1000m的技术要求,某些地方可能需要在1000m以上,一些地方又可能太宽等。总之,应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确定评估范围。
3。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的划分
在发现重大地质灾害隐患及把握评估尺度的活动中,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的确定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贯穿于现状评估。预测评估。拟定防治措施等过程的重要环节。在不同的地区与城市,地质环境复杂程度的划分标准也存在较大差异,故在实际操作中应集合工程实际分析。在对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进行划分时,应从多个方面进行,如工程现状地质灾害的发育程度。气象水文。地层岩性。工程地质条件。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等。划分等级可分为简单。中等。复杂这几个层次,从而可对地质环境和地质灾害的关系作出较全面的反映。
4。地质灾害危险性的具体评估方法
4。1预测评估
预测评估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在评估范围中,主要是出现在项目施工所在地,也可能是影响到施工项目而存在的安全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充分论证,并结合具体情况深入分析,然后在滑坡。周围泥石流等灾害<半径范围50m内建立施工项目。针对实际工程而言,应把握并控制好建设项目可能引发的灾害,或是潜在的危险,然后实现对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评估。
4。2现状评估
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现状评估时,应以掌握大量地质专业性知识为基础,再采取专业的评估方法,对危险性的现状进行有效评估。在对地质灾害进行现状评估时,应在掌握足够多的资料上进行。比如,对区域内的气象。地形。水文。地震构造等方面有全面的了解。除此之外,还应对该区域内在建或拟建工程项目也进行评估。在对区域评估有了更全面。更详细的了解后,才可对可能出现的地质灾害等作出更科学的现状评估。
4。3综合评估
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综合性评估时,应紧密结合预测及现状评估结果,然后对区域内的潜在隐患分布情况,或是区域内环境差异的分布评估啊,才可实现对地质灾害的综合性评估。除此之外,还要对区域内的适应性作出评估,划分区域级别时,可分为适宜。相对适宜。适应性较差等,而地质危害的危险性则可分为大。中。小等级别。
5。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与建议
5。1防治措施
地质灾害的防治应坚持预防为主。避让和治理相结合“的原则,这样才能有效保护地质环境,减少或预防地质灾害导致的损失。所以,应根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结果,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治方案,并付诸实施,以起到防治地质灾害的作用。防治方案中应强调防治重点,并根据区域内发生或潜在的灾难种类。级别等,制定操作性。针对性均较强的防治措施。
比如,针对危险性较大的地质灾害点或是区段,应逐点。逐段制定防治措施,但要注意结合拟建工程的特点及布局进行。在工程地质灾害的防治技术中,种类较多,这就要求从多个方面采取防治措施。第一,这就要求从各个方面对人类的工程活动进行规范,并根据现行规范委托资质较高的单位及人员开展地质勘察。设计及施工等活动。同时,还要加大对区内工程施工场地的评估与监测,包括对地形。地质灾害的监测。第二,结合拟建工程的具体特点,并将液化指数。液化等级等指标也列入考虑范围,然后合理选用地基处理措施或结构措施,如削方。灌浆。挡墙。竖井桩。锚位墙。同填。碎石桩法等。第三,所选用的工程防治技术应易操作。易实现,常用的一般是优先推荐的技术。
5。2地质灾害防治的建议
5。2。1关于滑坡
对于滑坡的防治,应优先考虑避让。一般采取工程治理和生物治理相结合的原则。在避让时,如果不能绕过滑坡区域时,则要充分考虑到滑坡的类型。规模及其他原因。在采用工程治理防治时,可采取以下几种措施,如设置挡土墙设施。设置排水系统。更改滑坡体等。在进行深挖方作业时,应尽可能不在滑坡体前缘部分进行。
5。2。2关于不稳定斜坡
在某些区域中,存在着较深的沟谷,高陡边坡出现的频率较高。所以,在工程项目的施工中,应尽量将路基段改为高架桥,或适当侧移以避开高陡边坡。若遇到高陡边坡不能变更避让,应在施工中注意采用合适的施工方法,如对开挖深度进行严格控制。合理设置坡型。加固等,以保证陡坡的稳定性。
5。2。3关于崩塌
对于崩塌的防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①要快速。准确地完成对崩塌部位或是存在崩塌风险区域的处理,以免日后的地质灾害防治出现质量隐患;②加强对不稳定后壁陡边坡的治理,预防继续崩塌而出现的威胁。在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如果有切坡坡度较大且开挖量较大的挖方工程,应密切留意潜在的危险。对于在建的工程项目,应结合治理规范而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5。2。4关于泥石流
对于泥石流,应以预防为主,积极预防监测,注重宣传并普及泥石流的相关知识。同时,还要积极制止诱发泥石流的人为活动,加强对山地生态环境的保护。积极开展坡面治理工作,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实行合理耕作活动,减少或预防泥石流的危害。比如,采用拦。护坡等方法稳住滑塌体。松散物质及坡面残积物;在泥石流流通段设置排导渠,便于泥石流顺畅下排;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增加地表植被(下转第225页)(上接第164页)的覆盖率等。
6。结束语
改革开放后,的各领域发展也取得了良好的发展。然而,在城市规模扩大中,社会各界并未足够重视地质灾害的防治,也缺少对环境的勘测,给工程建设埋下了大量的安全隐患,对人类的生产活动及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巨大威胁。本文分析了地质灾害危险性的评估原则。方法等,并提出了一些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及建议,旨在不断降低地质灾害的发生率,减少地质灾害给人类社会造成的损失,建设和谐社会。[科]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及防治措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