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 迭代计算 17
5 模拟结果及分析 17
5.1 平板四季温度场分布及分析 17
5.2 监控点24小时内的温度变化 20
5.3 具体日期平板各个时刻的温度场变化 21
5.4 不同涂层的温度场比较分析 24
5.5 倾斜平板的温度场及监控点温度分析 25
5.6 厚度较薄平板温度场及监控点温度分析 28
结 论 31
致 谢 32
参 考 文 献 33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作为现代战争中陆战场上的“ 清道夫” ,坦克集群具有宽正面、多波次连续进攻的特点,因此反坦克作战成为了陆战的核心任务。随着红外成像技术的日趋成熟,红外成像制导武器广泛应用于信息化战场,近代战争,如科索沃战争、美伊战争中,红外制导武器都展示出了巨大的威力[1],装甲车辆的生存受到了极大的威胁。因此为了提高装甲车辆在战场上的生存率,红外隐身技术应运而生,并获得了极快的发展,成为了是当今世界三大尖端军事技术之一。
红外隐身技术,通常是指热红外波段的隐身[2]. 目标与背景由于对环境热能的吸收和释放存在一定的差异,会呈现出温差,同时因为目标与背景反射红外辐射的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通过热像仪、红外探测仪等高级探测装置,可以清晰地区分出目标与背景. 通过改变目标的太阳吸收率和红外辐射率,可以有效地改变目标的红外辐射量,减小温差,改变原目标的红外辐射特征信号,从而达到红外隐身的目的.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各个学科基础性的深入研究,数字仿真和目标建模以其全面、可重复性、低成本、可视化等优点,在军事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3],利用计算机仿真,可以形象地反映出装甲车辆在不同背景环境下与背景红外图像,形象地反映出装甲车辆与环境背景的温度差,并可以通过模拟装甲车辆在不同涂层情况下的温度场,比较得出不同环境背景下不同涂层的红外隐身效果。
1.2 红外隐身机理
红外线(0.78~1000μm)与物体温度密切相关,具有波长长,穿透大气烟雾的能力强,能揭示常规伪装的特点,在军事上倍受关注[4]。大气的红外窗口为1~2.7 μm、3~5 μm、8~14 μm,大部分探测器工作波长都集中在这3个波段内,其中,红外制导用的探测器工作波段在3~5 μm,热成像系统的工作波段则扩展到8~14 μm[5]。论文网
装甲车辆红外隐身技术就是对装甲车辆进行处理,设法减少或消除装甲车辆与背景之间的亮度差别或温度差别,使装甲车辆与背景的红外线特征相适应[4]。
由于红红外隐身技术主要是对目标在3~5μm及8~14μm的红外波段特征信号进行控制,有效对抗中远红外侦察装备对目标的探测和识别能力。从红外物理学可知,物体红外辐射能量由斯蒂芬—波尔滋蔓定律[6]绝定:
(1)
式(1)中:W为物体的辐射发射量,σ为玻尔兹曼常数,ε为物体的比辐射率,T为物体的绝对温度。可见目标辐射能力的高低取决于目标的温度、最大辐射波长和目标的发射率等3个主要参数[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