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注意力经济带来的变化
随着注意力经济的不断发展,注意力经济也在各个行业之间不断渗透,并给广告营销以及消费者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一是消费者主动选择地位的提升,信息技术发展迅速的当下,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五花八门,海量的信息聚集在人们周围,然而其实人们所见的信息比日常所需的信息多的多。所以,人们自然会依照自己的兴趣,喜好来过滤所看到的信息。因此为了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企业或产品销售者会主动的去迎合消费者的心理,按照其喜好去调整发布信息的内容。二是对于精神方面的追求,社会的发展使得大多数人们的温饱得以满足,而在这种情况下,人往往会追求精神方面更加高级的需求。就如同买一件衣服,往往并不是因为没有衣服可以穿,而是为了追求与某明星同款衣服的心理促使其进行消费,这种精神层面的需求往往占据人们消费的主导。所以在信息的内容跟形式变化丰富的情况下,人们选择信息的方式更加感官化,更加偏向精神方面。
三、注意力经济视角下广告策略的特点
因为注意力经济的主导资源是受众的注意力,所以,注意力经济背景下广告策略又有着与受众注意力所结合性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投其所好,吸引受众
由于在注意力经济视角下,广告策略的当务之急就是注重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利用这种稀缺资源,就好比“物以稀为贵”,当人们对于一个信息产生关注的兴趣,这个信息的价值也会为之增长。
当前背景下,广告更应该在宣传产品的同时,结合产品自身找出特点,迎合受众喜好,紧抓受众眼球,吸引受众注意,促使其对产品产生兴趣,引发购买欲。
(二)受众的自发分散传递性
众所周知,受众的注意力属于潜意识的影响,受其个人兴趣爱好以及愿望,所关心的事物影响,所以,在当前信息的时效下,这种对于某种信息的关注往往是难以改变的。
通讯技术的发展使得各个地方的人们容易接受到同一个信息,而人们对于这个信息的反应必然会有不同。成功接受并关注信息的人往往天南地北,分散性较大,而这个成功接受关注信息个体的这种注意力是可以与其生活爱好的群体交流的,且容易相互影响,互相改变其对信息的判断,影响其行为向着与大众一致的方向变化。这种传播的方式是不由自主的,受众自发的传播。比如当下微博朋友圈流行的相互“种草”现象,即把一个事物推荐给另一个人让他喜欢上这样事物的过程。文献综述
(三)注意力经济的可延续性
按照麦克卢汉的观点来说,媒介就是人自身身体与精神的延伸,同样我们可以把受众的注意力理解为个体生命跟精神的延伸。高德哈勃说过“当我们观看足球比赛时,把注意力放在场上球员的身上,我们的情绪会被其牵动,这就是一种精神迷恋现象”[3]。
,你成为了一个迷恋者。而在注意力经济学领域,这场足球比赛结束后并不意味着受众对于球员这种注意力关系的结束,一旦受众与球员之间发生注意力联系,这种注意力的关系就很难在一时之间消退。之所以说会留下深远的影响是因为人类是情感动物。我们身边的人与事物都会对我们的脑细胞产生刺激,从而对此产生记忆,而我们对以后注意事物所产生的感觉跟理解都会多多少少受与以往经验跟回忆的影响,从而引起记忆深处的共鸣。注意力这种稀缺资源就如同其他资源一样,是可以继承的,比如当下许多“星二代”从一出生就倍受关注并因此获得许多经济利益,其所继承的正是父母传承下来的注意力资源。