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舌尖上的中国2》作为中国最成功的电视纪录片之一,在如何“讲好故事”的把控上,为其他纪录片提供了可借鉴的模板。本文运用叙事学中叙事行为的理论,对《舌尖上的中国2》的文本进行细读和梳理,试图找出其背后的故事构建方法。65931
毕业论文关键词: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讲故事,叙事行为
Abstract: "A Bite of ChinaⅡ" is one of the most successful documentary in China.On how to control to"tell a good story" , it provides a template for other documentaries . This paper uses narrative of narrative behavior theory, makes the text reading and combing of the documentary called "A Bite of China Ⅱ" , and tries to find out the conversation behind stories.
Keywords: documentary ,A Bite of ChinaⅡ,story,narrative behavior
目录
引言 4
一、文献综述 4
二、纪录片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5
三、叙事行为的界定 6
四、《舌尖上的中国2》叙事要素的分析 6
(一)《舌尖上的中国2》的叙述主题 7
(二)《舌尖上的中国2》的叙述视角 7
(三)《舌尖上的中国2》的叙述者 8
(四)《舌尖上的中国2》的叙述接受者 9
(五)《舌尖上的中国2》的叙述节奏 10
五、《舌尖上的中国2》叙事时间的逻辑处理 10
六、《舌尖上的中国2》在叙事上存在的争议 12
结论 13
引言
纪录片集纪实性、人文性、艺术性及思想性于一体,承载着记录现实、传播理念、弘扬文化、引领审美等社会功能,颇具魅力,其制作能力的高下是衡量节目制作水准的关键指标。长期以来,文献纪录片占据了纪录片市场的半壁江山,但由于其不可规避的、与生俱来的科普说教性,易给受众疲乏、无趣之感。
近年来,这一切的转折点源于《舌尖上的中国》的问世,它将中国广袤国土上普通百姓的家庭、美食、劳作用故事化的手段相连。这种重叙事、轻说教的纪录片制作理念,令受众耳目一新。
叙事行为是以“电视节目”为研究文本,研究叙事者对故事事件整体设计与组织重构的方法。本文以国内纪录片中极具代表性的《舌尖上的中国2》作为研究对象,试图借助叙事学中叙事行为的理论,对其节目文本进行细读和梳理,找出其背后的故事构建方法。论文网
一、文献综述
二、纪录片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电视纪录片是一种以纪实手法摄制的、以表现真实内容的电视节目类型。它是通过纪录片创作者对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事物,经过观察、思考、选择后运用各种电视表现手段集中表现出来的电视艺术品,带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也给人以对现实生活的思考。[ ]
十九世纪末,法国的卢米埃尔创造了首台电影摄像机并完成了首部“活动的照片”——《工厂的大门》。影片只有一个镜头:工厂大门被缓缓地打开,工人陆续下班走出大门。影片一经放映,便在世界引起了哗然。但不久以后,人们发现自己更倾向于观看那些被组织过的生活场景。于是,最早的一批电影导演将手中的镜头聚焦到一些更加复杂的生活场景之中:《北方的纳努克》,记录了生活在北极哈里森港的爱斯基摩人纳努克一家的生活状况,获得了空前的反响。这是史上首部具有完整意义的纪录片。拍摄内容均以真实的人物、事件为基础,运用故事片的表现手法,讲述鲜为人知的真实生存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