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傲慢与偏见的叙事策略
电影傲慢与偏见是导演乔?怀特(JoeWright)于2005年,根据英国第一位现实主义作家简?奥斯汀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的一部广受好评的优秀电影作品。导演通过精彩的剧情演绎。优美的电影场景。动听的电影配乐等使这个带着智慧。激情与浪漫的经典故事体现出新的风格,论文网赢得了普遍赞誉。影片充分体现出对内外取景的要求,采用了真实粗犷。新颖别致的形式展现了人物在生活中经历的朴素情感和动人故事,并将这些感动以恰当的方式传递给观众,让观众近距离接触到悠闲安静的田园生活。整部电影思路清晰,内容充实丰富,画面音乐和谐,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经典小说改编影视佳作。
一。机制化的叙述者
在电影的叙事中,叙述者是一个抽象的存在,它存在于影片的叙事层面上,存在于用机械制造出来的影片中,它是指一种机制,而非文学作品中人格化或非人格化的叙述者。电影叙事的机制是非单一的,它像一位导游带领观众逐一拜访了各具特色的人物,引导观众参观了一处又一处的景物。电影傲慢与偏见中,生活场景。田园风光。演员。蒙太奇式结构以及美妙的音乐都是机制化叙述者,导演乔?怀特在小说故事主题的基础上,将叙述者藏身于电影的背后,以自己特殊的方式对故事进行了叙述,通过声音和画面技术将故事直接展现在银幕上,像导游一样将观众带入一个悲喜交集的世界,从而引发观众对生活的深刻思索。
首先体现在场景和田园风光的叙述上。乔?怀特将取景地设在山色青翠。风光旖旎的英国郊外,在拍摄中打破传统,摒弃用宽镜头来展现场景中的时代细节的手法,运用了大量的微镜头作为电影的叙述者,通过可口的马铃薯。精致秀气的餐具。英伦式优雅复古的桌椅,为观众呈现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英国悠闲安静。美不胜收的田园风光。作为一位很擅长把握英国风韵的导演,乔?怀特还运用了大量的广角镜头来展现作品唯美浪漫的情调,此时导演。编剧。摄影师成了影片的叙述者。如影片中伊利莎白发丝飞扬。衣裙轻摆地站在峰峦苍翠的悬崖边的情景,导演运用了远景镜头展现了人物和景色的典雅风韵。
其次体现在演员的表演上。电影傲慢与偏见的女主角伊丽莎白是由凯拉?奈特丽扮演的,她与文学作品中的伊丽莎白年纪相仿,奈特丽通过自己对人物的理解,将伊丽莎白的智慧。美丽。风趣。灵动准确地进行了诠释。奈特丽隐藏在电影人物画面中成为伊丽莎白的叙述者,她所叙述的伊丽莎白不如书中写得那么大家闺秀“,体现出更加开朗和智慧的人物性格特征。影片中主人公在舞会上和夏洛特笑弯了腰,对于母亲对简毫无修养。滔滔不绝的夸奖伊丽莎白立即出言挽回,她还明确地拒绝堂哥柯林斯的求婚以及对强势无礼的凯瑟琳夫人不卑不亢,奈特丽用自己独特的叙述将一个聪明。有骨气。幽默。智慧的伊丽莎白展现在银幕上,使一个身着古典外衣的现代女孩深入观众的心里,用直观的人物形象体现出机制化的电影叙述的视觉效果。
第三体现在音乐的表现上。音乐是电影叙事中非常重要的表现手法,音乐从头到尾一直贯穿于电影傲慢与偏见中,就像一位叙述者在倾诉着剧中人物的心路历程。钢琴和小提琴是影片中用于表现电影情节的两种主要乐器,它们演奏出的音乐平静优雅。震撼人心,每一个音符的瞬间都与电影中的情景相对应。如伊丽莎白和达西一起跳舞的音乐,悠扬惟美的小提琴曲贯穿了两人跳舞的整段情节,镜头转换到只有伊丽莎白与达西两人的舞场,两人只有几句简短的对话,剩下就都是沉默的舞步,但观众却可以从优美舒缓的音乐中感受人物内心中激荡起伏的情绪和心理变化。再如影片开头的伊丽莎白在一段非常优美钢琴曲的伴随下向家里走去的画面以及影片最后男主角达西在清晨的雾霭里走来时的那段乐曲,导演通过优美。抒情。意蕴深远的钢琴音乐旋律,表现了伊丽莎白对家的亲切感以及达西对她如泣如诉的爱情表达。
二。多方式。多层面的叙事模式
(一)多方式视角的运用
叙事的视角是建构叙事虚构作品的基础,是故事叙事的关键,不同的观察角度和着眼点可以使电影叙事产生大相径庭的效果。在电影中叙事角度比文学作品要复杂,原因是电影的空间真实感是由摄影机对外部物象的记录而带来的,通过镜头的运动与视角的变换而形成的。摄影机的视角有时和叙述者的视角等同,有时又相距甚远。所以电影的叙事模式是在全知视角和限制视角下,利用电影设备,采用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或平角度。仰角度。俯角度。顶角度等镜头,以多种方式来反映人物,使人物形象鲜明。可视。
乔?怀特的电影傲慢与偏见充分继承文学作品传统媒介的叙事视角运用方式,利用电影特殊功能,通过不同的视角,以多个层面。多种方式讲述了同一个浪漫爱情故事,把现代摄影能使用的视角发挥到极致。影片从一开始就舍弃了男性视角,而是通过伊丽莎白这位女性的视角来叙述整个故事。影片采用全知视角,以贝内特一家的生活为叙事线索,按时间顺序清晰流畅地叙述故事,让观众能够非常直观地理解作品的主题。同时电影中还穿插着限制性的视角,对于贝内特姐妹为内瑟菲尔德舞会做准备的叙述,导演是通过女仆整理不同的房间来呈现的,女仆进入不同的房间,镜头也随着变换着不同的场景,从一个房间基蒂和莉迪亚正在换衣,到另一个房间伊丽莎白和简的对话,镜头跟随女仆通过不同的转向,使整个影片场景非常流畅。在舞会中导演又一次运用了这样的表现手法,通过伊丽莎白穿行在舞会中寻找威克姆作为主线,构建了整场舞会的人物。场景和氛围。(二)多种景别的运用
电影是一种通过不同景别和视角的变化来给人们带来心理上和视觉上的变化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摄影机和被摄对象之间的距离和采用的镜头焦距的长短是产生不同景别的手段。通过摄影机和人物的调度。焦距长短变换。运动镜头大量采用等手段而形成不同的景别。景别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在电影傲慢与偏见中导演乔?怀特通过不同景别的变换,让镜头在光与影间穿梭,来提示人物的内心世界。电影中的旷野。大型舞会等远距离场景导演都运用了远景镜头来进行拍摄,重点表现了环境气势,借助天气。高原。林木等景色来抒发人物的情绪。提携情节的铺陈,给人以整体的感觉。如影片中达西第一次向伊丽莎白求婚,导演设定了一个户外的雨天场景,用远景镜头表现出天气的阴暗。滂沱的大雨,这些环境都预示着影片情节的发展。随着伊丽莎白和达西的争吵越来越激烈,雨也越下越大,伴随着紧促的音乐,真实反映达西和伊丽莎白的内心世界。在影片中导演通过中景来表现人物膝盖以上或场景局部的画面,通过近景来表现人物胸部以上或场景局部画面,使观众能够看清人物的形体动作和情绪交流以及面部表情和细微动作,运用这样的镜头来表达人物内心的情感。同时还穿插运用了一些特写镜头来展现男女主人公的相貌特征以及一些场景的细节,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达西和伊丽莎白相对时,人物的表情和细微的动作都以一种无声胜有声的形式体现出一种淡淡的英式浪漫情愫,将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
三。创新的叙事时空艺术
(一)叙事的时间艺术性
电影的叙事时间需要在一定的空间下通过不同的景物来完成对它的感知与表现,在叙事的时序。时频。时长上都有独特的艺术特点,其历时性和共时性推动了电影故事情节的发展。电影傲慢与偏见在叙事时序上,采用了顺时序的方式进行情节的推动,导演通过镜头来表现当下场景中的情节,通过书信的形式来表现过去时间内发生的情节。在时长上,电影傲慢与偏见通过对小说情节的压缩使情节更加紧凑集中,导演还采用停顿的手法对电影的时长进行表现,通过镜头内部的定格来强调某一瞬间。角色或场景。如影片中伊丽莎白在内瑟菲尔德与达西见面的情节,镜头转向达西,通过停顿在达西身上大约15秒钟的面部特写,表现了达西得知伊丽莎白步行而来的钦佩,暗示了达西在内心对伊丽莎白的情感变化的复杂心理。在时频上,电影傲慢与偏见的叙事具有象征或隐喻效果以及复沓的节奏功能。如影片中乔?怀特用镜头将门的意象反复表现了两次,一次是宾利参加舞会时黑色的大门被推开,满屋的欢声笑语映入眼前,另一次是宾利一行离开内瑟菲尔德时,在耀眼的阳光下白色的大门被渐渐关上,这两次出现的门在开与关。明与暗的强烈对比中,暗示了人物内心中的希望和失落。乔?怀特在影片中还通过人物面部特写来展现其内心变化,如伊丽莎白在看达西的信时,导演通过特写镜头对她面部进行反复呈现,同时配以信件内容的画外音来表现出主人公伊丽莎白的内心挣扎。
(二)叙事的空间艺术性
电影叙事的空间艺术性是通过镜头和蒙太奇的运用来体现的,导演和编剧在对文学作品改编中,通过具象的空间造型来替代文学作品中抽象的空间概念,以场景的构建来直接进行表现。如影片傲慢与偏见导演在场景的布置上十分用心,无论是朴实的贝内特家宅。别致的内瑟菲尔德庄园。奢华的罗辛斯庄园,还是高雅的彭伯利庄园都表现得生气勃勃。影片中导演还运用全景。中景或近景镜头,调整光影效果及占画幅比例来突出空间的主题意义。在电影的开头乔?怀特通过一组镜头的推拉摇移带领观众走进贝内特家,在一片朝阳的照耀下,镜头直接切至伊丽莎白,随后以晾着的衣服作为前景。伊丽莎白作为后景的一组侧跟镜头将贝内特家的前厅展示出来。镜头通过直移和大幅度的摇镜头交代了贝内特的家庭环境。通过一个长镜头将画面主体由伊丽莎白,自然地变成了窗内对话的贝内特夫妇。通过镜头的运动将人物带入了另一个房间,最后切换为全景镜头将贝内特家的结构完整展示在观众眼前。这些镜头的切换增强了场景的空间感。此处为了能让场景更好表现故事的情节和主题,将原著小说中的场景进行了更改,通过穿插丰富的贴近人物生活的场景,体现了影片独特的魅力。如导演将达西向伊丽莎白求婚的场景由贝内特一家的客厅改成了室外滂沱的大雨中,体现了浪漫的情愫的同时也将两人之间的矛盾激化到全局的高潮,产生了震撼人心的效果。
四。结语
傲慢与偏见是享誉全世界的名著,其蕴藏着无限的解读性,导演乔?怀特在原著的基础上用现代电影的独有方式对其进行了重新演绎。他用电影独特的叙事的手法,将风光旖旎的田园生活与一段唯美浪漫的爱情故事进行了完美的展现,是将现代艺术和经典融合得很好的一部作品。
电影傲慢与偏见的叙事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