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电影的生态元素解读
电影产生于社会,必然与社会的各部分有着密切的联系,这种关系错综复杂。本文从全媒体的角度,对中国的电影生态和生态电影进行了细致的剖析和总结,以传播学的方法厘清中国电影生态在发展过程中与社会其他部分的作用关系,并为电影生态的发展提出了可行的建议。随着国际性生态思论文网潮的蓬勃发展,早期的中国电影人也对生态电影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他们在电影中,表现出了对生态问题的关注。关心和焦虑。他们为唤起人们的生态意识,建立文明和谐的生态社会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们借助虚幻的光影世界将生态问题的想象后果,夸张性地表现出来,这同时也是对人类当前的生存情况的反映。
一。困境与表现
电影人就如同魔术师一样,将现实生活中的日光世界,借助摄像机等魔术手“,将景象用黑暗梦幻的方式再现出来。可以说,电影再构了外部世界,重构了内心世界。借助于相机巨大的表现力,技术给了大众一个从外界认识自己的机会,让人找到自身在整个自然中的定位。借助于相机,一代又一代的生态电影人,怀着对世界负责的心,将环境问题毫无保留地展现出来,表达了电影人对这个世界的关怀,具有典型的批判性思考的特点。
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开始变得紧张,于是,生态风“开始在全球刮起,电影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应有的责任,中国的生态电影也逐渐兴起。凭借着几代生态电影人的不断努力,一种新的电影形式――生态电影逐渐形成,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例如,由罗兰?艾默里奇导演的后天,获得第14届MTV电影奖;阿凡达获第67届金球奖;可可西里获得法国国际环境电影节大奖等。
所谓居安思危,高兴的同时,也应该发现自身还有很多不足需要改正。从全世界生态电影的状况来看,中国的生态电影还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第一,摆脱不了传统和惯性思维的束缚,创新不足。中国生态电影大多采用纪录片和故事片的形式,主要写实,大多是概念图解和生态思想“的理论输出,缺乏观赏性,使得电影显得古板,不易被观众接受,即使有观众思想上想去看,也会对单一的理论教化感到厌烦,致使中国生态电影不太适应于当前的电影市场,无法赢得大量的观众,同样也与全媒体电影消费市场规律相背离。当然,相比诸多的好莱坞大片,在制作上资金和技术的限制是无法在短时间解决的,但还是要积极寻找其他出路,立足于电影的本质,向生态电影中加入吸引观众的元素,塑造出更贴近观众的电影形象,摆脱束缚,努力创新;不要期望用大道理去说服观众,而是让观众主观上接受。值得一提的是,审美性是吸引观众的一个重要的电影属性。
第二,对事件的探讨不够透彻。相比国外的生态电影,中国生态电影涉及范围较窄,都是跟随大潮流纵向跟进,而不曾细致地横向展开,主要是植被破坏,珍稀动物减少,环境污染等问题,而且被重复说明,这样会造成观众的观影疲劳。而关于人本身,比如社会。精神层面等,则很少谈及,国外电影则涉及了疾病。社会文化生态等。我们也有不少电影人在他们的电影中体现出了生态元素,但其所剖析的深度和广度还远远不够,不仅涉及面单一,而且体现不出深层次的问题。这也是中国生态电影人以及观众将来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三,关于传统生态的分析不够深。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且地大物博,自古讲求天人合一“,这不仅对当代人会有重要的启发,同时会推动世界的生态思想的发展。中国生态电影应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并结合当代生态电影特点,创作出一种独特的生态电影,以大视野讲述关于中国本土的生态故事,拍出能触动整个人类情感的电影。在其中对中国本土文化进行深入发掘,此举不仅能满足中国观众的审美期待,拉近与中国观众的距离,增加亲切感,同时也为世界生态电影添加新的思想,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二。苏醒与短缺
因为电影产生于社会,与社会中物质基础。上层建筑等同处一个社会生态系统中,存在着复杂的联系,并且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同时电影自身也有一个独立的生态发展环境,承载着浓缩的文化精华。作为文化生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影生态学应体现出一种密切的人文关怀。
从当前的状况来看,中国电影的发展还是不错的,仅仅是2013年,就有大明猩天台爱情激战一夜惊喜等票房过亿的影片,其中也有不少是采用小成本制作的电影,但这些电影大都依赖高精尖技术,以暴力。色情为卖点,过分追求利益,造成了中国电影的生态危机“。主要问题是:
第一,中国电影种类单一。多样化是一个和谐健康的生态电影的判定标准之一,中国电影不管是专业化还是多样化,都还远未达到标准,其结果就是观众开始对国产电影感到厌倦,转而热衷于新奇多样的国外电影。对于中国电影类型化,应从全球的大角度进行观察,并尊重类型化电影对自身和对市场的要求。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方法,就是借鉴国外电影创作经验,融合新元素,积极创新。第二个方法是尝试制作小成本电影,不但符合世界潮流,更能培养观众的审美情趣,不然即使有好的电影,也会曲高和寡,少有人响应。
第二,中国电影的情绪化创作和消费。在当前中国的电影市场,电影俨然已经成为商品,一切以金钱为基准,从生产到消费,全过程受到商品形式的支配,其价值完全通过金钱来实现。虽说电影没有一定的物质依托是发展不起来的,但绝对不能完全掉入商品的世界,不能一切为市场所支配。在中国电影市场,确实存在着为了引导消费,而缺少审美超越的严重问题,这种借助色情。暴力哗众取宠的模式化的电影生态必然是病态的。电影追求的是和谐,应该能从电影中感受到一种人文关怀,要求电影各成分之间的和谐运行。如何以审美超越为导向,留给生态文化足够的空间,同时制约商品化的电影模式,是当代中国电影人需要解决的迫在眉睫的问题。第三,中国电影思想内涵不够丰富。中国电影产出很高,但同质化和跟风现象同样很严重。许多电影只是根据观众喜好,硬是加入些色情。暴力元素,以博取观众眼球,赢得票房。如自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大红之后,又出了同桌的你;赌神大红后,又相继出了赌侠赌圣等。好莱坞多出魔幻电影,中国也出魔幻电影,为表示不是跟风,便说成是东方魔幻“。当前中国电影市场的整体趋势是盲目地学习国外电影的特点,过分追求视觉体验,但离人们的审美诉求却越来越远。其实,中国有其独特的文化底蕴,中国电影人无须跟风,只需用自己的视角,去讲述自己的特色,这就是创作的方法,更是创作的本源。过多地跟风会降低中国电影的活力,更会降低电影的地位。
所以,欲使中国电影提高丰富性并持续发展下去,这就要求电影人有独到的艺术眼光,电影生态与社会文化生态有着密切的联系。电影生态的创建,首先要把电影放在一个动态的系统中,使电影充满活力,富有灵性,更具生态性。
三。协调与成长
电影依托媒体技术而存在,媒体技术的更新换代自然会引起电影的不断发展,微电影。数字电影等新型电影形式如雨后春笋般陆续登上电影市场这个大舞台,中国的电影生态格局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我们要充分利用新的媒体技术,以促进中国生态电影和电影生态更好地发展。
首先,利用全媒体所搭建的平台,做到百花齐放,鼓励新生的电影形式和年轻电影人的创作,有条理地对中国电影的生态失衡以及垄断状况做出调整。新生电影人也应积极探索,在当前的电影生态环境下,找到符合潮流且适合自己的新一代电影形式。其实,这些新生电影人在电影创作中的诸多方面和以前的老一辈电影人都是有很大差别的,他们更善于自我反省,其作品更贴近观众,更容易被观众所接受,更能适应当前的电影形式,早期的意识对抗性也变得缓和。中国电影人正以一个去意识形态化“的姿态展现给大众。
伴随着世界的多元化发展,中国电影生态却仍处于不平衡和垄断化的尴尬局面,在国产的好的电影出现之前,中国电影市场一直被好莱坞电影以及一些具有本土特色的主流“影片垄断,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英雄的上映,有了引领,中国电影市场便陆续出现了一大批大片“,但是电影在艺术性得到大幅度提升的同时,在题材选择上又让中国电影人犯了难,翻来覆去,无非也就是宫廷。权力等话题之间来回倒腾。然而本应属于一支异军的中小成本电影,却也由于宣传和商业运转无力的原因,无法大展拳脚,展现出它们应有的价值。应该说,中国电影市场应掌握好主流“与非主流“。大片“与微电影“的关系,收集各界信息,创建信息平台,展开共同对话,充分利用全媒体时代所具有的优势,在两个极端的交替中逐渐走出一条适应于当前状况的电影生态平衡之路。
其次,从全媒体的角度看,电影的内在和外在都发生了变化,媒体技术的不断更新,不仅带来了机遇,更带来了挑战。电影人应积极运用媒体技术所提供的全方位的平台,扩大中国生态电影的影响,使其以全新且充满活力的面貌出现在大众面前,并要求电影制作者借此提高观众的审美素养。青年导演要有全方位的知识,懂得如何协调艺术与商业间的。自我表达与观众需求间的,以及个人创作与文化使命间的平衡,并在各个平衡中使其展现出最大的张弛力。“青年导演不仅要有创新精神,同时也要懂得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电影消费的特点,打造出独有特色的产业链。
最后,就是在全媒体这个大背景下,中国生态电影与国际的联系。要深入地研究国际优秀生态电影,借鉴和学习其优秀的经验,同时也要深入发掘本土的优秀传统文化,使其相辅相成,互相补充。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有着大量的优秀文化,发掘本土文化,同时也是对国际电影生态的一个补充,形成良性循环,从而使中国生态电影走得更远。值得注意的是,在借鉴和学习国际电影的过程中,不能抛弃本土文化,在中国浩如烟海的文化长河中,关于生态的优秀思想和文化,是值得当今的中国,甚至是世界借鉴的,对中国优秀文化的开发,是每一个中国电影人必须做到的,同时也是和世界联系的有效方式。中国生态电影的一个原则是必须以本土生态文化为基础,可在此基础上加入其他元素,而不是彻底地照搬照抄,唯有如此,中国生态电影才能走出一条具有本土特色的电影生态之路。
四。结语
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显现出的是人内心对于美的追求,对于生命本真的追求。在计算机。数字化迅速普及的今天,电影往往能够凭借其蕴含的审美和创造精神,从精神上帮助人类,使人类空白的内心得到些许的慰藉,而不是用金钱继续填充已经被金钱填满的内心。电影具有强大的导向作用,在生态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中国电影人有责任和义务去唤醒人类的生态意识,通过对自然的描述,将人类回归自然,以自然的组成部分的角度去观察自然,实现自我反省,反思人类本身在世界的地位及意义,引导大众朝着简单。健康的方向发展。中国电影生态也要积极创新,摆脱过去种类单一。内涵不丰富等缺点,同时整合来自多方的信息,创建一个电影生态的交流平台,为将来电影生态的发展提供依据。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4年度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课题结题成果(立项编号:2014B119)。
国产电影的生态元素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